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散打技术的发展,传统规则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为此,2004年我国实施了散打新规则。规则的实施对运动员技术的技术产生了具大的影响,文章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散打;规则;影响
一、引言
散打运动指两人遵照一定规则,运用踢、打、摔等技法徒手格斗的一种竞技体育项目。散打在踢、打、摔等技法与其它搏击有着共同之处,但它同时彰显一个民族独特的气度与风格。在比赛形式上,就像中国传统的“打擂台”,切磋技艺,技高一筹者胜,而“下擂”成为胜负的最基本评判标准,此与西方以体能为基础的搏击有所区别。在文化底蕴上,它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追求“道”的哲学思想境界,又以“重用”为核心的种种规范,构成了散打竞技在动态中求“稳”的一面,以“阴阳”“五行”的变化,又形成稳中求“动”的一面。
体育属性和文化底蕴使散打不断发展壮大,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然而,作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竞技比赛,旧规则对运动员技术发挥的影响很大,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为此,2004年我国实施了散打新规则。新规则改善了抱缠过多等被动防御现象,鼓励选手主动进攻得分,从而使比赛更激烈,更具观赏性。由此可见,新规则使散打运动员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新规则对运动员技术的影响
竞赛规则是一面镜子,其变化既反映了某项运动技术体系的发展变化,又指引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实践活动。因此,了解散打运动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不仅能使我们把握散打运动的发展规律,还能指导训练实践,做到有的放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散打竞赛规则的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以增强比赛的激烈对抗性和观赏性、有利于散打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为目的,具体产生的影响如下:
(一)对运动员比赛风格的影响
对旧规则中的部分技术动作进行了修改,这使得比赛变得更精彩,技术含量更高,一改以前“得分却不得势”的让观众唏嘘喝倒彩的现象。虽然新规则在技术层面的修改量不算大,但其更完善的体现了运动员的技术含金量,更使运动员的原味风格得到发挥。比如对小鞭腿的技术改进,使用腿法击中对方膝关节以下视为无效,无法得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运动员使用小鞭腿得分的可能。小鞭腿得分实际上有些像中国传统武术中所说的“阴招”,很难体现散打的精髓文化。在技法上侧踹腿的应用增多,因为它势大力沉,对对手的打击效果显著,且攻如“猛虎扑食”,守可“后发制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有利必有弊,使用侧踹腿忌容易一摔必输。因此,新规则限制了小鞭腿,同时又适应降低摔法的得分,使得选手大大减少了使用侧踹腿的顾忌,从而使比赛的激烈对抗性和观赏性明显增加。新规则的实行,使运动员平时训练时更重视侧踹腿的练习和创新,以求发挥更强威力。
(二)对运动员攻防打法的影响
对小鞭腿限制很能说明新规则的用意,就是不让运动员借巧取胜,而是靠全面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在旧规则下,一些运动员采取游走战术,以灵活的身体和出其不意的“小招”赢点得分,如果陷入真正实力对抗时,他会立即采取抱缠等方法让对手无计可施,这种取巧得分的手段正是我们所说的“得分不得势”,而无势则不精彩,这是观众最不愿看到的。新规则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双方互打互踢不得分,游斗得分不再容易,而技术与实力才是胜者的唯一准绳。由此可见,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多注意整个能力的培养,提高技法杀伤力,由防守型向进攻型战术转变。
(三)对运动员角色的影响
运动员是赛场的主角,关乎着比赛的激烈精彩与否。新规则中出现了3秒判罚的规定,如果选手在主动倒地或未击中对方在3稍内不能站立,则被判失掉1分,同时对方得1分。这一规则其实是为了让运动员不要过多利用规则,而要全身心的投入精彩的竞技对决之中。通过3秒判罚的规则,运动员在比赛中更重视动作的连贯性,在一个动作完成之后,又立即进入了下一个动作的使用之中。这样比赛的节奏和连续性大大加快,比赛将变得异彩纷呈。新规则对一些主动进攻的精彩动作技术得分标准的修改也有利于提高比赛场面的精彩程度。比如主动倒地进攻者身体某一部位被对手压住而不能立即起身时,判被动倒地者失1分。而在旧规则中,如果双方倒地,则被判均不得分。显而易见,新规则的内容更科学、合理,更重视运动员使用实用性强、观赏性高的技术动作,以充分展现实力,增强比赛的精彩程度。
(四)对运动员技术蜕变的影响
散打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备爱人们的喜爱。当散打走向国际竞技舞台时,又该如何应对呢?在新规则中,为了让散打更适应国际舞台的规则,要求运动员上场必须带护具,由脱护具到重穿护具,这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的决定。在国际赛场上,诸如跆拳道、职业拳击等都是对抗性极强、极具观赏性的比赛,其中选手很容易在比赛中受伤,血腥的场面将会阻碍其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为此,重新穿上护具,由于护具的较好的保护作用,在比赛中运动员受伤的机率大大降低,血腥的场面也将难以出现。另外,护具的保护作用放宽了规则的限制,使得比赛更具观赏性。这必然使散打运动向大众普及推广,扩大散打的群众基础, 让更多的散打爱好者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倪红莺,朱瑞琪,李俊峰等.武术散打新旧规则下技术运用状况 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2]尹海立,赵翠荣,李飞林.实施新规则对男子散打运动员组合技术运用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5).
