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我国次区域空间格局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参与毗邻地区次区域合作已经形成了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GMS)为核心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次区域合作、以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entral Asia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CAREC)为核心的面向中亚的次区域合作以及以图们江次区域合作(Great Tumen Intiative,GTI)为核心的面向东北亚的次区域合作三大格局。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次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化我国次区域空间格局,对于加强我国次区域开放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优化我国次区域空间格局的有利条件
  (一)国际次区域合作已经有了较好基础
  中国与次区域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具备地相邻、习相近的特点,在历史上就有着比较密切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传统。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次区域合作进展较快,重点地区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体制机制,次区域合作已经有了较好基础。近年来,在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经过不断努力,国家间的互信不断增加,分歧逐步减少,合作明显加强。比如在我国东南亚次区域合作中,已经形成了以GMS为核心的次区域合作,在东北地区,则形成了以GTI为特色的次区域合作,在西北地区,则形成以CAREC为特色的次区域合作,这些合作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有着相应的合作机制作为支撑,为优化次区域空间格局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二)我国重点次区域合作区的互补性较强
  从我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国家或地区来看,我国边境地区的重点次区域合作区内互补性较强,次区域合作参与方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更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能够通过合作实现共赢,这是我国边境地区重点次区域合作区建设能够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我国三大次区域内,往往都是次区域内的外方具有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中方则具有较好的产业加工能力、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相对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和信息平台。在推进次区域合作的进程中,参与方能够从合作中获得较大收益,一般积极性都比较高。通过优化次区域空间格局,可以进一步发挥次区域参与方的比较优势,更好地实现多赢发展目的。
  (三)我国边疆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推进次区域空间格局优化
  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里,我国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尤其是在交通基础设施、电力通信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相关领域十分明显,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促进次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不断推进,边疆地区作为经济发展滞后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将会获得国家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会获得明显改善,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内通外联。而优化次区域空间格局,可以按照“点状开发,面上带动”的模式,促进边疆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四)中方在次区域范围内具备较强的集聚能力
  随着我国对沿边地区的不断重视,特别是通过国家一系列的兴边富民行动,我国边境地区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若干具有重要区域带动作用的城市群或以主要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在优化次区域空间格局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从我国次区域合作的实践来看,中国在整个次区域中发展相对较好,往往都有重大城市群(经济区)作为依托,优化次区域空间的的条件和基础好。比如在我国广西和云南,分别有北部湾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作为重要依托,在东北地区,则有长吉图城市群作为依托,在新疆地区,则有天山北坡经济区和喀什特区作为依托。
  二、培育大型次区域增长极
  (一)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次区域增长极
  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次区域增长极主要依托昆明和南宁。要依托上述两个省会城市,不断增强其综合功能,尤其是要强化其在服务、金融、信息等方面的枢纽性作用,将其建设成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其中要发挥昆明在信息、文化、旅游、烟草、商贸物流、能源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尤其是要在次区域合作中进一步强化其在金融合作、文化合作、产业合作、政府合作中的枢纽性地位,发挥其在GMS中会展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的核心作用,将其建成次区域合作的桥头堡。发挥南宁在信息交流、商贸物流、加工制造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其与东盟的深入合作,强化其在次区域合作中的加工制造基地和信心交流中心的作用,将其建成次区域合作的高地。
  (二)面向中亚的次区域增长极
  面向中亚的次区域增长极主要依托乌鲁木齐。要发挥乌鲁木齐在信息、金融、商贸物流、加工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在加快完善乌鲁木齐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配合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乌鲁木齐建设成为面向中亚的重要国际区域性城市,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同时,不断强化乌鲁木齐的集散功能、产业基地功能和通道功能。要发挥乌鲁木齐在棉花等特色产品方面的集散功能区,打造以棉花等特色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交易中心。依托乌鲁木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将乌鲁木齐打造成为面向中亚各国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将乌鲁木齐打造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桥头堡。
  (三)面向东北亚的次区域增长极
  面向东北亚的次区域增长极主要依托长春、吉林、黑龙江、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要进一步发挥长春在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冶金铸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加强与朝鲜北部地区、俄罗斯远东、蒙古、日本、韩国的合作。同时,积极加强与朝鲜北部地区的港口合作,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开辟战略空间。要充分发挥哈尔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重点加强其在商贸物流、信息交流、加工制造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其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分工合作。要发挥沈阳的在金融、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努力将其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辐射整个东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发挥呼和浩特与蒙古国的地缘优势和民族人文优势,强化呼和浩特在能源、煤化工、加工制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加强与蒙古的能源资源、铁矿等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方面的合作。   三、建设以中等城市为主的专业化城市网络
  (一)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专业化城市网络
