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是中国职业教育中最古老的职业之一。然而,随着商业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改变了对商品管理行业的认识,提出了商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入职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但近年来,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管理公司的数量以及从事商品销售的人数不断增长。供应严重短缺的情况正在恶化。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笔者试图分析并提出一些粗略的想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商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2-0021-02
商品管理是中国职业教育中最古老的专业和商业特征之一。这个专业创立于中国解放初期,被称为“商业经济学专业”。商务部教育司于1980年制定了商品管理教学计划。1997年,国内贸易部教育部再次修订;2000年,劳动部有关部门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职业中等职业学校计划”。“在目录中”被确定为重点建筑专业。但近年来,尽管中国商品流通业发展迅速,给全社会带来了很多人才,但商品管理业并未发展成为热门的专业人才。
1 目前商品经营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人才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招生人数减少,人才严重不足。这是什么原因?作者想谈谈专业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谈论他自己的观点:
1.1 專业定位方面
根据教育部2001年发布的教育指导纲要,商品管理职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面发展道德智慧和美德,在各类商业企业的销售中。①这种专业定位涉及狭窄而狭窄的行业。我们都知道,商品管理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个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企业。它涵盖了广泛的商品,差别很大。它也是一个商品管理公司。它被山脉隔开,涉及商品知识和管理,并且具有不同的销售技巧。因此,“广义产业”的定位使得每所学校提供的课程只侧重于普通知识的转移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相对较少,学生自然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进行商品销售”的“狭隘”立场使得学生的技能过于单调,并侧重于销售技巧。这看似准确和不明确的后置位结果。学生只能销售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快速商品。因此,这种专业化的定位已经不能满足不同行业专业人士的需求和一大批小企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②这种职业培训目标的定位与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定位相似,就业导向和地位差别不大。这种情况将不可避免地给毕业生带来特殊的优势。
1.2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没有针对性,专业特点不明显。由于涉及商品管理的行业众多,商品管理公司的地位差异很大,上课时间有限,因此有必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行业适应性。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核心竞争力才能突破就业。目前,学校的大部分商品管理专业主要是营销课程,很少涉及行业和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也大多是传统的学科理论,这与商品管理公司的实际任务很不相称。同时,具有实际商品管理经验的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培训基地少,实践培训严重缺乏,专业特点不明显。受过培训的学生和普通营销学生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就业竞争中没有优势。处于尴尬的境地。
1.3 职业缺乏吸引力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和学生认为这个行业不具吸引力。①对学生和家长没有吸引力的职业头衔。从字面上看,人们直接认为未来的工作就是销售人员。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销售人员不需要太多的工作技能。只要培训简单,就很难了解商品管理的专业性。②学生的就业单位和就业水平加深了这种印象。③商品管理专业目前只有中等教育资格。在中国的国家资格和高等教育体系中,商品管理行业没有直接的继承。无论是在大专院校,高校,专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商品管理都没有专业性。因此,与其他具有完全学历的专业相比,商品管理专业人员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非常低,企业,家长和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和认知程度都不高。缺乏专业精神导致学校不愿意开放。家长不同意,学生不愿意报告。因此,商品管理专业人员的招生规模逐年下降,专业人才供应不足。
2 对商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2.1 明确专业定位,突显专业特色
由于涉及原商品管理行业定位的行业过于广泛和广泛,导致专业人才短缺,未来商品管理专业人才的建设应朝专业方向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针对特定行业,专业化的出现应该是不同的。类似于其他职业。对初中毕业的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使他们在相关行业的就业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在工作之后,他们更有可能在公司工作并缩短适合期;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也有助于学生彼此相爱。在选择确定商品经营专业技能的方向时:①要从满足中国流通业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流通企业的人才需求。近年来,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通讯设备,家具,建筑装潢材料,中西药品,麦片,油脂,禽蛋,服装和文化办公用品发展迅速。日用品,化妆品,金银首饰,汽车,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等。建设商品经营专业时,可选择发展前景稳定,人才需求快速增长的行业,具体确定为专业技能方向。②考虑与其他类似职业的差异。商品管理不仅针对日用品,服装(非奢侈品牌),文化办公用品等快销商品,还包括各行各业的产品。由于涉及快速销售行业的商品知识不太复杂,相对容易管理,并且位于这些行业,因此不能突出专业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技术含量高,没有产品知识的行业,如眼镜,家居建材,家用电器等。在这些行业中,商品知识和行业知识绝对不是可选的,或者可以满足几天的岗前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教学和培训是必要的。
