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学生心灵的话语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85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么做人。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师的艺术性的语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想听、爱听、乐意听,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变祈使句为疑问句
  
   “某某同学来擦黑板!”是祈使句,“谁愿意来擦黑板呢?”是疑问句。
   我们发现,平时,大多数学生都在老师毋庸置疑的“祈使句”之下,被动地接受各项任务。在以人为本的21世纪,用“祈使句”管理学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疑问句则不同,它用委婉的语气征求学生的意见,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比如,用“谁愿意留下来打扫班级卫生呢”比“某某同学留下来打扫班级卫生”好些;“哪位同学愿意负责下期的黑板报呢”比“某某同学负责下期的黑板报”好些;“下次的班队活动谁愿意主持”比用“下次的班队活动某某来主持”好些……实践证明,教师如果经常使用疑问句,而少用祈使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变平淡的提名为鼓励性的称谓
  
   一天下午放学后,四年级(2)班第三小组的学生正在教室里做值日,忽然外面刮起了一阵狂风,眼看一场大雨就要降临。其他学生停止了做值日,扔下清扫工具,背上书包,迅速地往家跑。只有班长星月没有走,她认真地将值日做完,才冒雨回了家。第二天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情,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星月说:“你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好班长!”“好班长”这个称谓可谓力拨千钧,它给了星月莫大的鼓励,使她在以后的班级工作中时时处处以班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由此可见,老师平时对学生不妨多用一些人情味浓的称呼,比如“机灵鬼某某”、“我们班的智多星”、“我们的小百灵”、“运动健将某某某”等。有时一个不足为奇的称呼,可能会在学生心中引发 “七级地震”,让其受用一生。
  
   变大声训导为暗示性语言
  
   暗示,是指教师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上学期有一段时间,我们班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很浮躁,尤其是作业做得不认真,尽如人意的寥寥无几。看到这种情况我很着急,当我又一次批阅完学生的作业即将发给他们时,我把写得最好的那本拿出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夸奖道:“江颖同学的作业在我们班是最棒的,不但整洁,而且正确!”其他学生把羡慕、佩服的目光投向江颖。第二天让我大为惊喜的是,孩子们的作业又恢复了往日的认真。我的几句暗示语言,远比大声训导“太不像话了,写作业怎能这样不认真呢”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听出了我的话外之音,从而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变“他律”为“自律”。
  
   变指责批评为形象说理
  
   几个调皮的孩子总是摇生活小区里刚栽活的小树,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看见了,多次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都无济于事。一天,孙敬修老爷爷经过这里,见此情景,便上前将耳朵贴在小树上。孩子们感到莫名其妙,问老人这是在干什么。孙爷爷悄声说:“我在听小树说话呢!小树呀,哭诉着自己的命根子被摇断了……”只简短的几句话,就打动了孩子们的心。从此,他们不再摇树苗了,还当上了小树的“护士”,为它除虫、浇水、施肥……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其思维具有形象性。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就能够使说理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其他文献
大人总是羡慕我们无忧无虑的.唉!其实当个小孩儿也不容易.我们在大人心中永远是小孩儿,永远长不大.大人们可以做自己乐意做的事,做错了孩子也不能说什么.如果勇敢的孩子说了
做了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班风的形成与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工作的内容、形式等“硬件”,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思维模式等“软件”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软件”中,有时仅仅是一念之差,语言的杀伤力和亲和力瞬间便会完成师生之间的对接与置换,产生相应的结果。    以德报怨小粉笔头大文章    班里有几个学生养起了小金鱼。可惜的是,这些水中的精灵都是短命鬼,只活个三两天便“身亡”。因为我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溶栓的疗效,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实施院内溶栓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A组临床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
机能学实验在基础医学的实验课中是一门重要的实验课之一,它是由《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合为《机能实验学》。在机能实验教学中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我何时不想好好学习,到期末捧回两张写着100分的试卷,让你们高兴,让他们感到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