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did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游戏是让学习者在音乐学习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享受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内涵,从而提高音乐学习欣赏能力;寓音乐于游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 游戏 作用
  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自编舞蹈、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创设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特别重视设计音乐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引导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尝试。
  一、音乐游戏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 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 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 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它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企及的优 势,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 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其二、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 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 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另外,在游戏中,还能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 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音乐游戏与儿童生活的关系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 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 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综观我国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 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 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 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 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从儿童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 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 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 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去——达 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掌握音乐)。所以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三、音乐游戏的主要特点和类型
  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 的,所以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節 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 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音乐游戏除了 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为便于教学与运用, 根据游戏的功能,把音乐游戏分成以下几类:
  1.节奏训练类游戏。
  2.音准训练类游戏。
  3.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
  4.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游戏。
  5.识谱类游戏。
  6.其他游戏等。
  把音乐游戏归类,主要为了教学与研究的需要,我们可按教学要求选择和搭配相应的游戏进行教学。
  四、音乐游戏的运用
  如何运用游戏进行音乐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 ,要把游戏恰如其份、灵活自如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去。
  作为导入过程的游戏,其作用是揭示课题,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儿童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抛砖引玉 的作用。作为调节活动的游戏,其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情绪,调整课堂秩序,提高儿童的学习热情 。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编排即兴游戏,弥补教学上的某些不足。让儿童根据音乐内容创编音乐游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一些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用游戏进行渗透教学,作为一种辅助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教学中。在课外音乐活动中穿插音乐游戏,丰富儿童的音乐生活。
  另外,在运用游戏时除了向学生讲清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要求儿童必须遵守规则,服从教师的指 挥,掌握游戏的步骤和方法,如有歌曲的游戏一定要认真唱好歌曲,训练音准的游戏一定要认真聆听琴声等, 否则,就会妨碍游戏的进行。
其他文献
我认为,为思想品德课内容找到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营造发挥学习主体能动性的环境条件,让理性教育寓于感性讨论之中,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表现内容,是思想品德课生动化的必由之路。  一、充分发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备课的主要内容  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思想品德课老师可以去寻觅的思想宝库。中华文明史是课程资源的最大宝库。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以德治国一直是社会的理想。二千多年前的先人,就把德治,德政和德育放在
[摘 要]培养小学生阅读品质,首先要搞清楚“阅读品质”的内涵。所谓阅读品质,就是指阅读行为、阅读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等的本质,它包括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阅读的价值观、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是培育学生阅读品质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是培育阅读品质必不可少的一环;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价值是培育学生阅读品质的关键一环;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和体验是培育学生阅读品质的必要条件  [
[摘 要]合作式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习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式学习可以有效避免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式学习 探究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够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整合 创新 兴趣  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只局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個方面,特别是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探究手段和解决问
[摘 要]要想使小学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必须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满趣味。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构建有趣味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 课堂  多年来的教改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小学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必须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满趣味。只有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科学而又合理地组织好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