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高教快速发展20年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ll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色列高等教育在过去的20年内获得高速发展。较为充足的教育资金支持、国际化的科学研究模式以及内外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体现出了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尽管以色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财政支持减弱、科研持续力不足等问题,但是借鉴以色列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以色列高等教育概况
  以色列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利用各项科学技术使得国家农业、工业等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色列通过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万犹太人为国内的经济、科技、教育带来质的变化。如今,以色列拥有包括英特尔、IBM、谷歌等世界一流研发中心。蓬勃的科技发展景象为以色列赢得了大量海外投资。2006年巴菲特就将他的第一笔海外投资40亿美元投在了以色列。此后,海外投资不断涌入以色列,为以色列社会、文化、教育等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是以色列社会、经济发展背后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以色列不仅在中东地区、乃至西亚拥有最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以色列同时也是中东识字率最高的地区。此外,10位以色列诺贝尔获得者也彰显了其国家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程度。以色列教育上取得的成就来自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据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对教育的投资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8%,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日本。1993年以色列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为世界第一,1995年达到9.5%。进入了21世纪,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11%左右。2011年以色列教育部宣布将投入21亿美元发展教育。高额的教育投入确保了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2011年欧盟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主要介绍了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透过这份报告可以更加近距离了解以色列的高等教育。以色列高等教育在过去20年时间内得到了高速发展。2008年以来,以色列每357平方米区域就有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从高等教育规模来看,2011至2012学年高等教育学生数量增长了3倍,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也不断扩大,达到了66所。其中包括7所研究型大学、1所开放大学、23所教师培训学院、21所学术学院和14所不需要财政支持的私立大学。以色列的高等教育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比例约为4 :1,即有52所国家财政支持的大学,14所非国家财政支持的大学。2011至2012学年度,以色列大约有29.06万名学生,其中22.6万名学士、5.4万名硕士和1.06万名博士生。
  发展现状
  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 从资金支持上来看,以色列高等教育财政主要来自国家。此外,以色列还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从国内、国际上寻求额外的资金支持。计划与预算委员会作为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的一个常设机构于1974年成立。该委员会具有7项职能,即负责高等教育的预算、编制常规预算和高等教育发展预算、分配高等教育财政、监管预算使用等。计划与预算委员会拥有高等教育委员会最高权力,同时它还要遵守高等教育委员会的严格规定。该委员会由7名成员组成,并按照规定其中2名必须是来自商业、企业界的知名人士。
  与此同时,教育或培训机构获得PBC财政支持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新机构、新单位或新的学术项目只有经过计划与预算委员会在方案、预算和财政等方面的审查,并得到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学术标准上的认可后方能够被允许成立;其次,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必须按照财政部工资管理局的法规进行管理;再次,每年的教育预算必须平衡,同时高校需在每学年开始之前获得计划与预算委员会的财政许可。计划与预算委员会还为学生提供可观的年度财务奖金,以便支持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以色列教育上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使学生减轻了经济负担,受益颇多,同时还激发了学习与研究热情,师生以更专注的精神投入到国际化特点的科学研究事业当中。