2.2 强化专业技能培养,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商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缺乏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商品管理专业人员应增加专业技能课程。比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公司的用人需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重新开展基于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设计。商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而且要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它还必须基于专业能力和专业研究的要求。考虑到公司对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应包括采购,销售和保存等技能以及每个职位的技能。专业知识不应该太狭窄。建议采用基于工作流程的综合分析方法,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种职业对二级职业的典型任务。
2.3 加强实训实习环境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这个行业所涉及的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各种专业职业能力培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学校应加强培训环境,在学校内外建立实训基地。有机整合一方面通过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师采用先进的整合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岗位培训基地进行校外培训。培训和实习,实现工作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的零关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和实习。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看,各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各院校合作的可能性和途径,探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方式和可行性。例如:汽车管理,电气管理,珠宝管理等),或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并建设教育公司。同时,通过比较目标岗位和职业发展来加强宣传。学生职业前景的典型例子突出了商品管理专业人员和市场营销,诸如职业特点等连锁经营,增加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接受度,并克服了招生难的问题。
3 结束语
商品经营专业建设面临困难与机遇并存:专注于自身,专业化将逐渐萎缩,借机改造,为商品经营企业提供适合的有用人才,但可能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成长。以上只是作者的个人想法和观点。
参考文献
[1]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2001.
[2]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调研报告,2014.
[3]王 翎.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人才需求调研分析.职业,2011(02).
收稿日期:2018-4-10
作者简介:周 旋(1981-),男,壮族,广西南宁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商务专业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中职学校;商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2-0021-02
商品管理是中国职业教育中最古老的专业和商业特征之一。这个专业创立于中国解放初期,被称为“商业经济学专业”。商务部教育司于1980年制定了商品管理教学计划。1997年,国内贸易部教育部再次修订;2000年,劳动部有关部门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职业中等职业学校计划”。“在目录中”被确定为重点建筑专业。但近年来,尽管中国商品流通业发展迅速,给全社会带来了很多人才,但商品管理业并未发展成为热门的专业人才。
1 目前商品经营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人才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招生人数减少,人才严重不足。这是什么原因?作者想谈谈专业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谈论他自己的观点:
1.1 專业定位方面
根据教育部2001年发布的教育指导纲要,商品管理职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面发展道德智慧和美德,在各类商业企业的销售中。①这种专业定位涉及狭窄而狭窄的行业。我们都知道,商品管理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个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企业。它涵盖了广泛的商品,差别很大。它也是一个商品管理公司。它被山脉隔开,涉及商品知识和管理,并且具有不同的销售技巧。因此,“广义产业”的定位使得每所学校提供的课程只侧重于普通知识的转移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相对较少,学生自然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进行商品销售”的“狭隘”立场使得学生的技能过于单调,并侧重于销售技巧。这看似准确和不明确的后置位结果。学生只能销售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快速商品。因此,这种专业化的定位已经不能满足不同行业专业人士的需求和一大批小企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②这种职业培训目标的定位与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定位相似,就业导向和地位差别不大。这种情况将不可避免地给毕业生带来特殊的优势。
1.2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没有针对性,专业特点不明显。由于涉及商品管理的行业众多,商品管理公司的地位差异很大,上课时间有限,因此有必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行业适应性。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核心竞争力才能突破就业。目前,学校的大部分商品管理专业主要是营销课程,很少涉及行业和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也大多是传统的学科理论,这与商品管理公司的实际任务很不相称。同时,具有实际商品管理经验的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培训基地少,实践培训严重缺乏,专业特点不明显。受过培训的学生和普通营销学生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就业竞争中没有优势。处于尴尬的境地。
