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沭河流域银杏古树资源现状与保护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沂沭河流域银杏古树资源进行调研,从其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方面分析了该区域银杏古树资源的特点,探讨了银杏古树复壮保护和健康生长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银杏古树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复壮保护;沂沭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S7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88-01
  沂沭河流域银杏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银杏种质汇集中心、栽培种植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区域内银杏古树资源丰富,分布着中国最古老的银杏树和丛生状银杏群落。银杏古树数量占沂沭河流域古树总量的36.5%,是区域内森林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沂沭河流域范围内的古银杏树进行实地GPS定位、多角度拍照等现场调查和历史文字记载资料收集,以期对区域银杏古树资源的健康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1 区域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山东沂沭河流域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25′~119°42′,北纬34°23′~36°20′,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7 253 km2,包括临沂、日照、淄博3个市14个县(区)。沂沭河流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1.8~13.3 ℃,无霜期为180~195 d,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 000~1 150 mm,流域年内平均日照数一般在2 400~2 600 h之间 。流域内山地、邱陵、平原等地貌类型多样,林地棕壤、山地褐土等立地条件复杂。
  1.2 调查方法
  2012年2—6月收集资料,分析掌握山东沂沭河流域银杏古树分布概况;2012年7—11月进行银杏古树实地调研,采用GPS定位、多角度拍摄古树花果枝叶和整株及环境彩照,记录古树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外观老化程度和保护利用情况[1-2]。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银杏古树分布情况
  银杏古树主要集中分布在沂沭河流域的冲积平原混农林业区、自然人文建筑区、火成岩与沉积岩及其变质岩山区。银杏古树分布在平原平地、山区阳坡和半阳坡。56.8%的银杏古树集中分布在沂沭河流域内的寺庙、道观、城镇公园、滨河绿地、烈士陵园;43.2%的银杏古树零星分布于农村四旁地。全国最古老的银杏雌树已有4 300余年树龄,现存于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内;树龄最长的银杏雄树树龄为3 300余年,生长于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的官竹寺内;丛生状古银杏群落已有600余年,现分布于兰山区银杏生生园;原始奇特的叶籽银杏树生长于沂源县织女洞林场。其主要生长土壤为山地棕壤、褐土和河岸阶地潮土和城市建设土地。银杏古树由于受生长区位、地点和立地条件等限制,古树生长呈散生状、丛生状、林分和孤立木4种类型[3-4]。
  2.2 银杏古树森林文化
  银杏古树是沂沭河流域灿烂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和载体,是区域内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内容;银杏古树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社木,很早就被视为圣树、仙树、佛树;社木是人类古老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沂沭河流域是盛行太阳崇拜的古代东夷部落活动区域,由于银杏扇形的叶片仿佛初升的太阳,故有学者认为莒县一带的社木可能是银杏树。
  2.3 银杏古树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土地的掠夺性利用、城镇化超常规膨胀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不可持续开发,银杏古树生长环境和复壮保护受到极大威胁。混农林业区的银杏古树所有权多属于集体和个人,树木生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价值得不到补偿,古树保护复壮难以实施甚至发生非法移植倒卖。公园、寺庙区内开发商片面注重经济利益,古树生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古树的健康生长受到很大威胁。城镇市区内城市发展规划注重所谓的集团化、组团式地产开发,银杏古树或被迫非法移植,或被过度修剪,或生境被水泥混凝土硬化覆盖;更有甚者直接将银杏古树剥皮、火烧。
  3 复壮保护措施
  针对银杏古树生长的不同区位、地点、生长势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银杏古树生长立地环境恶化、营养不良、树势衰弱等问题,是保障银杏古树今后健康生长的关键。对树势衰弱处于濒死状态的银杏古树,在古树四周合适部位栽植长势旺、无病虫害的银杏幼树,桥接到古树的主干上,解决古树水分、养分运输不畅的问题。采用漫灌的方式适时浇透水,在树冠外缘处分期、分批进行施肥,并喷施不含激素的叶面肥。对公园寺庙等人为因素影响严重的银杏古树,拆除影响古树生长的地面各类硬化物和建筑物,恢复古树周边自然环境。在古树树冠外缘铺设木栈道,避免因大量游客踩踏而导致土壤环境进一步恶化。对有天然腐洞的银杏古树,及时清理树洞,杀灭病原菌,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封堵树洞,控制雌性银杏古树结果量。每年花期采用抑制授粉、减少坐果等措施,严格控制银杏古树结果量,延缓银杏古树衰老过程。
  4 参考文献
  [1] 付兆军,刘晓静,邢世岩,等.河南银杏古树资源调查[J].林业科技开发,2013(5):57-62.
