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od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农村小学小班化的特点,探索利用农村小班化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互动、开放的课堂教学研究,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情境 ;教学探究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因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缓慢,随迁子女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小班化教学已是当前农村边远地区教育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何根据农村小班化的特点和优势,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品质,讓学生在健康、快乐、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部分农村子女随迁到城市小学就读。但也有部分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亲戚代管。孩子的成长得不到正确的指导,造成很多“留守儿童”行为散漫,性格内向,做事缺乏主动性,对待学习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但相对而言,自然化小班的形成与其说是农村教育的无奈,不如说是给农村教育一个很好的契机。农村小班化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机会,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照顾面”明显扩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率增加了,让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机会变得更多了。特别对那些不善于表达、缺乏自信的学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真真正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农村小班化课堂教学探究
  如何利用农村小班化的优势,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对学困生采用“低要求,小步走,抓反馈”,对优秀生采用“高要求,大步走,促能力”,对特长生则采用“抓特点,巧安排,促特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小班化”课堂里的关注。
  1.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农村小班化学生人数少、教室空间广,教室环境的布置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有利于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去考虑。根据这一优势,采用“分区包干”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来参与教室环境的布置。如,会画画的学生负责出版“书画小园地”;会做手工的学生负责布置“手工展示栏”;喜欢种植的学生负责管理“植物角”……这样,班里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由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特殊,我想方设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也像正常的同学一样有自信、爱学习。如,经常变换课桌椅的摆布,有时围成一个“口”形,有时围成一个“○”形,有时摆放一个“V”形……这样温馨宁静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这样,让那些“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再感到紧张和压抑,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自由。
  2.注重预习,激发兴趣
  当前,由于农村办学条件差,农村小班化教学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得过且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普遍认为农村办学质量差一点也无关紧要。我却认为,农村的孩子也会学习、也要学习。要激发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的一些课前预习方法至关重要。我针对农村小班化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学习差距较大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预习单,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样去学,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如学习《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学困生的预习单是:
  按下面的要求预习课文:
  (1)把课文读两遍,课文中不懂的字查查字典。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民居,你最喜欢哪一种民居?
  而优秀生的预习单是:
  (1)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民居?
  (2)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向我们介绍这些民居的?把下表填完整。
  民居 位置 成因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3.互动开放,展示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针对农村小班化特点,实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益。
  一是开放学习空间。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呵护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如《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嘎羧在打洛江畔的行为让人感动不已。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嘎羧在打洛江畔‘久久凝望’着什么?它为什么对礁石亲了又亲?它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是在述说着什么?” 同学们通过一番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通过这种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嘎羧的善良与忠诚。
  二是开放作业的形式。针对农村小学学生实际,必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实行全面的开放,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第一,设计“自主合作型”作业。即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等次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合作选择,使作业成为学习中的乐事、趣事。例如,布置《索溪峪的“野”》一文的作业时,有摘抄描写“索溪峪”的妙词佳句;有收集“索溪峪”的图片;有的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第二,设计“操作实践型”作业。即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设计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开放性作业。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后,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然后合作制作一份手抄报。这些开放型的作业,延伸了课文的内容,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与纵向渗透,拓展了学生语文训练的空间,提高了语文实践的能力。
  4.及时反馈,提高效益
  农村小班化教学中的另一优势是对学情能及时反馈,全面关注。我主要抓课前预习反馈和课堂检测反馈两方面。只有及时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疑问,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会安排“课堂检测”,利用学生人数少的优势,全面、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对共性问题集体解决,个性问题个别辅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外,我利用小班化的优势,及时对作文“面批”,效果甚佳。这样既获得知识,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克服畏惧习作的普遍性难题。
  农村小班化教学,应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宗旨,以“让每个农村家庭满意、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为目标,我们只有多实践,多研究,才能发挥农村小班教学的整体优势,做到关注个体,尊重生命,彰显个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乔晓莉.语文个性化阅读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
其他文献
【摘要】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评价能力,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的有效体现,但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 “如何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的困惑一直困扰在教师的脑中,教师更是无从下手,难以提升,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结合事例阐释教师在幼儿的建构活动中如何从目的、活动过程、幼儿作品等部分环节进行观察、评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探索。  【关键词】教师;观察;积木建构;学习品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愈加深入的大背景下,一些致力于教学效率提升的教学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合作学习法,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的基础就是集体教学,将这种教学理念引入到初中英语课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文章从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初中英语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11月21日,人民研学网首届研学旅行创新与发展峰会在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召开。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兰溪,共探研学旅行未来路径,共商实践育人创新模式。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在首届研学创新与发展峰会致词。(以下为郑砚农发言摘录)  一、研学是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功在千秋的战略工程  直观理解研学,就是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学、在实物场景中学,这就使我想起了毛泽东著作《实践论
初中道法课担负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好道法课,对初中学生良好的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是每位思政老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初二道法教师更是不例外。现行道法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只要道法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收集相关的教材,适时地插入,使教学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既教书
【摘要】 初中学段是学生正式接触物理学科的阶段,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物理演示实验,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小实验的作用,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此来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实验教学;操作技能  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也是如此,大部分物理的理论知识都是从生活中的观察和
近几年,番禺区教育局启动了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教研带动,稳妥地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新问题、新困惑也层出不穷。诸如:教研意识淡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同级、不同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师生负担加重。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凭借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和课题组、教研组活动,紧紧抓住学科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有效教研探索实
【摘要】本文以小学数学计算专题教学为例,通过寻找生长点,将点连成线,从而形成“知识链”,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使之走向深度学习,通过引导知识生长点的寻求和延伸,培养学生的链式思维。通过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验对比分析,有使用链式思维进行再创造教学的班级,其数学思维敏捷度明显提升,计算准而快,该班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链式思维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应用于计算专题教
【摘要】积累会让人受益无穷,一个注重积累的学生,他的脑海中就会有着丰富的知识,美好的词汇。写作时用上好词好句就会让作文多姿多彩,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素材。  【关键词】阅读;积累;实践;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语文教学中的“积累”这一学习方式极其重要意义,要求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师的重点问题。所以,教师应在课堂内开展别样的德育工作,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管理策略;有效路径  小学德育管理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还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关注。为此,教师应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新型的管
【摘要】数学在全世界受到广泛而深刻的重视,因为数学是问题解决的工具,是学业发展的基础,是思维开拓的钥匙。数学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培养和锻练人的数学思维能力。拥有数学思维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研究,进而解决问题。它的突出特点是抽象化、形式化和邏辑性。数学思维可以分为基于感觉、感情、感性的合情推理,还有通过理性分析总结后的合理推论。  【关键词】数学;思维;价值;等级  从数学教育的意义开始,笔者将通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