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光缆接入网建设与优化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通信运营商从事一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十几年,笔者对光缆接入网建设与优化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本文分析了运营商光缆接入网普遍存在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光缆    接入网    现状    策略    统一规划思路    严审新建需求,优化存量资源    严控验收入网,定期网络体检
  作为运营商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缆接入网是传输媒介,其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运营商通信网络的竞争力。
  短短几十年,我国通信行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光缆建设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使得业务发展更快。但因不同阶段对光缆的建设需求情况不尽相同,到如今的全业务竞争时代,运营商的光缆接入网遭遇各种瓶颈。一是小芯数光缆扎堆建设,造成管孔资源日渐紧张;二是OLT汇聚设备大多集中在综合业务接入机房,宽带业务上联路由对全程光缆纤芯的高占比导致主干接入层光缆纤芯不足问题异常突出;三是各级光缆分纤点设置或使用不合理,导致业务接入困难。光缆接入网的这些现状制约着运营商通信网络的竞争力,亟待解决,笔者就此提出几点策略。
  一、统一规划思路
  光缆接入网规划应以业务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潜在业务的摸排,统计包括5G、宽带等各类业务光缆纤芯全量需求,输出光缆和分纤点规划清单,并分层分级逐步实施,做到“一次规划到位,分批设计建设”。这就要求,各级单位统一规划思路,内部各业务专业协同建设,光缆纤芯资源集中调度。
  二、严审新建需求,优化存量资源
  光缆接入网建设到一定程度,必然因各种原因,需要进行阶段性
  优化,建设更有序,业务接入更方便。并且,为避免“前优后乱”,要求同步严审新建需求,优化存量资源。
  2.1严审新建需求
  对于新建光缆和分纤点的需求方案,审核是否服从统一规划思路,是否充分考虑各业务专业接入需求,一次建设成型。光缆接入网必须满足包括5G、宽带在内的所有业务接入,严禁分业务新建不同光缆。在满足所有业务综合接入的前提下,将光缆对管道和杆路资源的占用降到最低。将光缆资源延伸到业务点,实现资源精确匹配,从“被动接入”向“主动覆盖”转变。
  严格审核新建需求,遵循一定的建设规则,满足一张光缆网接入,业务接入才能更规范、有序且合理。
  2.2优化存量资源
  针对光缆接入网存在的现状问题,必须进行专项优化,打造具有全面承载能力的光缆接入网,提升竞争力。
  (1)合缆优化,释放管孔资源,提升管道光缆穿放能力
  运营商业务快速发展,管道光缆大量建设,管孔资源越来越紧张,部分城市路段管道管孔的使用已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管道光缆穿放低下,业务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管道管孔规划数量不足,未全面预估区域业务需求;二是小芯数光缆扎堆建设,管孔空间被迅速占满。前者属于规划问题,大多因市政路段无改造计划,扩容较难;后者属于各业务专业未协同问题,需要进行合缆优化,将多根小芯数光缆合并替换为一根大芯数光缆,释放管孔资源。
  优化步骤:
  a.建立优化池:
  分层级排查拥塞管孔,拉单列表建立优化池,制定优先级。
  b.方案制定:
  清楚摸排需合缆的光缆资源和业务使用情况,充分考虑中远期业务需求,输出合缆方案,并上报建设和业务管理部门审核通过。
  c.割接实施:
  协调各涉及业务专业,安排现场实施和配合人员,落实方案执行,并做好业务恢复确认工作。
  d.释放管孔:
  抽回旧缆,释放管孔資源。
  (2)OLT设备前置,释放主干接入层光缆纤芯资源,提升光缆接入能力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宽带业务快速发展,大量业务通过主干接入层光缆汇聚到综合业务接入机房的OLT设备上,造成主干接入层光缆纤芯占用率太高,大量的光缆扩容建设仍难以缓解主干接入层光缆压力。建议将OLT设备前置到机房条件较好的一级分纤点,释放主干接入层光缆纤芯。
  OLT设备前置的优点:
  a.大量释放综合业务接入机房至分纤点之间的光缆纤芯,减少对各层级管道、杆路和分纤点的占用,降低投资;
  b.宽带等业务扩容时,减少中间跳纤点,及时快速接入业务。
  c.宽带成片发生故障时,能更快定位故障点,降低故障处理时长。
  OLT设备前置的缺点:
  机房条件较好的分纤点较难满足,如光缆双路由进出机房。
  因而,实施OLT设备前置时,不强制要求光缆双路由,但可提升单路由光缆防护级别,如走管道路由,或者加强管线维护巡视力度等,以避免或降低光缆发生故障的几率。
  (3)光缆交接箱OCC优化,提升光缆交接箱接入和分纤能力
  光缆接入网发展初期,大批OCC都是新增建设,由于业务预估不足、使用不合理等原因,大量箱体成端快速用满,导致无法继续成端新建光缆。建议采取措施:
  a.扩容改造,升级OCC
  可以有两种扩容方式,方式一,“二合一”OCC扩容,紧贴旧
  OCC,并排新立一个等容量的OCC,拆除两个OCC外壳,而后在两裸露的成端结构外,套一个大的光交外壳;方式二,使用大容量OCC替代小容量OCC,在旧OCC旁新立一个大容量OCC,将旧OCC内业务割接至新occ,而后拆除旧OCC.
