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设良好环境,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必由之路,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呢?我们认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基础。
  一、珍惜过去的荣誉,把它当成培育新芽的沃土
  我校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先后有2个国家级、9个区级4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一批批教师在教科研究中成长起来。但我们深知:昨天的荣誉只属于过去,过去的成就只能是我们迈向未来的良好基石。于是,我们既不会躺在前辈建造的大厦里睡大觉,又格外珍惜前辈们留下的财富,并把它作为再创佳绩起点。我们布置了教科研荣誉室,把过去在教科研中不懈地探索、经历的困难、面临的困惑、取得的成果都展示出来,把每一位教师带入荣誉室,让他们了解教科研工作的过程,感受教科研工作的魅力。通过宣传和教育,教师们愿意参加课题研究,更愿意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享受成功的体验。老师们用几个“最”在来形容在荔城一小工作的状态:最辛苦、最紧张、压力最大;也最充实、最幸福、收获最大。
  二、创设校本教研体系,使教研工作有章可循
  完善的教科研体系是开展教研工作的保障。为此,我校首先抓了机构设置、建章立制的工作。一是成立了科研处,由一名副校长担任科研处主任,教导主任担任科研处副主任,主管教科研工作,这样把教研和科研工作有效的统一起来。由几个富有钻研精神,勇挑重担的青年教师担任教科研组长,再由组长挑选一些志趣相投的教师组成教科研小组。这样分层管理,可以做到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开展工作扎实有效。二是先后出台了《教科研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具体制度,规范教科研管理流程,克服管理盲点,使教科研工作责、权、利分明,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参与研究。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切实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时间。组内交流课,课题研讨课,校级示范课,是我校每一个学期安排的研讨课型。我们要求:在每一学期里,每一个老师都要上一节组内交流课。课题研讨课是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所上的试教课;校级示范课是在全校挑选出来的精品课。每上一节试教课,都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听课—反思—集体评课—小结”一系列的活动。此外,我校目前有五个课题组,分别在星期一至五的中午集中进行理论学习。经过学习,有效地夯实了教师们的教学理论知识,为开展教科研活动打牢了理论基础。
  2、精心营造“教师加油站”。为了营造学习的氛围,我们专门利用一个教室作为教师学习交流的场所。在这个教室里:成立了“图书角”,这是专门为老师研究购买的一些名家名作,教育理论等等;布置了教科研工作专栏;还张贴课题简报、教师们的学习心得体会以及老师们与专家交流的照片,等等。在这个浓郁的学习氛围里,老师们自然而然蒙生了学习、交流的欲望,他们说:“这里就如同一个加油站,我们在这里充实了自我,再踏上新的征程。”
  3、狠抓“磨课”,以教促研。我校是县城小学中的佼佼者,承担了很多市级的比赛课任务,每一个参赛老师虽是作为一个个体参赛,但每一个参赛者的背后都凝聚着我校教师的集体智慧。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传统,只要有比赛任务,就组织人员协助,从选课、试教、磨课、反思、评课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经过培养的参赛选手又可以指导新人参赛,每一个人都热心的关心与支持参赛选手。有了这样强有力的后盾,我校到桂林市参加的每一项比赛课几乎都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与此同时,通过狠抓“磨课”,有效地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教研工作的发展。
  4、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学习、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老师们摆脱人性与生俱来的惰性,积极投身枯燥艰辛的教研工作离不开一定的激励。我校采用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办法,激发老师们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A、每一次学习,每一个专题讲座,每一篇心得体会,每一篇论文,我们都给与相应的加分,并把这些分数计入期末的岗责评分,虽然金额很少,但每做一件事,它的价值都得到体现,这对老师们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鼓励;B、科研组长期末可以参加优秀组长的评比,其他老师也可以参加先进教科研工作者的评比;C、学校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订阅继续教育用书;D、课题组的老师有优先外出学习的机会。
  三、加大资金投入,打牢校本教研工作的物质基础
  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一定的资金投入是教师提高的有力保障。为此,学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拿出适当经费,以保障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教师。教师的发展学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所以我校坚持让老师们到外面学习,开阔视野,了解全市甚至全区的校本教研新动向,在市、区甚至一些全国的活动都能看到我们荔城一小老师求学的身影。老师们每次学习回来都要撰写心得体会,或做专题讲座,以发挥学习的最大功效;我们还聘请教育专家到我校指导教科研工作,近两年来,县教研室、市教科所老师到我校进行讲座有8人次。从2004年以来,我校共投入校本培训经费20多万元。
  2、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校近三年投入80多万元改善教学条件,大部分班级具有多媒体设备,我校还安装了校园网,远程教育全套设备,校园广播系统,数码相机、摄像机一应俱全,这为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狠抓教科研展示活动,争创教研工作佳绩
  作为桂林市科研示范校和校本教研基地校,我们近几年来承担了很多县、市级的教研活动。这些活动在我校顺利举办,有些是上级安排,更多是我们主动请缨,在我们看来,举办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认可,同行的关注,提高学校知名度,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个活动对教师教科研能力、学校整体教科研水平的提高。说实话,活动前,不是每个老师都愿意为活动做的一些相关事情,但是,活动过后,每一个老师都能切身感受到自身的提高,感受到由活动的成功举办所带来的成就感、自豪感,以及新产生的凝聚力与向上的精神。我们就是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得到专家的引领,同行的帮助,再在自我反思中不断前行……..
  鲜花的盛开,离不开“温暖的阳光、清鲜的空气、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我校良好校本教研环境的形成,离不开优良的传统、完善的校本教研体系、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上级所给予的种种机会。我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营造与完善这一环境,让我校的校本教研更加绚丽多彩、焕发出蓬勃生机。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一、 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都是有限的,而多媒体技术解决了一些实验课堂无法演示的过程,例如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都可尽收眼底。多媒体技术突破了时间及空间的束缚,可以进行逼真的模拟,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它那“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的力量,转换了学生的思维模式,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多媒体技术能让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人一生中生活与学习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的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把识字教学简化为照着写,照着画,也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只能是让学生失去兴趣,加重学生的负担,如果在小学低段不能有效的熟记并掌握两千个汉字,那么学生在升入高一年的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那就是在写作文或朗读课文的时候,错字连篇,因此上我们要重视小学识字教学
摘要:本文将对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师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高职高专旅游政策法规的教学改革,使其知法、守法,力图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依法从业的能力。  关键词:旅游政策法规 课程教学 改革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公民的旅游热情持续高涨,旅游活动中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旅游投诉连年呈上升之势,因此,旅游市场的行为规范寄希望于学校教育,但很多高职高专的旅游
摘要:文章是基于中国特殊教育向高等阶段发展所面临的课程衔接问题为背景,以听障动漫制作与设计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为研究基础,指出听障中、高职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衔接,而关键与核心是听障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从而提出听障中高动漫专业课程衔接相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听障生 动漫专业 课程衔接  1、课程衔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