  国际化的科研活动 以色列与国外的合作研究较多。据统计,约96%的以色列作家撰写的科学出版物都是与国外科学家合作的。从合作对象来看,以色列国际合作撰写合作伙伴主要来自美国。2004年以色列理工学院两位教授所获得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在美国通过与美国加州大学的另一位同行合作实现的。美国强有力的科技实力为以色列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同时,以色列还积极加入欧盟合作教育项目。越来越多的以色列高等教育机构对欧盟教育项目及博洛尼亚进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色列在2007年提交了候选申请,但是以色列还不是该进程的签署国。尽管如此,以色列官员还是被邀请参加博洛尼亚举行的研究论坛,并作定期的评估报告。此外,高等教育理事会鼓励以色列学术和私人机构参与到一些项目中。同时,以色列还注重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合作,如泰国、智利、中国、印度。此外,以色列与美国、欧洲以外的国家联系也更为密切。学生与校友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在项目中的积极参与帮助以色列扩大了国际化涉及的范围。总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下,以色列充分利用国外留学、科研项目参与等资源优势加大了与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力度,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内外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 2003年,以色列高等教育理事会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其职责在于:首先,提高以色列高等教育质量。其次,加强评估过程中的质量意识,并改善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机制建设。再次,确保以色列学术系统融入到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体系当中。高等教育理事会确定了内外结合的质量评估政策。具体表现在:
  第一,高校建立自我评价机构,并准备一份自我评估报告。自我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即执行摘要、学校概况、被评估的学习或研究项目介绍、自我评估过程、总结与结论、附录等。
  第二,由高等教育理事会组成的外部评估委员将对教育机构的质量进行评估与监督。高等教育理事会的监督是建立在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对机构现场的检查基础上。评估结束后,该委员会将向高等教育理事会提供一份总评估报告。   第三,由高等教育理事会讨论并做出决策。
  第四,出版高等教育理事会的决议。理事会还有权决定评估范围与内容,例如决定是否在教育机构的第一学年只对学习计划和学科进行评估。2011至2012学年高等教育理事会评估学科范围是阿拉伯语与语言文学、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能源工程、计算机科学、艺术史进行评估;2012至2013学年高等教育理事会将评估的学科范围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实验室、医学科学实验室、教育、科学指导、医学、法律。以色列高等教育内外结合的质量评估体系不仅体现了以色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严格要求,同时还折射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的趋势。良好的教育质量是以色列高等教育机构在获得财政支持和参与国际科研项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色列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高等教育发展内部还是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一,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出现减少,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尽管以色列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并获得较大的财政支持,但是自2000年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同样面临财政支持减少的危机。由于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和经济不景气,政府希望通过削减各部4%的预算来冲抵政府开支赤字。高校预算因此受到严重冲击。受此影响,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和20岁至24岁之间的“传统”学生数量随着减少。为了缓解财政支出减少所带来的影响,除了加大经济建设外,以色列在2010年开展了一项为期6年的预算计划。此项目的目的在于利用大量额外资金在以色列高等教育中进行一项长期的改革,维护正常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秩序。
  第二,人才所属学科范围相对狭窄,科研更新能力有待提升。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以色列拥有很多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但是这些科学家所属领域却相对有限。同时,高校高级教师数量还不够充足。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学生的增长快速,约为21%,与此相对应的却是高级学术研究人员只增长了6%。学生与高级教授之间的比例仅为1:15.6。师生比例失调的情形持续了较长时间。高级人才领域狭窄、数量不足势必会影响到以色列科研持续能力。在此情形下,以色列鼓励国外定居和工作的以色列科学家回国,减少人才外流状况。为了给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以色列出台优惠政策,加强国家的科研软、硬环境建设。根据新的国家政府计划,2010至2011学年以色列着力建设了四个卓越研究中心,研发和创新人类疾病的分子基础、探索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和可替代能源。以色列在未来时间里还计划建立10个研究中心,以此促进前沿技术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才流失的挑战并满足回到以色列的外籍专家需求。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说:“如果要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犹太历史的基本内容,我就用这么几个字:质量胜过数量。”正是凭借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色列的国家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不仅使以色列农业、工业等有了长足进步,还加强了与国外的合作与联系。尽管以色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仍旧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应加强高等教育发展中各种途径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引导、教育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国际化的科学研究潮流中,以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共同确保我国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其他文献
