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进行时:校园里的“士兵突击”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训男生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多,例如国产的卫生巾用于做鞋垫……”军训前,你是否就已收到这么“有爱”的提示?是不是还有女同学为此向你支招:卫生巾最好是网面的那种,它比棉质的更清凉、柔软、舒适、吸汗、防臭,还防侧漏。而在各大网站论坛上,你更是可以看到各种“军训攻略”,例如豆腐块被子的2.0版是拿发胶给喷出来的!
  练军体拳时,你惟妙惟肖地模仿三国杀里人物的技能。“杀”“闪”“实在是杀不动啦”……配合着一招一式,那场面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谁说枯燥的训练不允许自己找乐子呢?
  军训不只是“稍息、立正、向右看齐”,也不只是“流血流汗不流泪”的豪壮,这里有和教官的斗智斗勇,有“爱恨情仇”,还有偷懒的小智慧……
  
  “突击兵”一:
  “乒乓”就这样练成“兵”
  讲述人:伊美尔
  
  到了军营我就傻了,这真是个破地方,用个专业名词术语就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而且,一切都是军事化封闭式训练。更可怕的是,两个班的女生40多人“煮”在一间房子里。
  “大家注意了,5分钟后在房子外面集合!”小猪老师大声地告诉大家。5分钟后房子外面开始吹哨了,我们赶紧跑了出去列好队,和上体育课一样,男生一对,女生一对。就看见前面站了几个傻大兵,“同学们好!”其中一个大兵大声地喊着。“我的妈呀,离这么近干吗扯着脖子喊,吓死我了!”我心里怦怦直跳。后来我才知道,当兵的说话就叫喊话,不管远近声音都那么大。
  眼瞅着午饭时间到了,教官告诉我们吃饭的时间只有10分钟。等教官“解散”的话音一落,我们就狂奔回房子里找饭盒,然后再排好队跑步去食堂。我们用的都是不锈钢饭盒,勺、叉都放在饭盒里边,这一跑乱了套了,一路都是“咣当咣当”的声音。我一口气吃了一个馒头,这在家是从来不可能的事,看来军训还真是锻炼人呀。午饭就在我们的狼吞虎咽中结束了。老师和教官安排我们去睡午觉,我爬回床,衣服没脱就睡了。我一边闭着眼睛一边想,今天太紧张了,都没有注意蒋辉煌,都没有好好看看他穿军装的样子……
  一阵刺耳的哨声突然把我们吵醒,“午睡时间完毕,大家赶快起床集合!”分别的教官,分别轮番地大声喊着。睡眼惺忪的我们赶紧穿鞋,有的甚至穿错了鞋子戴错了帽子就往门外跑。站队时,我特意看了一眼蒋辉煌,他也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一只手还揉着眼睛——就这,我还是认为很好看。接下来的一下午,我们都在唱《说句心里话》。我们首先练习的居然是唱军歌,说唱军歌是我们每天都要干的事情,而且吃饭前也要唱。看着教官唱得义愤填膺的,我们都哈哈大笑。那哪叫唱歌呀,整个一通乱喊。一下午的时间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晚饭我们就喊着《说句心里话》吃完了。晚饭后,教官在房间里教我们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教官用小菲的被子做样版,而且也给我的被子特别指导了一下,所以,我们都决定晚上睡觉不脱衣服也不盖被子了。这样,明天早上就不用费事叠了。我们聪明吧,哈哈!!但是晚上睡觉可不是那么好受的了,天气热,蚊子多,居然还有人打呼噜。有人受不了,就往打呼噜的同学嘴里倒风油精。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是练队列、走正步,大太阳下好几个同学都晕倒了。就这样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我开始想我妈了,就给她打了个电话。挂了电话后我买了一瓶黑加仑喝,一边喝一边流眼泪,可真够没出息的。当天晚上是个什么世界运动会的开幕式,教官让我们坐在小凳子上排队看。我之所以没有记住是什么运动会,都是因为蒋辉煌坐在我旁边,我用沙子把他的脚给埋了起来,玩得很开心。第一次和他那么近地肩并肩坐着,真好。
  当晚我们终于迎接了恶魔般的紧急集合,教官冲我们房间大喊“紧急集合”,就听有的女生喊:“啊,我还没穿衣服呢!”吓得教官赶紧跑了出去。集合时,有一个418班的男生居然抱着枕头在哭:“呜呜,我对不起我们班,我太慢了,我给我们班抹黑了……”简直是快要把我们笑死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乒乓”总是少那么一点,“兵”看上去却四平八稳,让人放心。20天的摔打,20天的“校园兵”生活,骤然让我变得强大……
  故事旁白:常说“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成长。生活中总有坚持甩手和不甩手的孩子,所以就有了勇者和庸者的区分。但年轻的我们常没有甩手的机会或怯于甩手,导致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军训,正好弥补了这一课。
  “突击兵”二: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讲述人:勾勾糖
  
