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百年的石林精灵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教士的意外发现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见的风景名胜,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在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峰峦参差,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1907年,一位名叫冯·迪普雷的法国传教士和他的同伴来到了这里。当然,那时候的石林还远没有如今这样远近闻名。他们来此的原因,主要是被这里特有的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所吸引。
  传教士们在安顿下来之后,便开始一边忙于修建教堂一边四处转悠,希望能够尽快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冯·迪普雷除了是个传教士以外,还是一个业余的植物爱好者。空闲的时候,他便会在向导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山坡上采集各种各样的植物标本。一天,他照例又来到了石林附近的一个山峰,这是石林县境内的最高峰,海拔大约在2600米左右。让冯·迪普雷高兴的是,这里的山上不但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还有枝繁叶茂的灌木以及四季不败的鲜花。
   就是在这个山峰上,冯·迪普雷发现了一种盛开着黄色花朵的植物,它们就生长在常年被云雾笼罩的山顶上。并且,冯·迪普雷还发现,它们仅仅生长在石头的缝隙或者是岩石表面的薄土层中。
  直觉告诉他,这是一种罕见的植物。于是,冯·迪普雷采集下几株之后便开始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辨认起来。然而,仅凭他的植物学知识,只能大概辨认出这是一种苦巨苔科植物。随后,冯·迪普雷便将其中的一株制作成了标本,并且大致记录了一下采集的时间和位置。
  后来,冯·迪普雷回到法国之后,将这株苦巨苔科植物的标本存放于法国植物标本馆,馆内的专业研究人员很快便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发现的苦巨苔科植物。但是,由于冯·迪普雷的记录过于简单,并且他制作标本的水平又着实有限,这株开着黄色花朵的苦巨苔科植物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的命名。
  
  迷失百年的黄色精灵
  
  虽然法国植物标本馆一时还不能确定这株植物标本是否属于新发现的种类,但是,这个消息仍然在植物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有的植物学家对它持否定态度,认为只不过是一株在中国很常见的野草;但有的植物学家却认为这就是新发现的苦巨苔科植物。就在这样喋喋不休的争论当中,一支主要由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却已经悄然登上了前往中国的邮轮。
  这支考察队来到石林县之后,按照冯·迪普雷简略的记录开始了艰难的寻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察队却没有在石林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峰上发现这种神奇的植物。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无意中发现了另外一种罕见的植物——石林冷水花,总算是没有空手而归。三个月之后,由于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支外国考察队只得悻悻而归。
  在随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先后又有数支考察队前往石林及其周边地区寻找传说中的植物精灵。但遗憾的是,他们全部铩羽而归。这样的结果,让越来越多的植物学家对这种植物存在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但是,大部分的中国植物学家却仍然深信,这个苦巨苔科植物一定存在于石林茂密山林中的某个地方。
  1997年,王文采院士在编写一本植物学著作时,首次给这种植物起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弥勒巨苔。之所以如此命名,原因是多年前它生长的地方隶属于云南省弥勒县。并且,王文采院士还认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单种属,于是还将其命名为弥勒巨苔属,这是中国云南所特有的。
  然而,由于一直没有发现弥勒巨苔的活体,它虽然有了正式的名字,但其身份仍然显得扑朔迷离。
  
