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充分利用教材目录 有效促进历史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iamei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录作为一册教材的“眼睛”,是贯穿整册教材内容的“链”,是联系全册教材内容的“纲”。在历史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目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目录;知识网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81-1
  一、在新教材开始使用时,利用目录介绍纵观内容、结构,做到“纲张目举”
  从心理学上来讲,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接触教材的基本结构,从宏观上大概了解内容,然后再去教学那些相关的具体知识,也就是从整体到部分,这样才利于理解和掌握,而目录正是教材的基本结构。因此,在开始教新教材时,学生可以首先接触并把握目录。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从目录上看,全书共8个单元,有27课。通过观察目录我们可以知道两点:(一)必修一是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的。比如,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等,描绘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又如单元三探讨的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可以说,必修一中的每个单元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二)教材采取了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坚持了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整体性原则。让我们来看看必修一的目录,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单元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很明显,我们可以发现教材按照古代中外史、近代中外史、现代中外史的思路来编写,力图在时序上加强中外史的比较。
  这样从一开始就利用目录对全书的内容、结构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结构,有利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程的内容和编排,从宏观上掌握教材体系,建构知识网络。了解了教材的大体内容和编排体系,再去教学具体的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内容时,就会有针对性、有的放矢,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
  二、在新单元开始教学时,利用目录了解教材的章、节结构或单元知识结构
  通过目录小标题,可以揭示每章节与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晰本单元历史发展的线索。比如,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和特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产生、巩固、完善、强化演变的过程。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发展,在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用目录有助于学生了解单元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从局部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再如,单元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有三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本单元在内容设置上分三个阶段,展示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以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导致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而后随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则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出现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依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此可见,各课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只要我们注意和挖掘出这些目录中蕴含的用意和宗旨,通过目录来理解内容,明晰历史发展线索,全单元内容就会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这将有助于我们理清历史发展的过程,加深对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在历史复习中,利用目录建构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当历史课程进入复习阶段时,鉴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已有初步掌握,为了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可以利用目录中所列标题为路标,提纲挈领地进行复习,穿章破节地提炼出教材内容的精华。在复习的过程中,多利用教材的目录,根据目录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宏观系统地回顾和把握,探求章节,节目和子目之间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形成网络,这样既能强化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能更加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
  在历史复习课中,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可以充分利用目录来进行,辅助历史教学。在完成了一个单元的教学后,可以“章”为主干,“节”目录为侧枝进行复习,认识每一节(课)内容在整一章(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系统整理阶段性所学知识,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重新领悟所学的知识,逐渐构建起章节知识框架;在教学完全册书后进行总复习时,可从章目入手,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从总体上宏观地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知识的再整合和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自我知识体系。当学生能习惯性地以目录为纲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时,也就能够清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全面、深刻、系统。这样,就在利用目录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有助于自主教学习惯和意识的养成。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引发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进而产生道德情感,提升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27-2  新课程倡导“对话”理念,强调教学活动不是独白式的说教活动,而是以沟通、合作为特征的“
摘要:笔者用“全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用“特写镜头”去关注文本中的标点、字词、句段;用“广角镜头”去关注文本的谋篇布局,既得意,又得言,使阅读教学有层次,有张力,有厚度,走出低效,取得高效!    关键词:标点;词语;句段;谋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64-2    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确实存在着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的状况,不少
摘要:书面表达在高考中比重很大,但平时教师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仅仅只是穿插于教学中,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高考中学生往往在书面表达上失分较多,学生面对书面表达往往显得有点“心虚”,如何让学生“理直气壮”地面对书面表达,写出让阅卷老师“一见倾心”的作文,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要点;语法;连贯;亮点;书写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
摘 要:为更好地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英语,我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6-1  
摘 要: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学生书房进了家”、“故事妈妈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家校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以此打开了一扇新时期家校合作教育的特色之窗,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基。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生书房;故事妈妈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03-2  教育的根本是要为人的发展服务。学校教育一方面要
摘要:探究式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因此,本文将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科学探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63-1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
摘要:笔者试以一堂《小数乘法》教学课为例,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正迁移”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知识迁移;能力飞越;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66-2  【引言】  本学期我执教五年级数学,作为一个刚从事数学教学的年轻教师来说,我不敢丝毫懈怠,所以利用暑期时间,我将本册教材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
摘 要:《项脊轩志》篇幅不长,全文不到800字,总共运用了六个双叠词。“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叠词,摹声更为真切,描绘更为形象,更加强调渲染,抒情更为细腻。  关键词:项脊轩志;叠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30-1     《项脊轩志》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归有光的名篇。全文写了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位亲人。
摘要:教师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幼儿,用亲切、鼓励的语言滋润幼儿,以爱心、细心感化幼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细心;爱心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14-1  幼儿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这些已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往往与幼儿园的德育要求发生冲突。老师是幼儿生活中重要的人物,在老师的
摘 要:砥砺德行,爱润无声。践行教育需要“爱心、责任、创新”的理念,倡导细节决定成败,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坚持素质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着力于自省与鼓励,造就自主发展的人,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  关键词:德育;爱心;砥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07-2  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起着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