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建筑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造园的美学原则,以及造园的方法与技巧等不同角度,对园林建筑设计的有关问题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美学原则;方法;技巧
  园林,是供市民游客休闲、游览和娱乐的场所。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内容,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园林设计是园林建筑的先导,是园林建筑的灵魂。如何才能搞好园林设计呢?本文就相关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1 园林建筑的若干美学原则
  园林,是人的主观创造性的物化,是人对非人工的自然没进行物质加工、改造,并使其凝固化、定型化的结果。一个个成功的园林建筑,无不体现着园林艺术家的审美理念。我国的园林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园林建筑必须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
  1.1通的原则
  通,是生命有机体之间的相互推挽,彼伏此起,脉络贯通,由此形成生命的联系性。通,是中国艺术的极则之一。如在绘画中,不通则为画道之大忌。通,是绘画生机的前提。园理与画理是相通的。在园林创造理论中,通也是重要准则。园林要以一拳一勺一隅等有闲的空间表现天地生生不息之韵,最忌流于滞碍、充塞。中国园林普遍采用封闭式的格局,若不采取通透之法,园林就可能成为僵物死态,无生意可言。通,是园林成功的命脉之一。
  园林中体现通的原则的还有窗。从通的角度而言,窗与亭之设,异构而同心,亭为通气之用,窗也是为通气而设。
  1.2流的原则
  如果说通是医闭之病,那么流则是医静之病。中国园林创造,十分强调生命的流动感。园林作为造型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它必然要受到静空间的束缚,而对流动感的重视,正是要于静中显动,在流动中展露生机。
  中国绘画常常以水作为生机之源,园林家也视水为造园要事。无水之园不足成园,有水仅为止水也不足成园林之趣。园林之水有池、瀑、泉、湖等,镶嵌于景点之中。在山水二者之间,山静而水动,山实而水虚。有了水,园林即有空茫迷幻的感觉,对于造园来说,山体往往是有限的,难尽自然山峦绵延之态,而有水的环绕,则能伏脉龙蛇,势通万里,尽造化之真意。水是园林脉络气势的重要根源。中国园林为造生机之境,大多引水导泉。水有源,随溪涧蜿蜒,分而为潭为沼,水脉贯通,连接了园中诸景。该园突出了水的流动感,水总是和其他景物结合在一起,给这些景物带来灵韵和生机。
  1.3隔的原则
  所有园林创造都会追求旷远的空间感,但在具体的造园中有时却故意封闭空间、隔开景区,使各个景区自成一个生命单元,一个生命整体,由此再与其他园林区襟带环映。这样,既见出园景的参差错落,富有变化,又可使人有迤俪不尽之感,景外有景,象外有象。于是,壶中天地变宽了,一勺水也见出了深处,一拳石也涵有了曲处,这就是隔。那种开门见山、张口见喉的方法,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
  1.4抑的原则
  抑的要义在于欲露还藏,园的形式构造中最忌一览无遗。中国不少园林进门处都不畅通,往往总是横出障碍,或有巨石障眼。如扬州个园一进园门,有一块巨石堵住。北京颐和园的东宫门的入口处,有一座仁寿殿挡住人的视线。这些都是抑景的典型。但是,抑是为了放,障碍的目的在于开。其命意正在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处。一抑,使景物暂时出现空白,有如发箭时回拉;一放,则如手松箭发,在一片空白中映出盎然的生机。抑,打的是心理牌。它使游人心意收敛,仿佛给游兴正酣的人们一贴清凉剂,抑后之放,却在刚刚回抑的心灵中掀起狂澜,达到心理学家所说的大快活境界。
  1.5 曲的原则
  曲折历来被视为园林的命脉。园林重曲线,看中的就是这种优美中的运动、运动中的优美,曲线的构造自然就具有生命力。可以说,曲是园林的灵魂。山曲水曲堤曲廊曲,曲景处处,造园艺术家曲为之,是要于曲水中见出沧海之浩茫,于曲廊中见出梯云之绵延,于曲栏处以黑白之姿显婀娜之态,于拳石中曲出一贯通天地的气势来。故造园讲究无一笔不曲,无一笔不藏,径越伸越曲,廊越回越深,曲中增加了含蓄,曲中也包含了层深,游者步步移,景色步步致。园林的曲景,以扬州的小盘谷体现得最为突出。进门有厅横前,绕厅而后,忽见一汪池水,澄波荡漾,俨然平矿。随后步回廊,过曲桥,沿轰墙,随步改景,景中见曲。一行回廊,几曲清流,幽深的洞穴、蜿蜒的阶梯和那波浪起伏的园墙,参差错落的花窗遥相呼应,体现出优游回环、流转不绝的大化生机来。
  园林建筑的美学原则当然不止上述五种,但只要在设计中坚持并体现了这五种原则,也就掌握了园林建筑美学的精髓。
  2 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园林建筑不同于其它建筑类型,它既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又要求艺术性、观赏性强;既要满足游客在动中景观的需要,又要重视对室外空间的组织和利用,使室内外空间和谐同一。因此园林建筑在设计上更灵活多变,可说“构图无格”,有其强烈的特殊性。概括起来,设计方法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园林的选址
  一般来说,造园大体分为自然式园林、规则式园林和混合式园林三种。自然式园林多强调自然的野致和变化,布局中离不开山石、池沼、林木等自然景物,因此造址是山林、湖沼、平原三者具备。傍山的建筑借地势错落有致,并借山林为衬托,颇具天然风采。而在湖沼地造园,临水建筑有波光倒影,视野平远开阔,画面层次亦会使人感到丰富多彩且具动态。规则式园林多采用对称平面布局,一般建在平原和坡地上,园中道路、广场、花坛、水池等按几何形态布置,树木也排列整齐,修剪成形,风格严谨,大方气派。现代城市广场、街心公园、小型公园等多采用这种方式。混合式园林则为自然式、规则式两者根据场景适当结合,扬长避短,突出一方,在现代园林中运用更为广泛。
  2.2园林的布局
