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综合型大学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专业,其基础理论性强.随着社会发展,强烈需要应用型人才,所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需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对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各项相关的要求,力争遏制教育质量下滑.目前,我国面临着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这个转变意味着我们急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我们必须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并重,强调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致力于使学生掌握更加广博的知识,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要结合地方院校的特点,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透彻分析和研究,以此来提出与培养方案能够协调发展的教学改革方案及相关的有效措施.
  1.定位要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与时俱进.另外,培养的目标还要从精英式的教育转向大众化,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不适应大众化教育的精英教育.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要重点强调“应用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学习方法的掌握;对数学知识及计算机熟练运用;对实际数学中问题的解决能够独立进行.教师要有现代教育观,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要求要将实习、实验等实践的环节落实.
  2.始终以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纲领,积极探索改革的模式,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专业课程集中完成,着重考虑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如何体现应用性,增加实验性课程的数量.设置一个实践环节,包括学生的实习和论文的创作,在思路上要加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应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实践环节的加强.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加强教育和实习的力度.主要以集中教育实习的形式为主,再加上分散实习的结合,注重过程中的管理,使学生的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最真实、最确切的锻炼.“毕业论文”这一环节也要加强,增强应用性.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对科研过程有自己的初步了解,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应用性能力的一种.毕业论文的选题,大部分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鼓励学生将论文和实践环节相结合.
  4.要对学生加强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培养其创新能力.近年来,数学建模教育不断地扩展,建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有效地提高其实践能力,这已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建模的步骤一般是:提炼问题——假设——建立模型——求解——分析与检验——模型实施.这一过程要通过学生细心的观察、类比、归纳和分析,合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思想来构造新的数学模型,以此来解决问题.说白了,其实也就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一名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其实,它也是目前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学生对教学能够主动地亲自参与,对学习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也是实践和创新必不可少的过程.
  数学建模能够沟通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对数学建模的研究和学习能帮助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应用,产生学习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学建模教学的加强,还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来对学生进行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数学建模竞赛.
  首先,我们可以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专业课,课程中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辅导和答疑.而对参加比赛的学生,可以选择进行培训或者是课外辅导来为学生答疑,优秀学生也可以选择去参加全国范围内的竞赛.通过教师参加各种建模培训、赛题解析和经验交流等,来及时地了解相关方面的最新政策、动态等,以此来促进数学建模工作推向新台阶.寻找能够宣传数学建模竞赛的各种渠道,探讨数学模型中的各类实际问题.
  二、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展望
  以上,就目前教育发展的状况,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提出了部分改革措施.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飞速发展,加之其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新课题.在不断地发展中,国家和企业越来越依赖信息数据.学生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熟练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应用等方面,急需得到更好、更全面的训练;致力于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在高层次上进行本学科,也或者是其他学科的研究;致力于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社会的需求,适应新趋势等,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延喜,王世祥.数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0(6).
  [2]刘玉军,许素梅.加强数学素质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J].成功(教育),2010(9).
  [3]应六英,左云,丁清如.应用性人才培养中数学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其他文献
扩大消费现实基础与消费不足在我国并存表明消费的逻辑链条出现问题:总体收入水平不高且分配差距较大制约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且保障水平较低使得消费者缩减即
乳业是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现代乳业起步较晚、起点低,原料乳生产方式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无可取代的教学活动形式.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拥有思考、交流和探究的空间,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且真正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这正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所呼唤的. 那怎样使操作更有效呢?下面结合苏教版一年级下
【摘要】过去的数学教育重视基本运算、基本训练,注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和中美数学通讯竞赛中,都鲜有对手.但是受到考试制度的制约,数学教育成了“考题教育”,教师把无穷的精力浪费在一些牛角尖试题上.本人通过教学经验谈一下数学模型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模型  时代在进步,形势有很大变化,随着中国加入WTO,未来公民的素质自然应该包括国际金
<正> 比格(MorrisL&#183;Bigge)博士是当代美国教学论专家,其主要著作有《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和《实证相对主义——一个崭新的教育哲学》等。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系统的科学.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同学解题杂乱无章或是有时思路明白但无法下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一,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其二,没有清晰的逻辑思想做基础,在教学中,一般很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其实,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是建立学生数学意识的一条必经之路.那
通过文献、逻辑、理论等方法论述了体育生活运动的背景,分析了我国体育生活存在的阻力,进而提出了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