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学的课堂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tj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教学,究竟什么样的声音才是教室里真正学习的声音?
  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教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的历练,我对教育功利之心日益消减,对教育功德之心日益增长。一消一长间,我开始远离教育的表演与喧嚣,我开始明白教室里静悄悄的革命是对自我成长的不断否定,是在自我反思之上的自我救赎,是终于可以在教室里面对真实的自己。
  所谓的“真实”即是那个无知的自己。多年以前,我总以为自己是教室的最高权威,每日端着教师的架子,总是站在教室的制高点(讲台)上,以最大的声音向全体学生发号施令,对学科知识专横独断,唯我独尊。其实,抛去那一丁点儿的学科知识,我还懂什么呢?即使是这一点点学科知识,也存在某一时段或某一点上的无知。我太关注教的知识,太无视学的知识。
  其实我一直不知道学习在学生的头脑中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学生经由怎样的过程将知识拒之门外或是纳入自身认知。因此,我总会不经意间问出诸如“你们听懂了吗?”这样低教育含量的伪问题,学生“听懂了”的整齐回答并非真正学习的发生,只是迫于教师这一身份权威的压力,对我提问的无奈反馈而已。
  教室里静悄悄的革命首先革的应该是“教师”的“命”!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不是说教室里不需要教师,而是革掉“教师”这一身份的“命”,将教师这一高高在上端着的身份从学生心目中革掉。首要的,教师要有革掉自己“教师”身份的觉悟。把教师的身份革掉,教室才可能充满学习的声音。
  那么,学习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声音呢?我想绝不是全班整齐划一地高呼“我懂了”的声音,更不会是略带窒息的呼吸之声。应该是会心一笑的笑声,应该是眨着恍然大悟的明亮雙眼并伴随“哦”或“哇”的声音,应该是一名学生突破难点时引发的周围的惊讶之声,应该是学生内心“咯噔”一下的顿悟之声……
  为了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更不能高高在上地端着自己的身份,如果继续高高在上地端着,我们将永远也听不到这样的声音。
  为了听到这样的声音,学习的主体不能仅仅是学生。如果学生是教室里学习的唯一主体,那教师就游离在学生主体之外,就成了旁观者,成了看客,成了评价者,其实是权威者的变异,换了一副伪善的面孔而已。
  为了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就应该参与进去,不是指导者、权威者、评判者,而是作为倾听者、提问者、分享者。所以,教室里的师生都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共同经历学习的探索、冒险、顿悟,共同学习彼此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书写方式。课堂应该是共学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共学就能倾听到彼此内心的声音,就能一起发出体验、分享的声音。
  为了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要选择与学生一起创造共学课堂,互为师生,聚焦成长。
  (作者系四川省阳光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新华文轩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其他文献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同物异名柿品种过氧化物酶(POX)、α-淀粉酶(α-AMY)和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对17组69个供试品种的3种同工酶谱带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
土地退化已成为威胁32亿人口福祉的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受到UN、IPBES、IPCC等组织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的土地退化研究中,还存在概念不清、过程和机理不明、影响认识不彻底等问题,因此,厘清土地退化的概念、过程和机制是防止土地退化和恢复退化土地的关键。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土地退化与恢复专题评估报告为基础,剖析了土地退化的概念、过程、机制及影响:
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核心素养,以适应人才发展需要。文章以花样剪纸比赛、魔方速拧比赛、韵律操比赛、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为例,对重视主题活动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30mg静脉推注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治疗精神疾病药物咨询情况,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科学合理用药,早日恢复健康。方法整合分析我院2013年治疗精神疾病类药物咨询资料,从咨询者、咨询药物的类型
随着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对评价改革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如:更多地从立德树人出发,将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