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的“柔性管理”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urr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管理”的主题思想在于“以学生为核心,灵活柔软,应变能力强”。要确保学生管理的有效实施,就必须深挖学生个性中的动力因素。在管理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既达到了“一般管理的本质——控制,以及管理的核心——协调”需求,又体现“‘柔性管理’的本质特征——‘柔’原则与‘软’控制的人文管理的目的”。
  “柔性管理”的含义
  “柔性管理”是现代管理学范畴的一个概念,体现了“以人为中心”。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对人的心理施加潜在的影响,从而把管理者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主体是被管理者,其职能也转变为教育、协调、激励、互补。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是管理者依靠有效的手段,来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通过“自我改善”的方式,使学生能真正做到更快乐的学习,言行上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柔性管理”的过程是“管”和“理”的有机结合,是刚性管理的更高阶段。
  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家长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二是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导致在基础教育阶段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心态较差,不少中职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常常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无望。因此,行为习惯差、意志力差、厌学成了他们的“通病”。他们在自信与自尊、理论学习能力和综合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明显较低。由于学生又处于青春期,随着自身体征的变化,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刻而丰富,独立意识增强,而逆反心理也随之滋长。他们渴望能尽快涉足成人的天地,尽快地摆脱种种束缚与限制。对于老师和家长“居高临下”式的管理极为反感。因此,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管理者要学会尊重他们不断增强的独立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贯穿于中职学生管理全过程。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柔”
  学校的“柔性管理” 学校的“柔性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在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学校的要求变为学生自觉行为。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强调“学生是主体”,强调发掘学生内在的动力因素来激发和引导学生。以前管理,一味地强调遵守“班规校纪”,加强检查和督促,学生长期处在“校规”的“天罗地网”中,在不同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基于教育思想的革命性转变,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由“为教而教”变为“为学而教”,扭转当前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体现在教学中,言教是理性的分析,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身教,则是样板的展示,是平等的交流。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柔性管理”充分肯定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身教更为重要。教师是影响学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这一影响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深厚的爱和热情的期望。这种影响不仅有赖于教师业务能力,更有赖于教师能否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为学生展示职业道德风范,如公平竞争、合作精神、顽强斗志、战胜自我等,为学生学习树立了直接的榜样。
  在中职学校,除班主任需要掌握学校的各项制度要求及它的运行机制,适应班级管理的各项要求外,任课教师同样要也担负着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维护课堂纪律的任务。教师要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及学生的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选课提供有效指导。按照“柔性管理”的要求,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教师的工作范围、管理职责和复杂程度的增加,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约束学生。
  中职学生“柔性管理”的方法
  “柔性管理”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心灵沟通、感情认可,从而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成为行动的示范者和宣传员。“柔性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有以下几种。
  灵活多样的心理教育管理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有多种形式。其一是外在的,如课堂常规、课堂纪律、教学要求等。这是物化的管理形式,这种形式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另一种管理方式是内在的,即预“柔性”的,通过说服教育、激励鼓动等手段,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学生,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其核心是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心动力,即把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好奇心、上进心、荣誉感、自我实现等心理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为学习的内因性动机,以达到学生、教师的和谐统一。
  “柔和”的行为管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在研究和把握人的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和组织以及组织以外的环境达到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自律性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要求班主任和教师懂得批评方式,先找出对方优点,再批评学生,而且应重在“评”,指出被批评者错在哪里,又指出其为什么错。这样,被批评者才能诚恳接受批评并自觉改正错误。注意“评”要渐进说理。在解决问题时,发挥寓批评于表扬之中的训诫技巧,游刃有余地化解“批评多了伤人心,批评少了不顶事”的难题。班级管理的另一方面是要使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尽管每一个学生思想特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班集体有荣誉感。所以,班主任应注意让每一个学生把握好自己,维护班集体荣誉,还要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和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让班集体有一个凝聚力、吸引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厌学问题。
