浅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chu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1.科学方法教育是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从教学工作本身来讲,它不仅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还是一门凝聚了众多科学因素的艺术,而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活动.因此,一个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物理学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艺术.俗语说,“善教者学逸而功倍”,“善教”包含了两个要素,一是能教,二是教得好,而要教得好,就必须通过科学方法来体现.教学的艺术必然地包含了方法的传授,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正是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2.科学方法教育是改变教育现状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教育的现状来看,应试教育仍有着很大的市场,以升学率评价教学质量,以分数定终身的现象,决定了“以知识为中心,以应试为宗旨”的不健全的教育模式.在中学,物理课教育也同样摆脱不了应试教育教学的弊端.素质教育的提法和理念虽然在逐步得到重视,但还缺少载体、平台,缺少途径、渠道去践行.这样的教育现状,大大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而科学方法教育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强调方法的重要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才能改变传统教育现状.
  二、 中学物理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包括:一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教育,二是物理学习方法的教育,好的教师在完成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找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指导.
  1.正确处理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关系,在课堂中善于向学生揭示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
  知识与方法相伴相生,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但方法并不是直接外现于科学知识中的,而是隐藏在知识的背后,又支配着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吸收.它往往不易被学生掌握.此时,作为教师,就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善于运用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其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已学习和领悟.例如,关于“电阻”内容的教学,在进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应用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一种常用的非常有效的科学方法,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体验这种方法,使学生对“控制变量法”不断加深理解,并逐步达到有意识地去应用的目的.要克服以知识为主的教学法,抓住知识与方法的结合点,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重概念原理和结论,更重应用概念原理解答习题,要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钻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不同的科学方法.
  2.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发展表明,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产和对自然界的观察,特别是来源于物理实验.物理实验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而且还直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方法去探索创新的能力.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必须十分重视实验的重要作用.十几岁的中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但往往只限于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物理实验使其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才能拨动其敏锐触觉,让其深刻理解物理概念,进而掌握物理规律.因此,其一是要在教学时加大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任务分配中的比重,对于一些演示实验,还宜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共同完成,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和创新.
  总之,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潜能作为重中之重.而要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潜能,注重并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学,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等.物理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2] 魏日升,张宪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将物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物质本质的能力  在长度测量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测定学生作业纸及头发丝直径,实验重点放在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经过操作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使用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且得到实验数据结果,纸张的厚度为0.667mm的数量级
“和谐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及教学与教学环境之问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数学课堂,营造一个引发学生兴趣、焕发学生活力创造性的课堂,让和谐的音符飘洒数学课堂,进而构建和谐数学教育环境.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间的和谐互动.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摘要:从同型问题和类似目标问题着手,研究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迁移,着重论述将解法组合后解决问题及将问题情境、解题方法压缩的方法实现知识迁移.  关键词:迁移;同型问题;类似目标问题;压缩解法    所谓学习的迁移,是指学习者习得的学习结果对其他学习的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的迁移看成是先前学习的知识在后继学习中的运用.无论是“应试教育”或是 “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始终是社会赋予教育工作者
摘要:新课改下,青年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快速地成长起来,提高业务水平,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针对青年教师的现状,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以“问”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通过以老带新的“一帮一”活动,反复探讨如何利用建构的四维模型针对各个教学环节设计出主要问题.  关键词:  青年教师;成长;新课程中学物理教学;设问;标准;四维模型;教学设计     一、新课程下青年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