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数学本身的比较难理解的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活中的比较生动形象的实际案例运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课程中,从而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增强初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详细分析。
  一、 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希望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1. 数学课堂教学中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学内容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应当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公式、公里定理等的记忆为主要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表达出数学课程的优势。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就要对教材中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内容能够有相应的变通,既能够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又能够更好地去完成教学理论知识的讲解。
  数学之所以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把数学当作是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工具,而不是简单的数学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材中不同的知识,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单纯的记忆理论知识可能学生今天记住明天就忘记了,这时候,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同学联系一下生活,想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是三角形状的物品。比如说旗子、过马路时的警示标志、切开的蛋糕等多是三角形状的,这样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是不是任何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呢?在不断的想象中,学生就把这个理论知识在脑海中思考好几遍了,加深了学生学习的记忆,在之后的试题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生活中那些例子。
  2. 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编写一些与生活中有关的题目,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强大作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快乐之中时,对相关的数学知识也就能熟练地掌握。
  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也是教学过程生活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一下生活中遇到的与所学知识有关的事情,一般学生会对这种谈话式的教学产生兴趣,会积极地进行发言,在尽情的表达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学生和老师之间来一场头脑风暴,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不光是对数学的学习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比如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起来,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线叫做对称轴。教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可以跟同学们进行沟通,比如有没有去过北京故宫旅游,是乘坐飞机还是其他交通工具,北京故宫就是一个轴对称建筑,学生在旅游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过。在旅游中还有没有遇到其他的轴对称图形等。在不断的沟通中,教师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讲给学生们听。这样的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慢慢渗透于学生的思想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课外生活数学化
  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随处都可以看到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有关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对这个知识点的应用,还可以使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教学中的模具或者自己动手制作的道具进行证明。课外活动的数学化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课外活动回归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也是数学回归生活的体现。将课外活动或者生活中的经历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并提高初中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的生活化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现在初中教学中的测评标准是上下课时间、上课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这样考核虽然对教师的上课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教师的测评时,可以加深教学生活化程度,初中数学学科作为应用型课程,联系实际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纳入评价体系,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加强生活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5.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运用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对数学中的公式或者是数学问题能够进行更好地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比如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简单事件概率这一章节,可以让同学們自己动手制作转盘,将转盘分成不同颜色,在转动转盘时指向相应的颜色发生的几率。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学生会产生成就感,再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时,会集中精力去学习。   6. 教学过程增加研究性学习内容
  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增加了对生活中时间案例的研究,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加研究性问题的设置,研究性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设置探究性问题时可以接近生活一些,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的交流,以比较轻松的氛围进行教学。
  比如说还是以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函数为例,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研究性问题,像一个游泳池的容积是5000 m3,在向游泳池中注水时,注满水所需要的时间t(h)随着注水的速度v(m3/h)变化而变化。一个面积为3200cm2的长方形,长x(m)随宽y(m)之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两个问题中,用函数关系式表示时间和速度,长和宽,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比这两个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运用,体现在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课外生活数学化、教学评价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具有研究性的学习内容。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进行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知识运用不同的案例,灵活教学,通俗易懂,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基础知识的运用。
  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参与度更加积极,教学方式的应用,也有效刺激了教师不断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其次,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枯燥看法,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初中生学习的興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 结束语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要注意把握实际案例与教学内容的相符,切不可生搬硬套,防止学生因此产生混淆。教学过程中,一定把握实践与理论的度。生活化教学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环节,选择合适的案例,本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态度,提升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欢.“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08).
  [2]林圣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4).
  [3]王岚.探究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5.
  [4]刘竹节.基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读书文摘,2015,(24).
  [5]谢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颇感头痛,认为作文教学非常难,不仅学生没有兴趣,教师也教得十分吃力。学生的头脑中仿佛没有任何东西,他们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地凑字数。并且,学生的作文中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言辞干瘪无味。长期以来,我们都将作文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了教师的教上,没人去注意小学生的喜好,他们喜欢什么东西,喜欢写点什么,喜欢老师怎样上作文课,这些内容教师都没有去花时间探究和关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启迪课堂思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知识内化能力提高。本文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浅谈了有效提问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与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集中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质,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
摘 要:作者在高职五年制的作文教学中采用主题连贯教学的方法,以写“秋景”为例,从主题摘抄到主题作文到主题分享的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作文能力。  关键词:高职;五年制;作文;教学;审美  语文课程是高职五年制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而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新
摘 要:全日制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关键词:师生作文;教学;“平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为贯彻这一目标,在指导学生作文中,要抓住两个永恒的问题,其一:学
摘要: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档案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材陈旧、课程设置欠妥、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档案管理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设置    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一门主修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因此
摘 要:知于读,行于写。阅读教学,既要重视读对写的引领,又要重视写对读的促进,读写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读写双赢。在教学中以文本为媒介,把握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创造机会,有效进行随文小练笔训练,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关键词:读写结合点;小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但教学时教师往往更倾向于解读文本内容,更注重内容写什么,
摘 要:作文寫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水平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得到诸多教学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中,有效融入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这一中心论点,先浅析了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