(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散打;规则;影响
一、引言
散打运动指两人遵照一定规则,运用踢、打、摔等技法徒手格斗的一种竞技体育项目。散打在踢、打、摔等技法与其它搏击有着共同之处,但它同时彰显一个民族独特的气度与风格。在比赛形式上,就像中国传统的“打擂台”,切磋技艺,技高一筹者胜,而“下擂”成为胜负的最基本评判标准,此与西方以体能为基础的搏击有所区别。在文化底蕴上,它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追求“道”的哲学思想境界,又以“重用”为核心的种种规范,构成了散打竞技在动态中求“稳”的一面,以“阴阳”“五行”的变化,又形成稳中求“动”的一面。
体育属性和文化底蕴使散打不断发展壮大,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然而,作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竞技比赛,旧规则对运动员技术发挥的影响很大,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为此,2004年我国实施了散打新规则。新规则改善了抱缠过多等被动防御现象,鼓励选手主动进攻得分,从而使比赛更激烈,更具观赏性。由此可见,新规则使散打运动员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新规则对运动员技术的影响
竞赛规则是一面镜子,其变化既反映了某项运动技术体系的发展变化,又指引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实践活动。因此,了解散打运动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不仅能使我们把握散打运动的发展规律,还能指导训练实践,做到有的放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散打竞赛规则的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以增强比赛的激烈对抗性和观赏性、有利于散打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为目的,具体产生的影响如下:
(一)对运动员比赛风格的影响
对旧规则中的部分技术动作进行了修改,这使得比赛变得更精彩,技术含量更高,一改以前“得分却不得势”的让观众唏嘘喝倒彩的现象。虽然新规则在技术层面的修改量不算大,但其更完善的体现了运动员的技术含金量,更使运动员的原味风格得到发挥。比如对小鞭腿的技术改进,使用腿法击中对方膝关节以下视为无效,无法得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运动员使用小鞭腿得分的可能。小鞭腿得分实际上有些像中国传统武术中所说的“阴招”,很难体现散打的精髓文化。在技法上侧踹腿的应用增多,因为它势大力沉,对对手的打击效果显著,且攻如“猛虎扑食”,守可“后发制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有利必有弊,使用侧踹腿忌容易一摔必输。因此,新规则限制了小鞭腿,同时又适应降低摔法的得分,使得选手大大减少了使用侧踹腿的顾忌,从而使比赛的激烈对抗性和观赏性明显增加。新规则的实行,使运动员平时训练时更重视侧踹腿的练习和创新,以求发挥更强威力。
(二)对运动员攻防打法的影响
对小鞭腿限制很能说明新规则的用意,就是不让运动员借巧取胜,而是靠全面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在旧规则下,一些运动员采取游走战术,以灵活的身体和出其不意的“小招”赢点得分,如果陷入真正实力对抗时,他会立即采取抱缠等方法让对手无计可施,这种取巧得分的手段正是我们所说的“得分不得势”,而无势则不精彩,这是观众最不愿看到的。新规则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双方互打互踢不得分,游斗得分不再容易,而技术与实力才是胜者的唯一准绳。由此可见,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多注意整个能力的培养,提高技法杀伤力,由防守型向进攻型战术转变。
(三)对运动员角色的影响
运动员是赛场的主角,关乎着比赛的激烈精彩与否。新规则中出现了3秒判罚的规定,如果选手在主动倒地或未击中对方在3稍内不能站立,则被判失掉1分,同时对方得1分。这一规则其实是为了让运动员不要过多利用规则,而要全身心的投入精彩的竞技对决之中。通过3秒判罚的规则,运动员在比赛中更重视动作的连贯性,在一个动作完成之后,又立即进入了下一个动作的使用之中。这样比赛的节奏和连续性大大加快,比赛将变得异彩纷呈。新规则对一些主动进攻的精彩动作技术得分标准的修改也有利于提高比赛场面的精彩程度。比如主动倒地进攻者身体某一部位被对手压住而不能立即起身时,判被动倒地者失1分。而在旧规则中,如果双方倒地,则被判均不得分。显而易见,新规则的内容更科学、合理,更重视运动员使用实用性强、观赏性高的技术动作,以充分展现实力,增强比赛的精彩程度。
(四)对运动员技术蜕变的影响
散打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备爱人们的喜爱。当散打走向国际竞技舞台时,又该如何应对呢?在新规则中,为了让散打更适应国际舞台的规则,要求运动员上场必须带护具,由脱护具到重穿护具,这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的决定。在国际赛场上,诸如跆拳道、职业拳击等都是对抗性极强、极具观赏性的比赛,其中选手很容易在比赛中受伤,血腥的场面将会阻碍其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为此,重新穿上护具,由于护具的较好的保护作用,在比赛中运动员受伤的机率大大降低,血腥的场面也将难以出现。另外,护具的保护作用放宽了规则的限制,使得比赛更具观赏性。这必然使散打运动向大众普及推广,扩大散打的群众基础, 让更多的散打爱好者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倪红莺,朱瑞琪,李俊峰等.武术散打新旧规则下技术运用状况 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2]尹海立,赵翠荣,李飞林.实施新规则对男子散打运动员组合技术运用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5).
(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