  晚上回到寝室,老四告诉我说刚刚开了班会,发了军训服装,他帮我代领了。我急忙问他:“我们班同学都去开会了吗?”
  “虽然是临时通知的,但是大家都去了,除了你。”
  “我们班有美女吗?”
  “没有,但是我们班的辅导员也就是班主任挺漂亮的。”
  “噢?”
  “是刚刚毕业的,比我们大四岁,明天下午开始军训,到时候你肯定能看到她。”
  十五天半的军训在烈日下拉开了序幕,第一天下午,我们年轻漂亮的辅导员也来了。教官过来检查我们的头发,结果全班25个男生有23个都去理发店剪了头,其中一个没有剪是因为他当了我们的模特,全排男生都是按照他的发型来剪的;另外一个不是没有进理发店,而是进了两次。
  进了两次理发店的人就是我,当时检查头发的教官第一眼就把我的发型挑出来了。他说:“大家注意了,像这样时髦的发型军队是不允许留的。”于是我第一个冲到校门口的理发店。
  我坐在理发店的椅子上,听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接着我们班的男生都来了,于是我心里才平衡一些。
  剪完后,我从大门口冲到操场向教官报道,教官却说:“你这样还是很时髦啊,你应该剪这样的寸头。”
  然后我们的美女辅导员也走到我面前,还有一个很有气质的女性——我们的院书记一起走到我面前,非常温和地劝我再剪一次,这次要剪短短的寸头。我心里想我剪寸头就不帅了,但是还是一口答应再去剪一遍。
  我转身的那一刻,身后整个排的27个女生都笑了。
  回到理发店,兄弟们都问我怎么又回来了,我跟他们说:“我的头发不合格,教官给我下命令了,让我回来给你们示范一下,免得你们跟我一样剪两次头发。”又转头跟理发师讲:“但是留的头发也不能太短,把我的剪好了,再按照我的样子给他们剪就可以了。”
  军训开始了,我们先是站军姿。教官把全排男生分一队、女生分一队,两队人面对面地站着,开始的时候相安无事。后来,两队的人都想引对方笑,因为这样教官就会让对方罚站,不罚站的一方就会找个空子休息。最后,总是两队人马一起狂笑,均被罚站半小时。
  我和老二被分在一个班,老大和老四被分在九连一班,我们踢正步的时候,他们也在练正步。有一次我走着走着,一回头就看见老四和老大被拉出来单练。仔细一看,原来老四的正步属于踢得很标准的,老大的腿原本就有点外八字,是属于正步踢得最差劲的。老四领着老大走在队伍的外面,老大嘻嘻哈哈地走着,外八越来越离谱,走得像一只一丝不苟的鸭子正在徜徉。于是老四也笑了,他们整个排都笑了,我也笑了。宽广的操场上没有一丝微风,我们的笑声停留在2011年9月的天空,晴朗的天空只有一轮烈日万里无云。
  故事旁白:老编一直都非常喜欢绿色,军训后,老编更是明白了人们为什么称它为生命的颜色。绿色是阳光、空气、水和大地的养分,它如此和谐包容,连那火红的阳光,都被它实实地接纳并化成了养人的绿意。这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阳光、乐观与自信,正是军训要传达出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也应该成为滋养我们一生的生命原料么?
  
