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55868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着的师生和生生交流的过程。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活跃于课堂之中,主体性凸显,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产生,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性资源。应关注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按照“动态生成”的理念,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
  关键词 动态生成性资源 独特课程资源 关注 捕捉 开发 利用
  
  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凸显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自主探究的空间,张扬其个性。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增多了,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性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包括学生积极的情感、兴趣、关注点、学习方式、方法、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争论,它们如烟花般绚丽,稍纵即逝。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是用旧思维驾驭新课程,掩盖、消除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还是善于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利用?如果我们善于捕捉,能充分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会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新课程的价值在这里,新课程的艰难也在这里。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一定是捕捉这种生成性资源、因势利导地去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手。那么如何捕捉、巧用、开发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呢?
  
  一、捕捉——听“不同的声音”,即时取舍
  
  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
  教学“植树节期间,我校四年级学生栽了60棵树,五年级学生栽了69棵,六年级栽的比四五年级的总数少30棵。六年级栽了多少棵?”一题时,放手让学生分析后,大部分学生是这样想的:先求出四五年级一共栽的棵数,然后再从中减去30棵。回答完全正确,正当我准备收场,进行下一个环节时,一个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这题还可以先求出: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栽多少棵?69-30=39(棵),再结合第一个条件求出:六年级栽了多少棵?60+39=99(棵)。”她怕同学们听不明白,还在黑板上画起了线段图,并且边画边讲。同学们恍然大悟,我也发出了由衷地赞叹:“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老师还从没想过这样解答。谢谢你!”同学们也投去了惊羡的目光。在她的启发下,又有同学想出了另一种解法:60-30=30(棵),69+30=99(棵)。极短的瞬间,我听取了众多学生中“不同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勇气。学生由于受到老师的尊重与赏识,更愿意与老师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能突破预设,更好地促进生成。
  教师虽然在备课时对整堂课作了预设,但面对人的思路多样性时,预设一定要做好“升级”的准备,大胆、合理地运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动态生成性资源,实现对预设的超越,让预设真的为学生服务,成为教学工作的助推器。
  
  二、巧用——用“错误因素”,趋利避害
  
  出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见而不怪的现象,学生的错误经常造成课堂的“纷扰”,这种“纷扰”,有时会令老师措手不及,但这种“纷扰”又是我们常常容易忽略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独特资源。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个性化的,因此出现分歧或错误也就在所难免,要以平和的心态理智地看待并将它开发和利用,让错误成为难得的教学新资源。
  特级教师潘小明在上《圆的认识》一课的“画圆”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用圆规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在巡视后,潘老师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观察、评点:有的起点、终点不在同一处;有的弧线画得时粗时细、时隐时现;有的画成了扁的鸡蛋形状。展示时,学生哄堂大笑。“你们笑什么?”自然、简单的问话和讨论使“画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圆?”这一教学重点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我们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要做到:心胸开阔——容错,眼光长远——用错,机智教育——诱错,让课堂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呈现活、呈现美、呈现价值。这样随时把握有价值的“不确定因素”,展开“创造性碰撞”,推动教学的生成、发展。
  
  三、开发——抓“节外生枝”,峰回路转
  
  课堂教学永远不可能是直线型的,经常会有一些“节外生枝”因素打破原先预设的教学流程,让教师陷入“尴尬”,甚至“无以应对”。这时,教师需用教学智慧迅速地识辨“节外生枝”,看看其中哪些能为我所用?哪些能帮我们扭转教学情势,有益学生知识、智慧、情感的生长?
  教师不再为学生的意外而意外,不再视学生的出格为出格。相反,教师却可在意外中看到学生的多彩之心,可在出格处寻找出彩之处,与学生共享智慧,传递情感。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并不等于放羊式的教学,放弃教学目标的随波逐流。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与“开放”、“实然”与“应然”的矛盾统一体,如果过分强调“预设”,便会忽略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如果对“不确定性”过分推崇,可能失去教学主体的“价值引导”。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践者,我们应高瞻远瞩,关注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按照“动态生成”的理念,去探索新型的、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 一个班级需要有良好的班风,这是要求每一位班主任努力达到的工作标准。学生在此生活学习,能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在此上课,能兴趣盎然;班主任的管理能得心应手。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教师应该努力学习的一项工作技能。  关键词 班主任 管理 交朋友    班主任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欣赏每个学生,与每个学生交朋友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学会用欣赏的
古代大教育家孟子说:“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由此可见,自学、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他们的思维能力逐渐增强,有
摘要 班主任的工作时刻体现着细微。怎样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成长是很多班主任倾之心血研究的问题。深刻分析学生的三类情况,分别制定出可行的措施,体现面向全体的管理思想。  关键词 班主任 学生管理 面向全体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长期存在着抓两头带中间的教育方法,并把它作为经验加以推广,但在我多年来做班主任的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把这种方法作为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弊病。从教育思想上看,首先这种工作方法背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它那融形、声、色于一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速
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好村小的班主任,要对学生倾注爱心,以身作则,形成学校、家庭紧密配合的做法,使班级形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发挥敢于吃苦、勇于创新、善于拼搏的精神,做好起新时期村小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 以身作则 家校结合    凡教育者皆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村小教书30年,一直做班主任工作。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80年代初
课改前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为主,轻视学生的素质发展,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课改后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然而同时也透出了放任与浮躁
期刊
摘要 从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把握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民主、和谐、自主且趣味十足的学习氛围,使音乐课堂教学走上生活化、趣味化、活动化和自主化的道路。丰富学生审美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 音乐 课改 情感 教学    《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要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要求音乐教育的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它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低到高;学生学习的方式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学生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