  风采依旧的草本植物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07年,恰好距离首次发现弥勒巨苔10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才再次在野外发现它的活体。
  中国专家发现弥勒巨苔的时候,恰值它的花期,远远望去,好似一群黄色的精灵在岩石上飞舞。走近仔细观察,科学家们才发现这些植物的个体几乎没有生长在岩石正上方的,一般都是生长在岩石壁或者是土壁上。弥勒巨苔的叶片四散开来,一根长长的花萼斜着伸出来,花冠和管正好垂向地面。大家都禁不住感叹,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的美才是最绚丽的美啊。
  经过研究发现,弥勒巨苔生长在海拔2000~2600米左右的石灰岩林内石壁上。它仅仅分布于我国云南的弥勒县和石林县,并且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弥勒巨苔野外居群的再次发现对于研究喀斯特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巨苔科植物的起源和分化都有重大的价值。
  但是,虽然弥勒巨苔是一个庞大的观赏花卉集体,但它们都生长在林下的岩石上。如果环境改变,弥勒巨苔无法适应也只得死亡。科学家告诉我们,保护植物和保护动物有相通之处,不仅仅是要将这种植物引种一两株在植物园或者是科研机构,而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受到破坏。
  弥勒巨苔太脆弱了,我们目前只有保护好它所赖以生存的石灰岩生态环境,才能让这个美丽的石林精灵永远繁衍生息下去。
其他文献
经常听到我的学生在抱怨,“我父母怎么就是个工人呢!”“我家里怎么没有有权有势的亲戚呢!”“某某明星嫁入豪门了,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听着他们的话,我心里很无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孩子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有一次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些关于徐志摩个人的东西。  “康有为是他的老师,梁启超是他的忘年交;狄更生、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是他的好朋友;印度诗人
楼主:用“想、恨、忍、真、我、爱、情、你、没、世、今、一、在、活、生、为、乐、有、好、快、过、不”这22个字组成一句完整的话。  回复一:报告楼主,我已经把“想、恨、忍、真、我、爱、情、你、没、世、今、一、在、活、生、为、乐、有、好、快、过、不”组成一句话了。  回复二:老王今天练习毛笔字,写了22个大字:“想、恨、忍、真、我、爱、情、你、没、世、今、一、在、活、生、为、乐、有、好、快、过、不”。
演艺这条路,黄渤一直走得不顺。  他是有天赋的!初中毕业不久,黄渤就签约了太平洋唱片公司。跟他一同签约的还有毛宁与杨玉莹。这两位后来都红了,只有黄渤,一直默默无闻。  1994年,黄渤离开太平洋公司,来到北京,在酒吧里当驻唱歌手。住在郊区的农民房子里,大冬天的,他每天要蹬两个钟头自行车去酒吧唱歌。这期间,黄渤认识了许多同他一样在酒吧里卖唱的朋友,例如周迅、满江、零点乐队、沙宝亮等。这些人相继大红大
一群年轻人,在野生动物园内参观。  干枯的草地上,跑过来两匹马。解说员说,这两匹马,是一对母子。你们能分辨出,哪匹马是妈妈,哪匹马是孩子吗?  年轻人盯着两匹马看,大小差不多,斑纹差不多,胖瘦差不多,年龄似乎也差不多,就连神情看起来都差不多,怎么辨别?  解说员拿起一把青草,向两匹马扔了过去。两匹马看见青草,飞跑过来。它们几乎同时跑到了青草边。一匹马迫不及待地低下头,伸出舌头,卷起青草,美美地咀嚼
“军训男生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多,例如国产的卫生巾用于做鞋垫……”军训前,你是否就已收到这么“有爱”的提示?是不是还有女同学为此向你支招:卫生巾最好是网面的那种,它比棉质的更清凉、柔软、舒适、吸汗、防臭,还防侧漏。而在各大网站论坛上,你更是可以看到各种“军训攻略”,例如豆腐块被子的2.0版是拿发胶给喷出来的!  练军体拳时,你惟妙惟肖地模仿三国杀里人物的技能。“杀”“闪”“实在是杀不动啦”……配合着一
前不久,单位举办了一次“迎国庆、展风采”的职工演讲比赛,我也去当听众。  一共20人参赛,每人演讲不超过5分钟,题目内容自拟。男选手们西装革履,女选手们小立领配A字裙,表情庄肃,严阵以待。上得台来,个个都是口若悬河,手势丰富,不是歌颂改革开放30年的大好业绩,就是畅谈精彩的北京奥运,热情勾画着人生美好蓝图……看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  第16个人上台了。是个肤色白净的女
放学回家后,日本东京的五年级生小泉千佳收到了一条短信:“你于6月13日上午8:15分与8:47分之间乘坐西武池袋线铁道,在第4号车厢左后侧与一名X病毒携带者之间保持了1.4~2.0米的距离超过30分钟,但没有身体接触。传染的概率是0.2%。你今天没有成为感染者。”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一次用手机跟踪传染病的实验中,这是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软银和日本政府合作计划的实验,实验中并没有人真的染病,而是选择
发帖:我新买了一处庄园,有多大说出来吓死你——我开车绕一圈足足用了两个半小时!  跟帖:嗯,以前我也有这么一辆破车。    发帖:帅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被卒吃掉!  跟帖:帅有士陪,有炮打,有马骑,有车坐,有相暗恋……帅怎么不好?!    发帖:美军在伊拉克不能抽身,说明美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跟帖:那我的股票被套牢,说明我是个负责任的股民?    发帖:他今天山盟海誓说我是他身体中的一部分
1.国学家认为圣诞老人是西方难得一见的大孝子。原因嘛——他老大一把年纪了,还穿得像番茄一样的红来逗大家高兴,这不是二十四孝里的彩衣娱亲是什么?    2.警察伯伯则认为圣诞老人是个来去如风的大盗。原因嘛——他专门趁夜黑风高的时候从人家的烟囱钻进钻出,且随身携带不明来历的包袱一件,很符合某些特定人群的特征。    3.中央情报局则认为圣诞老人是外星人派到地球的特工人员。你看他每次出现
“幸福不是浮云,不是因为我爸不是李刚,也不是羡慕嫉妒恨。幸福就是希望过日子中没有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工作上的鸭梨不要一筐又一筐,楼价跳如猎豹、升如蜗牛,出门遇贵人,回家有温暖,家人平安,婚姻美满。My god,这种幸福才叫给力啊!”是的,在众人调侃着“神马都是浮云”的年代,你心目中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寻找幸福,感受幸福,是每个人的目标。让我们来看看我们一起织出的“幸福围脖”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