  肯定式的教化和引导 结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充分肯定其成功,不仅会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使之为进一步学习增强信心。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内化规范自己的行为。上海的成功教育经验值得借鉴: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练习、快反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基础把学生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作为教学起点,把教学要求分解成循序渐进的层次系列,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每一次进步成为有行的事实。在成功的快感中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即使失败了,也应该尽量从中发掘亮点,使其看到希望和方向。在一定意义上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自主管理的主体。
  总之,中职学校除了教会学生技术专长外,应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学生管理应本着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内在潜能的原则,更加看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及学生的自我约束。采取“柔性管理”模式,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严格管理学生,正确教育学生。老师应更多得采用激励、肯定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进取的信心。中职学校应将“柔性管理”理念贯穿于学生管理过程的始终。
  (摘自《华人时刊·校长》2012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日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全部免费。公立学校入学一般不需要考试,学生划区域就近入学。住宅地段划归哪所学校,就必须上哪所学校。即使你有“门路”,也不能“越区”上学。如果学校违规收了其他学区的学生,政府要追究校领导责任。“择校”并未成为日本的社会热点问题,主要得益于该国所推行的平等教育。日本的平等教育,就是义务制教育范围内的适龄学生享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目前总人口约200万。该国很重视高等教育,67%的适龄人口都在接受高等教育,全国高等教育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例约为1.25%。斯洛尼亚共有3所公立大学,在校生81617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就读于卢布尔雅那大学;此外还有一所很小的私立大学。斯洛文尼亚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远景,对其他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以及具有学术治理和管理传统优势的欧洲大学都有借鉴意义。  发展现状  
康士坦丁·德米特利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终生热爱教育,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做出过重大贡献,对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1840年,乌申斯基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84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乌申斯基只好到别的机构当一名下级职员。从此也开始了他的教育理论活动,在《同时代人》等杂志上发表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参加教育问题的研讨。  激起
英格兰足球巨星贝克汉姆的儿子布鲁克林今年14岁,受贝克汉姆的影响,布鲁克林已经展露了一定的足球天赋,但对于布鲁克林能否最终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巨星,贝克汉姆还是心存疑虑,他说:“我的孩子们都拥有了最好的条件,他们显然是非常幸运的,但我总会担心他们能不能像我小时候一样拥有成功的饥渴感?”  成功的饥渴感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对于教育也是一样,假如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饥渴感”,那么一切都是白搭。曾国藩曾说:
实行“免费堕胎”不如普及性知识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卫爱民建议,“公立医院实行学生堕胎免费制,或象征性收取小额治疗费。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多方出力,关心这些孩子。”他同时呼吁,应禁止各种媒体与大众平台刊发人工流产广告,尤其是那种类似“无痛人流、不影响学习”等带有宣传意味的广告。(11月25日《北京晨报》)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早恋与偷尝禁果行为,“堵不如疏”应该是社会共识。卫
复旦大学:研究型 创新性  在复旦大学,培养研究型、创新型辅导员是长期坚持的理念。复旦大学设立了“青年精英培养基金”,专门用于研究型辅导员的培养。复旦大学成立了一系列机构来促进辅导员的成长。1998年,青年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学工系统的重要研究平台;2003年,开始选拔高年级本科生担任调研员;2004年,学工部在部内工作人员中启动双周学习沙龙制度;2005年,沙龙向院系开放,成为研究成果发布
1月17日,北京大学宣布与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供高二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成绩将作为大学自主选拔的重要依据。据悉,“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规划、指导及组织工作由“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委员会负责实施,委员会由北京大学等相关学校人员组成。先修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先期由资深教授和中学骨干教师共同制定。每年7月,“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委员会将组织统一考试,颁布更新课程标准,并组织相关院系
以色列高等教育在过去的20年内获得高速发展。较为充足的教育资金支持、国际化的科学研究模式以及内外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体现出了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尽管以色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财政支持减弱、科研持续力不足等问题,但是借鉴以色列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以色列高等教育概况  以色列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利用各项科学技术使得国家农业、工业等快速发展。20世纪90
2020年6月24日傍晚,山西阳泉市图书馆闭馆之际,天降暴雨,数十名读者希望留在室内避雨,却遭保安驱赶。一名保安反问读者:“是不是这雨下到12点,你们就要在这儿待到12点?”最后,保安强行锁门,逼得读者冒雨离开。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巨大争议。大部分网友认为,保安这样做少了点人情味;但也有网友称,保安只是按图书馆规定办事。6月28日,阳泉市图书馆就此事发布的情况通报称,保安对馆外下雨等情况考虑不周
王爱云,女,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和平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市级骨干英语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曾荣获市优秀班主任,市十佳班主任、市教育学会先进个人、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先进工作者、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  从教20多年来,她在做好学科教学的同时,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天津教科院学报》《天津教育》《天津日报》《城市快报》《学生双语报》《英语周报》等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和论著,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