  
  “突击兵”三:
  不抛弃,不放弃
  讲述人:麦秸
  
  我家太后堪比“范仲淹”。自打我接到一中录取单,她就愁啊愁,一愁饭菜里头有没有地沟油,二愁军训教官会不会是个“鬼见愁”。
  我说管他是无常还是阎王,你儿子英雄虎胆、体格强壮,你愁啥?不要长自己志气灭他人威风嘛。就这样,我雄赳赳地上了校车,狂妄地奔向军训。
  可第一眼见到教官,我的小心脏不由得狂跳了几下。凭我15年的阅人经验,这厮不是个善茬儿。若给他安上络腮胡须,活脱脱就是一个“李逵”。既不懂怜香惜玉,又没有阶级同情心。不过,本公子虽不比宋江,倒也堪比林教头。你有板斧,我有花枪,谁怕谁啊!
  开场白,一如植物懒得对仗的老僵尸,由他自生自灭好了。我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他瞥我一眼说:“好了,男人的话要像女孩子的超短裙。我不多说,纪律大家都懂。”
  说完,他的身子像充了气似的,向上一拔,吹响哨子,鼓起眼珠:“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蹲马步!”我漫不经心地架起这小儿科的基本功。
  不料,他一个“扫堂腿”,把我“扫趴”在地,好似地瓜掉进烤炉,我赶紧鲤鱼打挺欲跃起。只听“刺啦”声如裂帛般悦耳,可是于我却是杯具——屁股上的裤缝炸了!白色的“金利来”小内裤,在明晃晃的太阳下,像“莫邪”剑的弧光耀眼夺目。身后的“同志们”笑得前仰后合,而那些不算矜持的女生,也捂着嘴以防笑喷。
  悲愤中,我两手贴烧饼似的,遮住“楚河汉界”的后裤,请求教官:“不才丢丑,回宿舍补救。”
  这厮牛眼一瞪:“林丛,严肃点!军人在战场上,也能临阵换裤么?归队,马步扎稳!”
  “官大一级压死人”,无奈,我只好羞羞答答地将马步扎开。这厮大概前世与我有仇,愣说我动作不规范,让我出列在“色目睽睽”之下重复演练。事已至此,咱也不能输了气场,索性豁出去,权当在亚龙湾酒店的沙滩上了。你爱看,我就“露”好了。
  不过,待他命令解散,我还是捂着屁股,如飞般奔逃……
  我万万没想到,他设计的男生达标项目,居然是“长江水拍云崖暖,红军飞渡铁索桥”。妈妈咪呀,我不是红军不要紧,我……我……恐高呀!
  铁索桥长2公里,架构在两座1200米的山峰之间,下面是一江滔滔东流水,漩涡湍急。这是海军某舰队的演练项目。
  一部分男生未上桥,魂已断。宁愿不达标,打死也不过。我尽管两股颤颤,但竭力掩饰住害怕的情绪,站在剩下的三五个勇士中间。
  他盯着我说:“林丛,你恐高,还是当‘大豆腐’去吧。”
  我咬紧牙关,硬邦邦地说:“你行,我就行!前头带路!”
  一踩上摇摇晃晃的铁索,我就闭眼,死死抓住一根“扶手”。心里一直在纠结:是往前挪移,还是撤退认输?
  然而,耳听得他将几根铁索走得“豁朗朗”直响。我忽然想:“我才是那灵鹫宫少堡主,不但有童姥的飞天功护佑,更有一群如花似玉的美少女在向我招手呐。”
  于是,心一横,抬头挺胸,两手分开,各抓一边的扶索,大唱着“说走咱就走啊……”,气势豪迈地潇洒向前。其实天知道,那根本是绝望无助的鬼哭狼嚎。
  待他在山岩边,一手拉过我,我连发稍都湿漉漉地滴着汗珠,犹如一条虚脱的落水狗。他笑着说:“林丛,人都说90后自大狂妄,没有希望。但我希望你三年后,报考我们军校。”
  我说:“不!我要考航空航天。你敢上天吗?”
  “啊哈哈……”他像李逵一样笑得嘎嘎地,没心没肺。
  故事旁白:武汉第一中学曾经对高三毕业时成绩落后的同学做过分析,发现导致落后的并非智力因素,而是意志品质薄弱、环境适应能力差。军训是高一新生融入集体、锻炼品质的好机会。军训不是晒晒太阳、练几个姿势,从初中到高中,只有迅速融入新集体,具备独立面对困难和竞争的能力,才能漂亮地完成“转型”。
  
