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zheng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开发应用,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多种肿瘤中取得的良好效果也导致了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模式的转变。晚期及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免疫治疗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前景的治疗选择使患者获益。目前,甲状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文将对甲状腺癌的免疫特征、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加减温胆汤在治疗脑梗死中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为其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把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加减温胆汤口服,每次200ml,每日早晚2次;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血塞通滴丸口服,每次10丸,每日3次,疗程均4周,进行比较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面部口腔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口腔眼面部带状疱疹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63例为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63.49%,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组治疗后治愈率46.03%总有效率79.37%%,二者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
期刊
胸膜结核瘤(PTM)是多继发于结核性胸膜炎之后发生在壁层或脏层胸膜的瘤样病灶,亦称胸膜结核球。PTM虽为良性增殖性病灶,但肺部可广泛累及。不经积极治疗,部分病灶会不断增大、数目增多,严重影响疾病预后。近年来,随着辅助检查手段的提高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该疾病的进一步认识,PTM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但目前PTM发病机制的研究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该述评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与神经松解相结合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8例作为研究组,在清除其溃疡创面之后,用医用海绵将创面填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与神经松解,并观察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视情况给予皮瓣修复或者植皮处理。同时选取同期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的患者28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情况、肢体感觉情况、溃疡复发与截肢率等情况。结果:对所
期刊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因其表型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相重叠,故常被误诊。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MODY2,它是由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被称为GCK-MODY。GCK-MODY患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较少见,故普遍认为在非妊娠期不需要治疗。虽然针对GCK-MODY的诊疗策略已逐渐建立,但GCK-MODY患者孕期血糖的控制
摘要:目的 :对比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观察组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Hp根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0%、83.3%,明显低于观察组93.3%、9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
期刊
从近些年网课实施的情况来看,网课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学生学习专注力不强,等等。此种情况下,有效应用翻转课堂则能够弥补线上教学的弊端,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将着重分析网课视域下翻转课堂纳入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路径。
目的观察微小RNA(microRNA,miR)-6886-5p对LIM和SH3蛋白1(LIM and SH3 protein 1,LASP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miR-6886-5p表达。以表达最低的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miR-6886-5p组(转染miR
髓造血干细胞发生恶性克隆性改变,从而导致患者血液造血系统出现紊乱。有学者指出,针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如果采取不同的化疗方法,其有效率会存在有较大的差异。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于慢性粒细胞白.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化疗方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血液科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四年期间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通过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30例患者中处于的进展期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