  b.成端纤芯腾退,改造OCC
  由于不同业务专业未协同等原因,早期建设大量小芯数的12芯或24芯光缆,在OCC端均全量成端。这些光缆的使用率低,且闲置纤芯再利用程度不高。在保留适当的备用纤芯前提下,可以将剩余的成端纤芯去成端,空出部分成端端子,为新增光缆预留成端空间。
  c.区域分割,分裂OCC
  对于OCC所辖区域业务量较大的情况,可新增加一个OCC,将原OCC业务区分割为二个区域,并进行OCC业务归属调整,将新增的OCC尽量前置至业务密集点。实现对原OCC优化的同时,业务能更快接入。
  (4)应用新技术,解决部分难题
  对优化难度大的情况,可结合应用近年出现的一些新技术,解决光缆接入网承载难题。
  新技术应用一:纺织子管技术提升管孔光缆穿放能力。对于部分管道管孔使用率高,但本身所穿放的光缆都无法再优化,市政管道也无法再开挖的情况下,可采用纺织子管新技术替代塑料子管,提升剩余管孔的光缆穿放能力。
  新技术应用二:无源波分技术提升纤芯承载能力。对于部分管道管孔空间已占满,有空闲纤芯,但无法支撑所有业务的纤芯数需求,可使用无源波分技术,解决纤芯瓶颈问题。
  新技术应用三:自承式光缆提升线路安全性。对于部分线路立杆难度大,而附挂电力杆路进行常规光缆敷设存在导电和引雷风险,可采用自承式光缆附挂电力杆的方式,安全又灵活。
  二、严控验收入网,定期网络体检
  (一)新建光缆在验收入网阶段,应加强审核把关,确认方案是否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实施,建设是否符合相关原则,质量是否规范,测试是否符合相关指标要求,运行是否稳定。
  (二)入网一段时间后,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网络体检,检验投资必要性、建设合理性、投产实用性等多角度,为后期的网络规划和投资计划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三、结束语
  光缆接入网的建设和优化是一项长期延续的工作,建设一张具有高灵活、易扩容、能满足快速开通业务的光缆接入网,能为提升运营商通信网络竞争力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参  考  文  献
  [1]王义涛,赵海广,郭晓非.本地传输网基础架构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5(3):63-67
  [2]华为公司.HONET综合业务接入网培训手册.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7
  [3]华为公司.HONET综合业务接入网 技术手册.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3.
其他文献
着眼于5G组网方式平滑演进这一移动通信行业的关注热点,简要介绍了5G NSA网络结构、SA网络结构以及NSA/SA双模5G网络结构.结合外场测试数据,基于CQT定点测试和DT拉网测试两个
iOS是由苹果公司于2007年公布的移动操作系统,最初是由iPhone使用,后陆续用于iPad、iPod touch上,其与苹果的另一款操作系统macOS一样,都属于Unix类型的商业操作系统.为实现
测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科学技术,包括通信技术、光电技术、测控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该些技术促使测控技术可以对其应用领域的工作实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在此过程
【摘要】 从保障高校火灾防范效果的角度,设计了一种智慧消防平台,以平台为支撑实现对于高校各个区域消防事务的管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支持的并发用户数量超过500,平均响应时间在2s以内,在满足用户操作要求的同时,具备较高的友好性,能够帮助高校切实做好火灾防控工作。  【关键词】 高校 智慧消防平台 设计 实现  前言:  高校本身人员密度和流动性大,火灾隐患较大,依照消防相关的要求,
随着等离子、液金等显示设备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普及应用,为了更高的利用展示屏以满足高职院校的多样化应用及管理需求,要设计出满足高等教育应用发展的集多媒体资料、数字化展示、内部控制以及组织管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展示系统。笔者根据自身相关从业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数字展示多媒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信号完整性是进行高速电路板级设计的重要性能指标,通过介绍电路板级设计流程,电路板级设计规则;分析了信号完整性几种影响因素及提高信号完整性的设计举措;并进行了信号完整
【摘要】 本文运用了CORDIC算法,说明了零中频接收机的常见原理图,结合零中频式接收机的结构特性,对产生偶次失真、本真泄露、闪烁噪声及直流偏差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问题对应的校正方法,说明CORDIC算法的原理基础上,提出基于CORDIC算法的双正交零中频接收机拓扑结构,設计流水型双正交相移器,相较常见单正交零中频接收机,发现本文提出的这种技术拓扑结构,可以减小受正交通道相位误差,实现同等
大数据时代,数字识别技术尤为重要,随着相关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在各个领域中是不是识别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信息传输的途径,以其为基础就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相关识别技术的基础。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并且储存的效率也有所进步。虽然我书记说的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相关基础技术仍在进步,所以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还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进行进
面对各种重要工作领域提出的要求,如航空航天、银行及电厂所要求的高安全行业,都对使用到的电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容错计算机的出现,进一步取代双机热备产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