  “突击兵”四:
  受点“伤”才能明白
  讲述人:朱国来
  
  我们一帮“准高中生”,像一群羊羔犊子,被牵到了这个群山环抱的军营里,开始了为期7天的魔鬼训练。
  初来时,大家心里还特别兴奋,一个个大呼小叫手舞足蹈的,我还对着“逃兵”(我的哥们儿,叫陶彬)抱着虚幻的冲锋枪“得得得”地狂扫了一阵。可一个上午的军姿站下来,个个累得都像泄了气的皮球,站都站不稳了。
  那天中午,我和“逃兵”还被抓了“壮丁”,派去食堂领饭。我的天呀,一大桶的米饭呀,要是在平时,瘦如黄瓜的我抬着它走上200米远的路也吃不消啊。我边嗔怪着“逃兵”是个晦气的名字,沾染上了我,边吃力地抬起那个大饭桶。不想,刚走了几步,已站了一上午的腿就不听使唤了,不巧又让路上的杂草给绊了一下,米饭桶就“哧溜”一下滚了出去,来了个“猪啃泥”。我们大惊失色,还好四处无人,就赶紧用手将米饭抓回桶内,又从路旁弄来一堆沙土掩盖了“现场”。此时同学们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见了米饭就狼吞虎咽起来。吃的时候,不时有人嘀咕:“部队里的米饭怎么没淘干净?”我和“逃兵”大气都不敢出,只吃了几口菜,米饭一口都没碰。
  后来,我们异常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怀疑,“逃兵”沉不住气竟然背着我向“红牌”(我们的教官)“自首”了。于是,我们就被“红牌”罚站了2小时。我很不服气,不争气的眼泪差点就要掉下来了,我又不是故意的……
  山上的夜晚,凉爽而又静谧,累了一天的我们,匆匆洗了个冷水澡,就光着身体快速回到宿舍,沾床就睡着了。我似乎还做了一个梦,梦中还忿忿地说了句“我不是故意的……”。
  正酣睡之际,突然一阵刺耳的哨声响彻了军营。快,紧急集合!5分钟内,打好行军包,操场集合!霎时间,宿舍里炸开了锅。喂,快开灯,我的裤子不见了!我还有一只鞋呢?!我衣服还没扣好呢……
  5分钟,转瞬即逝。军营操场的边上,突然亮起了四盏强光探照大灯,刺得我们惺忪的睡眼睁不开来。队伍还没站好,连队指导员、“红牌”教官们就来检查了。
  “哟嘿,你穿的这是什么衣服?”“红牌”咂吧着嘴说。
  我们马上拿两眼余光瞄向那位同学。只见他上衣的领子一半露在外面,一半窝在里面,下半身只穿了条平角短裤,一双解放鞋还穿错了脚。
  “出列,罚你做50个俯卧撑。”男生遂乖乖地“做运动”去了。
  我们想笑,又都不敢,只好死命绷住嘴角。
  “报告!”
  正在这时,“逃兵”慌慌张张地赶来了。他的衣服贴在身上,像是刚淋了一场雨,上衣的扣子也扣错了,脚上还少了一只鞋。原来他个倒霉蛋,睡觉前刚把衣服给洗了,还湿淋淋的,直往下滴水。一看他那狼狈样,我顿时就觉得嘴角抽筋得不行。
  “哟嘿,不愧是‘逃兵’啊,名副其实啊,80个俯卧撑!”“红牌”教官厉声喝道。
  “哧——哧”,我再也忍不住了。突然一只大手罩在了我的嘴上,“红牌”教官说:“来,我给你遮一下,快点笑完。然后,80个俯卧撑……”话音刚落,大家又一阵爆笑。
  ……
  故事旁白:军训是累并快乐着。军训中机械地训练“立正”“稍息”“向右走,向左转”,既是在训练我们的动作协调能力,也是在训练我们的执行力,在这看似枯燥而单调的训练之中,我们懒散怕苦的习性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变。短暂的军训生活也让我们明白:规范与纪律是训练的基础,而意志与努力是每个人都需要培养的目标。
  
