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教学的理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目标、追求和策略。在英语由学科走向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目标开始变得多元化,更为理性地对教学实践中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是对于英语教学一种积极的反思。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探讨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1、教学有效果
“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英语教学有效果,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例如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动机的增强、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效英语学习策略的形成、文化知识的获得、对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等。
2、教学有效率
英语教学有效率就是英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等)内获得了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即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也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高效率。以词汇量和阅读量为例,如果经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初中学生的认知词汇达到约350词/学期、活用积极词汇达到约150词/学期,阅读量达到约200词/天、阅读有效数35词/分钟;高中的认知词汇达到约500词/学期、活用积极词汇达到约250词/学期,阅读量达到约300词/天、阅读有效数42词/分钟,我们就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是有效率的。
3、教学有效益
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教益质的规定和要求。英语教学有效益指英语教学活动不仅实现了教学活动的价值,达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而且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与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这可以表现在: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了听说读写和英汉翻译的能力;掌握了各种学习策一略,学会如何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意识到人类文化的珍贵,把对语言的热爱转移到对生活、对世界和对人类自身的热爱;学习到一种超语言的民族文化,通过对别人表达、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了解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1、正确的教学观念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前提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的教学观念会导致与之相应的、并受其指导和调控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和课程观。
2、良好课堂情景的创设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保证
良好课堂情景的创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景,即英语教学中所指的语境,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语言是客观现实情景的具体反映,是客观现实情景的声音和文字的符号。“离开了语言赖以生存的情景,语言只是一串让人任意宰割和切分的符号而已”。①真正的、完整的语言知识只能在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中获得。离开了一定的情景,人们很难表达和理解语言;没有了情景的依托,英语教学也就失去了语言学习与操练的环境。因此,英语要在情景中学,要在情景中教。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的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情景,不仅能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效。
3、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几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才能教得好?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来组织实施教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执行教学策略的过程。恰当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执行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4、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教学是否有效、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反映出来,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应该包括这五个方面,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还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合作与交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英语有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困惑和不断充实提高的过程。要使英语有效教学理论更加成熟、完善,需要坚持不懈地对它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探讨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1、教学有效果
“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英语教学有效果,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例如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动机的增强、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效英语学习策略的形成、文化知识的获得、对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等。
2、教学有效率
英语教学有效率就是英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等)内获得了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即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也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高效率。以词汇量和阅读量为例,如果经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初中学生的认知词汇达到约350词/学期、活用积极词汇达到约150词/学期,阅读量达到约200词/天、阅读有效数35词/分钟;高中的认知词汇达到约500词/学期、活用积极词汇达到约250词/学期,阅读量达到约300词/天、阅读有效数42词/分钟,我们就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是有效率的。
3、教学有效益
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教益质的规定和要求。英语教学有效益指英语教学活动不仅实现了教学活动的价值,达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而且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与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这可以表现在: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了听说读写和英汉翻译的能力;掌握了各种学习策一略,学会如何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意识到人类文化的珍贵,把对语言的热爱转移到对生活、对世界和对人类自身的热爱;学习到一种超语言的民族文化,通过对别人表达、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了解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1、正确的教学观念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前提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的教学观念会导致与之相应的、并受其指导和调控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和课程观。
2、良好课堂情景的创设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保证
良好课堂情景的创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景,即英语教学中所指的语境,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语言是客观现实情景的具体反映,是客观现实情景的声音和文字的符号。“离开了语言赖以生存的情景,语言只是一串让人任意宰割和切分的符号而已”。①真正的、完整的语言知识只能在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中获得。离开了一定的情景,人们很难表达和理解语言;没有了情景的依托,英语教学也就失去了语言学习与操练的环境。因此,英语要在情景中学,要在情景中教。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的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情景,不仅能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效。
3、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几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才能教得好?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来组织实施教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执行教学策略的过程。恰当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执行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4、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教学是否有效、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反映出来,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应该包括这五个方面,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还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合作与交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英语有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困惑和不断充实提高的过程。要使英语有效教学理论更加成熟、完善,需要坚持不懈地对它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