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析

来源 :职业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是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课程观,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彰显教育特色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的内在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通过深入贯彻党的领导,细化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施成效导向的课程评价原则,深入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等路径,可以助力高职院校解决现存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曲霉免疫球蛋白G(IgG)在肺曲霉菌病(P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呼吸内科98例疑似PA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原学诊断其中61例肺曲霉菌感染病患者为研究组,包含25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和36例慢性肺曲霉菌病(CPA),并设为IPA组和CPA组,37例非肺曲霉菌感染病患者为对照组。统计病原学诊断结果及不同PA感
新能源电动汽车以更减排、更环保的优势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但新能源电动汽车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如电池散热不稳定、部件高温、使用寿命缩短等。为提升动力电池效能,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针对常用的电池散热方式展开探讨,多种散热系统和散热材料相结合,提出一种更高效、更周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案,提升电池热管理系统整体的换热效果和系统的实质性发展,以期满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散热要求,
2012年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那一年,我依依不舍地脱下穿了12年的戎装。当时,我对于司法警察这份职业还是陌生的,直到走进人民法院穿上这身警服,成为一名光荣的司法警察,我才深知肩上的责任与重担。而使我逐渐领悟到司法警察的初心和使命,更加认识和热爱这份神圣而光荣职业的,就是我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汽车已成为普遍的代步工具。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销量大国,同时市场需求仍然在不断增加。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影响下,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着能源变革的挑战,合理使用能源、节能降效成为了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面。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并响应我国“十四五”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本田)需积极应对能源有效、合理
“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是我国高校所有课程都应当遵循的价值导向。“课程思政”作为当下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其成果也正日益显现。但也要看到,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大水漫灌”、追求“短平快”等误区,特别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推进起步晚,加上在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的不同,在“课
青少年的成长面临着健康危险行为这一客观且潜在不利因素不容忽视的干扰与影响,消减其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成为现实需求,致使有关研究逐年增长,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按照近年关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摸索探究讨论,基于此对国内外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归纳与综述,一方面对各个类别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所体现的特征进行总结与概括;另一方面综合现有研究其影响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在理论上和实际生活中
随着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排放法规也变得更加严格,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保证了电动车的续航和车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电池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热量,若这些热量不能被及时带走或散掉,长时间在电池包中堆积,严重时可能导致电动车的自燃等事故。目前科研人员在对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时,默认各电池单体性能保持一致,但在汽车运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院校,理应肩负起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这一重任。OBE理念与高职院校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可以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活动创新发展的有效助力。基于此,论文深度分析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中引入OBE理念的实践策略,供广大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发出“光与热”以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文章以思政课主动伸出的合作之“藤”作为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并进一步思考思政课主动而为的基本框架。该框架基于OBE理念,以“三全育人”为核心,定性、定量地探索思政课程的“可为空间”,从而找寻到思政课的系统性行动路向,期望取得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在更高层面上的协同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