  [2] 汪秋更,郭书林,王天成,等.雌雄同株古银杏[J].国土绿化,2010(12):41.
  [3] 郭许昌,郭书林,汪秋更.嵩县古银杏王[J].国土绿化,2010(9):43.
  [4] 赵丽英,贾冀梅.南阳银杏古树资源及其保护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20):201-203.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罗山县生态条件及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然后从连年换种原因、提前备耕准备、清沟排渍要害的分析,到加强小麦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罗山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为同类型区域小麦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河南罗山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15-02  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总土地面积2 06
摘要 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杂交超级稻新品种广两优272,于2012年和2013年在湖北省内多地进行了大面积高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生育期适宜、抗逆性较强。该文简述了杂交水稻新组合广两优272的特征特性和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广两优272;超级稻;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利用Micaps系统下常规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场,对2012年4月23—25日发生在邢台市的首次透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东移加深并形成西南涡系统是强降水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500~850 hPa风的切变是强降水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发生在西南涡的东北象限,中尺度系统是强降水形成的直接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的发生伴有强烈的上升運动,强降水前中低层有充足的
摘要 通过对云杉大地直播和穴盘点播后移栽的试验对比观察,从种子处理、播种、播种后管理等主要育苗技术环节入手,初步总结了云杉育苗技术。  关键词 青海云杉;育苗技术;播种方式  中图分类号 S791.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49-01  青海云杉为松科云杉属常绿高大乔木,是三北地区主要的森林更新树种和荒山造林树种,也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栽植、小康村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餐厨垃圾产生。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等方式,以南通市区为例,对餐饮业和居民家庭餐厨垃圾产生量进行调查,并对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为南通市餐厨垃圾的总量预测、处理及再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江苏南通  中图分类号 X7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10-03  
摘要 综述了磷在烟草中的存在形式、分布及其在我国植烟土壤分布情况,阐述了磷对烟草生理生态方面的影响,讨论了影响烟草对磷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磷利用率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磷;烟草;土壤;生理生态;有效性;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38-03  Abstract Existing form and distributi
摘要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为例,分析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29-02  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支撑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已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全
摘要结合浙西南种质资源保育的实际,论述了浙西南森林种质资源的保育与创新的形式及其涵义,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社会人文条件与政府保障等方面说明了浙西南创建森林种质保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并说明在浙西南开展种质资源保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森林种质资源;种质保育;条件;意义;浙西南  中图分类号 S7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23-02  
摘要 K326烟叶品种对氮素营养较敏感。为了准确把握郴州市烟区栽培K326适宜的施肥水平,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及施肥水平的增加,烟叶大田前期生长加快,生长势增强,产量增加;郴州市烟区栽培K326,施氮量以施纯N 157.5 kg/hm2,N∶P2O5∶K2O=1.0∶1.0∶2.5的处理最优。施纯N量低于157.5 kg/hm2,产量和产值随之下降,高于157.5 k
摘要 以中稻品种太湖糯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中稻直播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直播中稻经济性状、产量和单位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同,以播种量45.0 kg/hm2的处理表现最好;太湖糯直播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播种量变化而不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也增加,当到达一定量的时候不升反降;单位面积太湖糯直播产量和播种量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关系式为y=-7.9139x2 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