1.3 职业缺乏吸引力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和学生认为这个行业不具吸引力。①对学生和家长没有吸引力的职业头衔。从字面上看,人们直接认为未来的工作就是销售人员。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销售人员不需要太多的工作技能。只要培训简单,就很难了解商品管理的专业性。②学生的就业单位和就业水平加深了这种印象。③商品管理专业目前只有中等教育资格。在中国的国家资格和高等教育体系中,商品管理行业没有直接的继承。无论是在大专院校,高校,专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商品管理都没有专业性。因此,与其他具有完全学历的专业相比,商品管理专业人员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非常低,企业,家长和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和认知程度都不高。缺乏专业精神导致学校不愿意开放。家长不同意,学生不愿意报告。因此,商品管理专业人员的招生规模逐年下降,专业人才供应不足。
2 对商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2.1 明确专业定位,突显专业特色
由于涉及原商品管理行业定位的行业过于广泛和广泛,导致专业人才短缺,未来商品管理专业人才的建设应朝专业方向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针对特定行业,专业化的出现应该是不同的。类似于其他职业。对初中毕业的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使他们在相关行业的就业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在工作之后,他们更有可能在公司工作并缩短适合期;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也有助于学生彼此相爱。在选择确定商品经营专业技能的方向时:①要从满足中国流通业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流通企业的人才需求。近年来,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通讯设备,家具,建筑装潢材料,中西药品,麦片,油脂,禽蛋,服装和文化办公用品发展迅速。日用品,化妆品,金银首饰,汽车,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等。建设商品经营专业时,可选择发展前景稳定,人才需求快速增长的行业,具体确定为专业技能方向。②考虑与其他类似职业的差异。商品管理不仅针对日用品,服装(非奢侈品牌),文化办公用品等快销商品,还包括各行各业的产品。由于涉及快速销售行业的商品知识不太复杂,相对容易管理,并且位于这些行业,因此不能突出专业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技术含量高,没有产品知识的行业,如眼镜,家居建材,家用电器等。在这些行业中,商品知识和行业知识绝对不是可选的,或者可以满足几天的岗前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教学和培训是必要的。
2.2 强化专业技能培养,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商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缺乏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商品管理专业人员应增加专业技能课程。比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公司的用人需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重新开展基于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设计。商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而且要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它还必须基于专业能力和专业研究的要求。考虑到公司对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应包括采购,销售和保存等技能以及每个职位的技能。专业知识不应该太狭窄。建议采用基于工作流程的综合分析方法,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种职业对二级职业的典型任务。
2.3 加强实训实习环境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这个行业所涉及的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各种专业职业能力培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学校应加强培训环境,在学校内外建立实训基地。有机整合一方面通过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师采用先进的整合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岗位培训基地进行校外培训。培训和实习,实现工作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的零关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和实习。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看,各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各院校合作的可能性和途径,探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方式和可行性。例如:汽车管理,电气管理,珠宝管理等),或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并建设教育公司。同时,通过比较目标岗位和职业发展来加强宣传。学生职业前景的典型例子突出了商品管理专业人员和市场营销,诸如职业特点等连锁经营,增加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接受度,并克服了招生难的问题。
3 结束语
商品经营专业建设面临困难与机遇并存:专注于自身,专业化将逐渐萎缩,借机改造,为商品经营企业提供适合的有用人才,但可能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成长。以上只是作者的个人想法和观点。
参考文献
[1]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2001.
[2]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调研报告,2014.
[3]王 翎.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人才需求调研分析.职业,2011(02).
收稿日期:2018-4-10
作者简介:周 旋(1981-),男,壮族,广西南宁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商务专业教学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