近日,一名深圳大学大三学生,以数篇万字长文批判当前深大乃至中国学校各种弊端,呼吁师生踊跃参与推动教育进一步深层次改革。对此,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给出积极回复,称“会加以思考”。  坦白说,读完这位大三学生的文章——《谁来拯救你,我行将就木的母校!》《论深大十月革命与中国大学的出路》,笔者并没有发现特别有新意的东西,其提出的给予深大办学自主权、让教授民主选举教授会以及营造学校自由的舆论氛围的建议,也和
荆楚网报道:湖北不少学校暑假违规补课,导致学生叫苦不迭,不堪重压的学生“奋起反抗”,效仿高三学长毕业的“六月飞雪”——将书本撕碎化雪飞扬……  “碎书化雪”事件,透露着这样一条早已人所共知的信息——孩子们是不愿意补课的。这信息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早在多少年前就已心知肚明的,但却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哄诱威逼,硬将孩子圈在书屋里。其不知,如果一颗种子的心已死,即便你把它硬塞进土里,浇再多的水,施再多的肥,
他们活动在校园的周围,仍然把自己当做学生,在学校自习、吃饭、上课,享用着学校所带来的便利;而在旁人眼中,他们是“蹭饭族”“蹭课族”,是“外来者”,甚至是“不友好”的。这是一个不断扩张的群体,也是一个被学校和社会边缘化的人群。人们称之为“校漂族”。“校漂族”已经从大学毕业,仍集聚在学校周围,或是考研、考公务员,或是准备申请出国,也有因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推迟就业的,当然也有部分人是惧怕进入社会而蜗居
日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全部免费。公立学校入学一般不需要考试,学生划区域就近入学。住宅地段划归哪所学校,就必须上哪所学校。即使你有“门路”,也不能“越区”上学。如果学校违规收了其他学区的学生,政府要追究校领导责任。“择校”并未成为日本的社会热点问题,主要得益于该国所推行的平等教育。日本的平等教育,就是义务制教育范围内的适龄学生享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目前总人口约200万。该国很重视高等教育,67%的适龄人口都在接受高等教育,全国高等教育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例约为1.25%。斯洛尼亚共有3所公立大学,在校生81617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就读于卢布尔雅那大学;此外还有一所很小的私立大学。斯洛文尼亚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远景,对其他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以及具有学术治理和管理传统优势的欧洲大学都有借鉴意义。  发展现状  
康士坦丁·德米特利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终生热爱教育,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做出过重大贡献,对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1840年,乌申斯基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84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乌申斯基只好到别的机构当一名下级职员。从此也开始了他的教育理论活动,在《同时代人》等杂志上发表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参加教育问题的研讨。  激起
英格兰足球巨星贝克汉姆的儿子布鲁克林今年14岁,受贝克汉姆的影响,布鲁克林已经展露了一定的足球天赋,但对于布鲁克林能否最终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巨星,贝克汉姆还是心存疑虑,他说:“我的孩子们都拥有了最好的条件,他们显然是非常幸运的,但我总会担心他们能不能像我小时候一样拥有成功的饥渴感?”  成功的饥渴感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对于教育也是一样,假如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饥渴感”,那么一切都是白搭。曾国藩曾说:
实行“免费堕胎”不如普及性知识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卫爱民建议,“公立医院实行学生堕胎免费制,或象征性收取小额治疗费。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多方出力,关心这些孩子。”他同时呼吁,应禁止各种媒体与大众平台刊发人工流产广告,尤其是那种类似“无痛人流、不影响学习”等带有宣传意味的广告。(11月25日《北京晨报》)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早恋与偷尝禁果行为,“堵不如疏”应该是社会共识。卫
复旦大学:研究型 创新性  在复旦大学,培养研究型、创新型辅导员是长期坚持的理念。复旦大学设立了“青年精英培养基金”,专门用于研究型辅导员的培养。复旦大学成立了一系列机构来促进辅导员的成长。1998年,青年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学工系统的重要研究平台;2003年,开始选拔高年级本科生担任调研员;2004年,学工部在部内工作人员中启动双周学习沙龙制度;2005年,沙龙向院系开放,成为研究成果发布
1月17日,北京大学宣布与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供高二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成绩将作为大学自主选拔的重要依据。据悉,“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规划、指导及组织工作由“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委员会负责实施,委员会由北京大学等相关学校人员组成。先修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先期由资深教授和中学骨干教师共同制定。每年7月,“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委员会将组织统一考试,颁布更新课程标准,并组织相关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