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材料解诗的几种类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诗歌的国度里,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满天深邃而又璀璨 “星辰”。古诗词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千锤百炼的语言、意蕴深长的情感、品之不尽的韵味灌溉着中华民族,在我们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近百首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在初中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显然单一的积累背诵已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需求,古诗词教学也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不容小视的重要环节,“感受古诗之美,探寻教学新径”也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心愿。
   在带领学生探寻诗意诗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古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久远性和精练性,它的解读就更具独特魅力,往往需要运用其它材料来辅助解读,笔者就在下文中结合课堂教学例谈古诗词教学中材料解诗几种常见的教学类型。
   一.运用背景材料解读
   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往往能较直接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情感等,老师在教学中常会抓住这一点来进行解读,是运用较多的策略之一。如在李清照的《醉花阴》的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者的愁绪从何而来,补充了李清照与赵明诚诗词酬唱的夫妻深情的材料,以及随着赵明诚出仕夫妻别离,时届重九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的创作背景。
   二.运用作者简介解读
   古诗词的作者常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所以作者简介和背景材料一样,也是运用较多的解读策略之一。比如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为了让学生能解读“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别”愁,出示了李煜这位南唐后主的生平简介,解读他有“言他人不能言,写他人不能写”的丧亲之痛、往事之叹、念家之悲和亡国之音。
   三.运用其他古诗词解读
   有许多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者相近的;有时同一作者或者同一背景下的创作,其中也有许多材料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内容重组、比较解读、强化体验等。就拿《早寒江上有怀》的教学时解读“平海夕漫漫”来说吧,“夕”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执教者为了更好的让学生领悟情感,强化体验,就补充了曾经学过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和《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让学生更加立体地、强烈地去感受诗人的“夕”下的乡愁情结。
   四.运用名家品析解读
   古诗词因其脍炙人口、隽永多姿的特点,引来历代无数名家对其见仁见智,其中的品析材料也如满手珍珠,教师有所选择地运用名家品析促进教学也颇为常见。如在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补充了李长之《论李清照》中的“李清照先是忘了自己,同情于菊花之瘦,次又发现自己之瘦,最后才见出自己之瘦还有过于菊花者,她的生命似早已与菊花化而为一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词人用“瘦”字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具体直观地表现了出来。
   五.运用教师创作解读
   在引导学生经历披诗得意、缘意探情的过程中,教师本人对古诗文的感悟对于唤醒学生潜在思维去品读诗意诗情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许多老师在解读古诗词时往往会运用自己的创作。比如在教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师补充自己的创作“我的目光在北固亭静静徜徉,细数着历史留给他的每一块印记;我将灵魂贴近辛弃疾,聆听他生命中最后一声暗哑的呐喊;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遥想当年以二十一岁青葱激情跃马横刀,聚齐两千义士,席卷千里投奔而来,却如今以四十二壮龄闲赋二十载,‘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你心中是否无限感慨?”,以此来触动学生达到对辛弃疾这位词人在北固亭上感怀的深层认知。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执教老师创作了一首题为《南唐最后一株胭脂草》的诗,引发学生对婉约派词人李煜的作品探究,因为这是一朵迷醉了世人的绚烂情花,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
   六.运用图乐材料解读
   文字是抽象的,图画是形象的文字,音乐是感性的文字,运用图乐材料促进解读,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有时也能恰到好处地打开学生的心扉。在李清照《醉花阴》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为我们营造的意境之美,要求学生抓住其中最有感触的句子发挥想象绘诗情,就播放歌曲《醉花阴》,达到了很好的渲染激发效果。在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话乡村之趣”的品读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出示了一张与诗文内容相符的村居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意的乡村生活剪影就跃然而出。
   在探寻诗意诗情的过程中,要想获得古诗词的真谛,最主要的还是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既要有教师的引导、文本的解读,更需要有学生独特的体验,材料的补充就要为解读文本服务,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所以教师在材料选择时要把握好适学、适度、适量的这几个原则。适学就是指适合学生、适合学情、适合学习,适度是指材料本身的难度和长度要适合。选择的材料难度要适合学生和学情,如果材料难度太大或者长度太长就会在教学中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出现简单教学复杂化,也背离了材料为文本解读服务、为学生思维发展服务的宗旨;如果有些材料看似华丽,但在教学中可有可无,还是不适合学生学习,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高效课堂,而不是一个热闹课堂。适量是指一堂课中所选择的材料数量要合理。在一堂课中如果选择的材料数量太多,会产生冗杂之感,学生在课堂上忙着处理这些信息都顾暇不及,怎么可能把心沉入文本细品咀嚼呢?有些对文本的感悟并不是学生在穿透文本本身后得到的一种心灵体验,而是因为大量的材料充斥着他们,使之被动地生成一种答案,并非真正地体味鉴赏之美。
   古诗词教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教学途径值得我们去探究,运用材料解读只不过是在探寻诗意诗情的过程中其中一条新径,以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让学生在“含英咀华”的过程中逐渐扎根于心灵,陶冶情操,滋润灵魂。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努力寻求一条适合古诗词教学的捷径,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绽放异彩。
  
   张林,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期刊
刚性路面(文章主要指水泥砼路面)在南方城市道路中使用广泛,但它的病害也不断出现在维修管养部门的面前.文章着重对罩面新工艺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养护维修提供简单可行、
《康定情歌》是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但就算是不爱听歌的朋友。对这首歌也不会陌生。因为这是我国第一首飞向太空的歌曲,绝对可以被誉为“宇宙情歌”。这首
碎石桩法是指在地基中设置由碎石组成的竖向桩体,设置碎石桩后桩体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碎石桩对地基土起置换作用,以提高地基承栽力和减少沉降,从而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文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
期刊
看了电影《青蜂侠》的预告片之后,我几乎完全确定我不会喜欢这部电影,这部影片肯定不值一提。当我走进影院时,本来以为会看到一部故事乏味、情节过于简单、充斥着蹩脚的俏皮话和
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在改善居住条件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低层独院式住宅,近年在我国有较大发展,尤其在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更为迅速,但是在设计时应考虑
在范伟主演的电影《跟踪孔令学》中有个很搞笑的片段:语文老师孔令学在课堂上没收了一女生手机,招致女生男友、社会青年阿祥跟踪,孔令学恐其对己不利,千方百计想要逃脱,一次
一个周末,我刚刚打开电视便被纽约一台的一档早间新闻节目吸引住了。画面中的远景是曼哈顿Penn Station地铁站里行色匆匆的早高峰人流,近景则是靠近扶梯两侧由“纽约关怀组织”
CAPS模式中大写字母分别是由英语单词Charac-ters(主人公是谁?),Aim(故事目的是什么?),Problem (发生了什么问题?),Solved(怎样解决问题?)的开头字母的缩写而形成的.基于CAP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