  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①由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点景的建筑物是空间的主体,因此对建筑物本身的造型要求较高,使之在自然景物的衬托下更见风致。②由建筑组群自由结合的开放性空间。这种建筑组群一般规模较大,与园林空间之间可形成多种分隔和穿插。布局上多采用分散式,并用桥、廊、道路、铺地等使建筑物相互连接,但不围成封闭的院落,空间组合可就地形高下,随势转折。③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这种空间组合,有眾多的房间可用来满足多种功能的需要。在布局上可以是单一庭院,也可以由几个大小不等的庭院相互衬托、穿插、渗透形成统一的空间。从景观方面说,庭院空间在视觉上具有内聚的倾向。一般情况不是为了突出某个建筑物,而是借助建筑物和山水花木的配合来突出整个庭院空间的艺术意境。④混合式的空间组合。由于功能式组景的需要,可把以上几种空间组合的形式混合使用,称混合式的空间组合。⑤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景。规模较大的园林,需从总体上根据功能、地形条件,把统一的空间划分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式景点来处理。在构图布局上又能相互因借,巧妙联系,有主从之分,有节奏和韵律感,以取得和谐统一。
  2.3园林的尺度与比例
  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园林建筑是人们休憩、游乐、赏景的所在,空间环境的各项组景内容,一般应具有轻松活泼、富于情趣和使人有无尽回味的艺术气氛,所以尺度必须亲切宜人。园林建筑的设计除了要推敲建筑本身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和相互关系外,还是考虑空间环境中其他要素如景石、池沼、树木等等的影响。一般通过适当缩小构件的尺寸来取得理想的亲切尺度,室外空间大小也要处理得当,不宜过分空旷或闭塞。
  2.4色彩与质感
  园林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更多地表现在形和色上。我国南方建筑风格体态轻盈,色彩淡雅,北方则造型浑厚,色泽华丽。随着现代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建筑风格更趋于多姿多彩。色彩有冷暖、浓淡之分,颜色的感情、联想及其象征作用可给人不同的感受。质感表现在景物外形的纹理和质地两方面,而纹理有曲直、窄宽、深浅之分,质地有粗细、刚柔、隐显之别。色彩与质感是建筑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共存,只要善于去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利用它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层次等各种构图变化,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园林建筑设计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园林设计实践中,一味泥古不化,或者盲目趋新,都是错误的偏向。只有既继承传统、师法古人,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朱良纸《中国艺术论十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陈从周《陈从周园林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5]旬平等《景观设计创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其他文献
在军校教育中,教员人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学员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员的意志品质和情感品质是影响学员人格形成、心理发展、学业成绩提高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作为今年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山西临汾市、尧都区科协邀请武汉大成美育科技馆,日前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在山东省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协、科技局为主体,全面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创新科普体系,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科技与科普工作的协调发展和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2010年,胶州市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惠农工作先进市。  构筑科普职能网络 建设科普组织服务体系  胶东市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
日前,以“让环保走进农村 走进田间 走进农民心间”为主题的2011年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正在山东省17地市如火如荼地开展。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响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的号召,山东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山东农业大学举办了2011年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自2011年6月活动启动以来,现已有2
欧洲造纸工业联合会(文中简称C E PI)于1992年创立,是由巴黎的欧洲纸业研究院与布鲁塞尔的欧洲纸浆、纸张及纸板行业联合会合并而来,主要为推动和加强欧洲各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河北省印发了《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越来越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唐山市科协以此为契机,通过载体建设,大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大力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重点打造唐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这是由唐山市政府设立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奖项。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