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一方面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的鉴别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增强,音乐艺术审美评价能力得到提高。
  一、 提升业务,充分准备
  教师的本职是教学,说到底必须业务要过硬,台上一分种,台下十年功,一定要有良好的基本功,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备好一节课。因为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证。我们都有上好每一节课的愿望,我们都想看到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想看到他们获得新知的欣喜,听到他们“整齐的心跳”,感受到他们的“才华横溢”。这正是新课程所期待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
  二、 营造氛围,做好“引”线
  “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该理念要求知识的引入和情感体验等问题的提出、解决都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将教材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声中,联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通过听、唱来让学生感受歌曲激昂、振奋具有感召力的进行曲特点,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与感染。再通过国歌创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更深一步的了解到号召人民站起来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让学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情感的教育。教学应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用最优美的方法、多样的手段,指导学生从歌曲的艺术本体出发,挖掘歌曲的内涵,有步骤地解决重点难点,最后达到对歌曲形象有较为完整的展现。
  三、养成习惯,用心聆听
  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当然都不可能离开音乐、音响和人的听觉,倾听音乐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所以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是让学生学会聆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习惯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强调和不断地培养,从而形成的。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静下心来听和静下心来思考是相当重要的前提和方法。心静才能投入聆听,心静才能投入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感受,有思考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在每次音乐欣赏课前,我都会想办法让学生静下心来。在欣赏的时候,我会用问题或者是动作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作品相关的常识、曲式结构,旋律、节奏和力度会对作品的表达有什么影响等。教师的讲解力求精简、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的讲解应注意时机,应采用教师讲解为辅,学生聆听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既给了学生聆听的时间,又留足了思考的空间。在欣赏任何作品时,我都不会把作品框死在一个框子里。如作品《草原放牧》,聆听时,我让学生感受草原骑马的感觉,但并不是根据曲作者的意图,简单地介绍这段写了什么,那段写了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器乐变化等,感受这一段音乐好像是在做什么,那段音乐表达了什么,这样的想象,留了空间,学生自由发挥,自由编创。思考,使得学生不是只对某部作品有了很好的把握,而是对类似的作品都有了分析的能力和想象的依据。
  四、形式多样,全面参与
  1、联系生活
  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音乐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这是启发学生想象和联系的关键。生动的语言,富有意境的图画、音乐、视频,都可以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
  如在教学《口哨与小狗》时,根据乐曲的情境特点,从生活之音着手,以生活中的口哨声开始,引出生动、活泼的乐曲,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我们周围的声响,并借乐曲欢快的旋律调节课堂气氛,将学生引入充满兴趣的学习中。
  2、故事贯穿
  凡是标题音乐、音乐故事或是歌剧如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快乐的小熊猫》、《动物狂欢节》等都是很好地进行综合创新的题材。在设计动作时,尽量从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中引发想像,以音乐来设计动作,不应以完全凭空想像的故事勉强和音乐凑在一起。
  3、形象图谱
  用图像来表现音乐,但这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画出具体的物体,而是引导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旋律的走向形象地与不同的线条联系起来画旋律线,或者画出不同的图形来表示音乐的进行,这就是图谱。
  如: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乐曲用钢琴的颤音,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形象地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加上狮子威猛的吼声,使整个森林都为之震撼。本课教学教师运用简单的符号制作图谱,创造性地表现狮王的走路、吼叫,
  小动物们害怕发抖的声音,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理解作品。
  4、律动表现
  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尽量引导学生利用节奏律动来感受、欣赏音乐,这对于感受音乐节奏、情绪等十分有利。节奏律动的方式可以是随音乐划拍、轻轻拍手、踏脚、做即兴动作或舞蹈动作等。避免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使欣赏教学死板乏味的现象。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让音乐如潺潺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我想这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美好心愿。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音乐欣赏课。
其他文献
我国境内的史前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而且种类繁多,其中史前建筑基址占很大比重,这些建筑基址分布广泛、风格多样,为我们研究史前文化的面貌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物资料.但由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激烈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国界,对于人才的竞争也是如此,但是跨国经营却对人才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rn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的原因rn
中国航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程rn1960年:中国研制出首枚火箭,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开端.rn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东方红一号”
问题rn共同社报道:日本食品巨头明治公司生产销售的“明治STEP”(每罐850克)奶粉中检测出最高每千克30.8贝克勒尔的放射性核素铯.rn还说,日本政府规定的奶粉暂定标准上限是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孩子们不喜欢去幼儿园是普遍现象,为什么呀?rn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了,很昂贵,因为条件好,又双语.家长是颇费了心思,但孩子就是不喜欢去,强行送去了,她就病,弄得家人鸡飞狗跳.r
去超市买元宵,看见李氏在现场制作,当然是机械制作,于是想起“永发合”的手工元宵来.rn姥姥家在道外南小六道街,永发合在南大六道街,确切说是与之垂直的丰润街上.所以当我还
重金属已侵入了我们的食物rn我们摄入的食物,已被重金属侵蚀.那么,它是怎样进入到我们的食品中的呢?rn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所产生的气体
我对乡村的记忆是从那一声猪的嚎哭开始的,那年我7岁.rn父母被下放,在秋天.rn我的秋天总是和苦难分不开,所以每每秋天,我都会有种莫名的惆怅.rn那个秋天,确切说,我没什么记忆
年假结束了,我收拾行李回外地的家.妈妈给我带的东西装了两背包,我嫌乘车不方便,一件都不想带.妈妈无奈,像每次返程一样,取出家里的钥匙递给我,说:“这个总要带上!”为让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