  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城市网络主要包括滇中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主要包括围绕昆明的曲靖、玉溪、楚雄,要不断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加工业、化工、冶金、生物、现代农业等产业,打造成为次区域合作中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北部湾城市群主要包括围绕南宁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要结合城市的区位和产业基础,促进北海、钦州、防城港在临港物流方面的分工协作,推进玉林、崇左在陶瓷建材、皮革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
  (二)面向中亚的节点性城市
  面向中亚的城市网络主要包括天山北坡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主要是指围绕乌鲁木齐的昌吉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奎屯市、伊宁等相关城市,要进一步强化这些城市在石油天然气化工、纺织、机电、煤电、煤化工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我国面向中亚的资源进口的国际大通道,以石油天然气化工、机电、纺织为特色的产业生产基地。
  (三)面向东北亚的节点性城市
  面向东北亚的城市网络主要包括长吉图城市群、哈牡绥城市群、沈大城市群以及呼包鄂城市群。长吉图城市群主要是指围绕长春的吉林和图们江,主要是强化其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以汽车和装备制造为特色的产业基地。哈牡绥城市群主要是围绕哈尔滨的牡丹江和绥芬河,要强化其在农林产品加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的产业优势,建设以农林产品、旅游集散、商贸物流方面的产业基地。沈大城市群主要包括围绕沈阳的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等相关城市,要发挥这些城市在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方面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打造钢铁、机械、石油化工方面的生产基地。呼包鄂城市群主要是指围绕呼和浩特的包头和鄂尔多斯,主要是要发挥其在煤电、钢铁、服装、畜牧产品方面的优势,打造成为煤电、钢铁、羊绒及羊绒制品基地。
  四、大力发展口岸城市和跨境经济合作区
  

  (一)大力发展口岸城市
  要大力促进口岸城市发展,给予口岸城市在贸易便利化、相互投资等方面更多的优惠,同时,按照兴边富民的要求,给予口岸城市比一般城市更多的优惠,增强其在次区域合作中的竞争力。大力促进麻栗坡、河口、勐腊、凭祥、东兴、腾冲、瑞丽、博乐、塔城、伊宁、喀什、阿勒泰、绥芬河、珲春、丹东、二连浩特、阿尔山等重点口岸城市发展,不断完善口岸城市“一关两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促进相互投资。积极引导相关园区与口岸联合建设,促进工贸一体化发展。
  (二)积极发展跨境经济合作区
  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加快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重点推进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尤其是要加快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积极发展“三头在外”(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面向东北亚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与朝鲜的沟通交流,力争能够建立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进一步完善面向中亚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充分发挥喀什特区的政策优势,加强与中亚相关国家的合作。同时,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新方式,比如通过合作、合资等灵活方式到毗邻国家或地区建立飞地性的开发区。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
其他文献
摘要:清水混凝土不仅具有良好的性能,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施工美观的基本需求,因此越来越受到施工建筑人员的青睐。而近些年来,清水混凝土的运用更加广泛。无论是在建筑工程方面还是在室内装饰方面清水混凝土无不发挥着其独有的价值和特点。正是因此,对于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希望能够通过技术的提升而确保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对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做以具体的讨论,进而能够更
摘要: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因此对自己居住房屋的质量及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工作,直接关乎到施工的进度、质量及成本费用,为了能够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成,需要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继而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人们的安全舒适居住提供保障。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管理意
电网电能质量是电力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电网电能质量是否良好是保障电网和广大用户的电气设备和各种用电器具的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电能质量指标又受各类用电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而言,保证其质量是关键。而建筑钢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受力结构,更是核心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钢结构工程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对建筑工程的造型、空间结构、美观性、实用性以及工程强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钢结构的施工中,对其设计、施工技术、施工过程要求都非常严格,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方法,就会在施工中产生一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作为建筑行业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震设计目标是当前发展趋势下面临的首要任务,要加大各个细节的研究力度,在抗震设计中充分掌握钢筋混凝土和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基本设计构造,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有利于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争取为人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
【摘 要】当今教育功能的摇摆现象争议不断。本文通过将政治、经济领域的摇摆现象延伸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育人功能,试图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剖析揭示高等教育功能定位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社会热点 高等教育功能 正常摇摆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05-02     目前,关于教育功能这个课题,我国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穷究式探索,学者以
摘要:在工程建筑中,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本文重点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要点和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要点管理研究  1、建筑工程预算审核工作的相关内容  1.1 审核工程施工量  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量进行计算时,首先要做好预算工作。由于工程预算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工程信息,同时基于计算内容复杂,且计算时间长的特点,决定了在对准确度
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资金是个问题.在天津市委城乡规划建设交通工委书记沈东海看来,这是个赚钱的行当,不靠政府投钱,要为政府赚钱.
世界的东方有只雄鸡,中国的西部有只宝鸡。rn宝鸡,古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陈仓”所在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出现“石鸡啼鸣”之祥兆,祖上先贤将“陈仓”
立冬节气及其养生要点rn立冬是本年度第十九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 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时,“立冬”节气开始.今年“立冬”到来的精确时间为:11月7日14时13分52秒.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