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不断地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数学技能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一、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价值。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他们难以透彻地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讓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例如:教学“统计”知识时,我带学生走出教室,分别调查全校学生的健康情况与体育达标情况。
  又如:为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我先让学生购买不同重量的物品,再用手掂这些物品,多次感受后尝试估计一些物品的重量。学生对“重量”的概念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之后,更容易体会“千克”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会。
  再如:在调查介绍蔬菜瓜果的市场价格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市场调查、个别询问、亲自购买等多种形式了解5—10种菜果每千克的价格,然后列表整理。整理时学生可以查资料,可以合作研究。在宽松的活动环境中,学生把知识学活了,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
  
  二、课中探究,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构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数学活动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更利于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构建学习数学的有效模式。
  例如: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我先给学生讲了有关克和千克的故事,接着创设有趣的情境,让他们认识各种秤,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再让他们利用手中的天平、盘秤、弹簧秤等各种秤称一称自己带来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最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如:几粒大米约重一( ),一个回形针重( )克,一只鸡重( )千克,一千克鸡蛋有( )个,等等。
  看来对于克、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用自己的秤去称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称粉笔、书包、抹布、书,有的走出教室去称花盆、篮球、乒乓球、石头、树叶等,还有的到处去找更重的东西称,兴趣很浓。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称物体的重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对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有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十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因为“一克”、“一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牢固。
  上课不一定要在教室,有的课搬到外面去上,变为活动课,会与生活更接近,教学效果会更好。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而学生良好的习惯总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各种活动的本质是学生自身的体验。
  我在教学中,注意联系教材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这样一方面打破了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建立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并通过社会化、生活化的方式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三、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之一。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提倡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兴趣源于新奇,新奇促使发现和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主动观察、探索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教学“圆柱和球”后,我让学生收集图形,找出生活中是圆柱体和球体的物体,再比较各种物体的异同点。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学生用书上所学的关于“圆柱和球”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感知,进行有选择地、有目的地收集,不仅能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圆柱和球的知识,而且能很好地培养观察能力。
  
  四、在生活中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数学信息完整地说出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语言有“万能信息的载体”之称。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例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了收集的信息,了解了人民币有纸币,有硬币;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用途广泛,等等。
  又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收集生活中有万以内数的信息。学生都积极地进行了准备。课堂汇报时,学生纷纷说出了所收集到的信息,如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是250米,电冰箱的价格是2500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等等,信息包括了生活中各个方面,学生也很好地了解了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体现,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五、结语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数学是一门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我们的理念应当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参考文献:
  [1][美]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刘晓玫.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1.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面对当今时代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富有独创精神,能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社会的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势在必行。我在初中数学教学教改尝试过程中有以下体会。    一、创设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摘 要: 新課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当前中学数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数学教学 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并且要求在加
摘 要: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运用新型课堂教学的艺术,有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本文作者通过运用新型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艺术欣赏的过程,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品位,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教学艺术    目前,随着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深入,中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的教改在全国各地学校如火如荼地
小学数学课在小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加强课前练习,优化教法,重视直观,适度评价,巧设练习,以及学生作业面批面改等环节极为重要。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加强预习,事半功倍    预习是自学的入门,是自学的起步,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预习不仅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利用旧知识解决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发现教材中的一些新问题,从而带着这些问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教师在其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资源的推荐者和提供者、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和学生学习任务的下达者与学习效果的评估者。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引言  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会学的前提,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实在的成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使学生能自觉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有效地学好的前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器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佳地接受信息,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
在目前的家禽养殖过程中,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以及霉菌毒素的广泛存在,家禽因肝损伤引发的疾病日益严重。本试验为了探讨丹参多糖对雏鸡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从体外体内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