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教学科目中,数学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且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强的复杂性.高中生的数学成绩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接受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对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立足于教学实践,采取有效策略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本文浅析了分层教学的特征,探究了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差异
  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日益重视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师要摒弃传统滞后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客观差异,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灵活有效地运用“分层教学”,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分层教学的特征
  分层教学在本质上不同于快慢班分班教学.传统的快慢班分班教学,主要以学生成绩为依据进行快慢班划分,具有显著的落后性和不合理性.分层教学,是将学生的科目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接受能力作为依据,并考虑提高学生科目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要求,深入挖掘教材,遵循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按照教学的基本、中层以及发展目标,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多个层次,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科目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上存在的客观差异,并遵循学习认知规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计划,据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对学生学习差距的逐步缩小,并提升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水平[1].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创设良好的课堂分层教学环境
  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建立新型的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分层教学环境,为分层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2].高中数學教师要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打破应试教育的藩篱,不要以数学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是要正确认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距,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避免给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教师要致力于引导各层次学生发挥其在数学学习上的潜力,提升各层次学生的数学成绩,逐步缩小不同层次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最终从整体上实现对班级学生数学成绩的优化.教师要注重营造民主的教学课堂,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纠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偏差,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分层教学课堂环境[3].
  2.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对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作为根据,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以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具体要求,兼顾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内容,按照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层[4].例如,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2∶5∶3的比,将班级学生合理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较为困难,需要在笔者和C层次学生的引导和辅助下才能基本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知识,并能完成相对简单的数学习题.B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好,数学成绩处于班级中等水平,在笔者的教学引导和启发下,能相对独立地理解数学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能独立解答大部分数学习题.C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最好,且数学成绩在班级内处于上等水平,属于学优生,该层次学生不仅能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掌握数学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还能熟练解答各类数学参考题和难度较大的习题,且能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对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
  3.加强分层教学在各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为增强分层教学的效果,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分层教学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3.1设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教师完成对班级学生的合理分层后,要紧扣数学教学大纲,结合考试说明,并深入挖掘数学教材现有的知识结构,充分考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接受能力,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层次化设置,在此基础上,将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有效贯串于各个教学环节中[5].
  例如,笔者在开展“两角和与差的正切”的课堂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课堂例题.对于A层次学生,笔者设置了如下基础例题,提升该层次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习题如下:
  (1)已知α=π4,β=π3,求tan(α β),tan(α-β)的值.
  (2)已知α=π2,β=π6,求tan (α β),tan(α-β)的值.
  上述题目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巩固对公式的掌握,并对公式进行直接应用;引导学生明确公式的具体使用范围,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
  对于B层次学生,笔者设置了如下例题,提高该层次学生熟练应用公式的能力.例题如下:
  已知tan α=13,tan β=-2;(A)求tan(α-β)的值;(B)求cot(α-β)的值;(C)求tan(α β)的值.(其中,0°
其他文献
新材料产业是众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新材料产业已经呈现出集群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学生通过了解新材料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各地分布的企业,可以方便端倪求职的方向。  东部沿海地区:高端集聚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拥有多家大型企业总部和重点科研院校,是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研
[摘 要] 在小学品德校本课程开发中,江苏省宜兴市徐舍小学坚持把从小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乡土教育中丰满学生家国情怀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学校尝试以课程标准为观照,挖掘、整合乡土文化有效德育资源,精心编辑“毓秀课程”校本教材,推进品德校本化课程开发与实践,重视课程效能,优化校本课程实施评价。   [关键词] 课程;家园情怀;体验  在落实“立德树人”办学目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
摘 要:徐望之的《公牍通论》是我国档案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既包含着丰富的公牍知识,又蕴含着科学的治牍理念。文章主要通过治牍主体、公牍本身、作用对象三个方面来分析徐望之的主体性理念、实用性理念和民本理念。主体性理念主要体现在治牍主体的品、学、识、文四个方面,实用性理念主要体现在公牍的行、简、理三个方面,民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为使公牍充分发挥作用、使人民受益,要求治牍主体做到克己、利民、笃行三个方面。三
近年来,江苏如东实验中学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初步探索出一套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模式———“协进课堂”。该模式分为前置学习、协进学习、提升学习三个板块。而处在初中“小学科”这一尴尬地位的历史学科如何将自己的学科特点融入到“协进课堂”模式中并达到高效,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我就以初一历史期末复习宋元专题为例谈谈我的想法。  一、前置学习整合学习目标  宋元时
摘 要:局馆分设后,地方同级档案局和综合档案馆拥有了彼此独立的法人身份和清晰明确的法定责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成为单一的档案行政管理者,综合档案馆成为档案行政相对人,两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各自应当依法履行职能和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这既是局馆分设后地方同级档案局和综合档案馆彼此之间应当明确的边界,也是处理相互之间关系应当把握的原则。  关键词:依法履职;局馆分设;档案局;档案馆;边界;规则  Abs
李明的4年大学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是他“刻意”所为。事实上,他经历过沉迷网络、休学、三次高考,他对大学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方式“野蛮生长”,实现了“理想丰满”。  疯狂网游中醒过来  李明中考是当地前20名,高一时他是班上的好学生,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三年后他会考上名牌大学,然而李明却沉迷于网络游戏,他的人生轨迹因此发生巨大的转变。  现在回想,李明认为,也许跟初中时家长的高要求、严管理有关
摘 要:文章对本刊今年第2期发表的《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质疑——兼论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一文提出商榷意见,认为“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的观点从哲学意义上讲并不成立;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不可能成为“主体部分”;根据现有相关规定,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难以使档案价值得以直接实现。  关键词:档案资源;开发;主体  陈忠海、常大伟先生发表于《档案管理》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虽然举国上下轰轰烈烈,但波及之处,涛声依旧,大部分教师仍然拿着“旧船票”演绎着过去的“不老传说”,最多不过是对教育方式或教学技巧上的改良,是对细枝末节的局部改善,而非语文教育真正找到了祛除“诟病”的良方。  试问学生:作业最多的学科是哪门?答案定是语文。那既然从小就开始濡染,每时每刻都在接触,语文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吧!但事与愿违,平时的伶牙俐齿,在语文课上,就变得吞吞吐吐,不
【摘要】本文利用导数这一工具,对任意抽象的可导函数f(x)构造出的形如,f(x)±f(-x)=y(x)函数进行研究,并通过例题讨论与之相关函数的不等式问题.  【关键词】奇函数;偶函数;单调性  一、引言、定义与引理  奇(偶)函数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类重要函数,单调性是也是研究函数性态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单调性相结合,对研究某些函数或者一些不等式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f
初看“教师的幸福人生”这几个字,我不禁哑然失笑。在这个工作压力倍增、房价飞涨、股票时时牵动神经的年代,“幸福”这个温暖的词语似乎总是和我们若即若离。然而,当我捧起肖川博士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这本书的时候,幸福的感觉时时扑面而来。  这一切只为我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