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天然气凝结流动的双组分模型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f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气液相间滑移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湿天然气凝结系统的水蒸气-甲烷双组分自发凝结流动数理模型,研究了水蒸气在以甲烷为载气的超声速流动中的凝结规律,对比了不考虑相间滑移的单流体模型与加入了相间滑移因素的双组分模型在自发凝结过程中的凝结规律的区别,分析了压力、温度对湿天然气在Laval喷管中自发凝结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天然气中相间滑移作用对凝结参数影响较大,本文建立的包含相间滑移因素的双组分模型能更准确的预测湿天然气的凝结特性;在凝结初始阶段相间滑移速度较大达到7.2 m/s,对湿天然气的自发凝结规律影响较大,随凝结过程的不断进行气液两相逐渐达到平衡,相间滑移速度逐渐降低至1.8 m/s;随入口温度的降低、入口压力的升高最大凝结成核率位置向入口方向移动.
其他文献
以离心透平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气体为流动介质,在效率最优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完全径向出气(α2=90°)的一维气动设计优化方法,并与效率最优、无约束出气的一维气动设计方法
极高热流密度条件下导热机理的探索对于纳米器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173.2 K至室温之间,利用拉曼光谱测量了高热流密度加热条件下悬架单根单壁碳纳米管的温度分布.实验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跨临界Rankine系统(SRC)中的超临界CO2在螺旋管内的吸热特性.分析了节距、浮升力和流体自加速对换热和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节距对流体在螺旋
针对油水分散流的颗粒粒度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频率下超声衰减作用的测量方法.根据多相流体中超声衰减的BLBL模型,推导出超声衰减系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存在的数学表达关系.
在过去40年里,一种称作牛瘟或牛疫的疾病一直困扰着非洲农民,夺去了数以百万计的牲畜生命,严重损害了农场的生产和收入。尤其是80年代,牛瘟曾在非洲各地家畜中频频爆发。今
McAllister三体模型被普遍认为是针对液体混合物黏度的最佳关联式。本文在对三类(醇类/醇类、烷烃/烷烃、烷烃/醇类)二元混合物黏度数据进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发现McAllister
为提高多翼离心风机的流动效率,提出一种适合于该类型风机特点的分组设计模型,并借助于流场计算与试验设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依次对多翼离心风机的叶轮、蜗壳和蜗舌进行分组
本文采用欧拉-拉格朗日点源方法对颗粒调制可压缩均匀各向同性衰减湍流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颗粒和流场之间通过双向耦合相互作用,初始湍流马赫数达到1.2,研究了不同密度(Sto)
[美国《核子周刊》1994年4月14日刊报道] 上周,美洲生态公司与奎德莱克斯(Quadrex)公司签订了一项购买在田纳西州橡树岭进行低放废物(LLW)去污和最低限度业务的“最后”协定
本文针对内径D=0.1 m、高H=3 m的三维可视快速流化床上升管,建立了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对平均粒径ds=0.25 mm的石英砂(颗粒密度ρp=2650 kg/m3,堆积密度Ppa=1590 kg/m3)在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