  集合令:
  黑了,累了,成长了
  
  新生军训,每年一次。军训后,我们的皮肤黑了,腰板挺直了,面孔刚毅了,精神抖擞了。在站立与蹲坐之间,军训给了我们军人的气质——挺拔、刚直;在艰苦的训练中,我们学会了忍受疼痛,学会了坚持、再坚持。军训赋予了我们坚强的品质、顽强的作风,让我们学会了独立生活,少了娇气,多了拼搏到底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意志。在军训中我们学到的是知识、是品质、是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阳光总在风雨后。军训对新生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磨砺,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我们只有经历,才能更加明白它的意义,才能从容面对今后要走的路。军训的滋味是五味杂陈,我们品尝了;但它不只是一时的味觉,它必将永远跟随着我们的记忆。
其他文献
日前备课时重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忽觉祥子的命运颇有几分围棋之理。  淳朴健壮的农村青年祥子,来到北京闯世界。这就好比是围棋中的“打入”。其实围棋一开局就可以看作是“打入”——双方争相打入那茫茫宇宙,占山为王,裂土封疆。让子棋因为一方先落数子,则更是“打入”。而骆驼祥子打入的,已经是一个历经800年风雨辉煌所形成的“大模样”了。  祥子知道自己棋份儿低、棋力差,所以根本不敢存一点跟人家“逐鹿问
竹筏的故事  有一个人被歹徒追赶,来到了一条大河边,河水很急,根本游不过去——河上连一座桥也没有,更没有船。  于是,这个人就暂时隐藏了起来,那些歹徒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他,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后来他打算做一只竹筏,然后渡河,到了河对岸就安全了。于是他就夜以继日地忙起来,他砍了竹子,用树皮绑了起来,做成了竹筏。他划着竹筏,到了河对岸,等到那些歹徒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到了河对岸,安全地从险境中逃了出来。
高大的柏林墙横亘在天地间,也隔断了许多悄滋暗长的爱和思念。萨姆几乎每天都站在柏林墙跟前张望着,她久病未愈的脸上显现着常人极易察觉的沧桑。屈指算来,她与德尔,也就是毛利的父亲已经分离将近30年了,她恨这“世界之墙”。  她常常在毛利面前夸奖他的父亲:他是一个标准的男子汉,年轻、阳光、帅气,几乎占尽了所有男人的优点。你像极了你的父亲,每每说于此处,她的眉角总会荡漾着一丝自豪,也正是儿子长得极像父亲,这
你不会想到,这真的是一份向纽约大学递交的入学申请书。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凭这份并不如实的申请书,申请人却最终被纽约大学录取。不过,这一点倒不令多少人意外:该申请人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自由作家。   申请书全文如下:   我是个名人,因为我曾多次利用午休时间改造火车站,提高了候车室的保温效果。我为古巴难民翻译脏话。我写过歌剧,还获了奖。我办事的效率很高,但有时候,我可以连续三天啥事儿也不干!   追女
卡通画里的少女  那年春天,樱花开满了整条街道,纷纷扬扬的,熏染得半边天空像铺满了云霞。锦葵穿着白色的鹿皮小靴、短裙,像卡通漫画里的少女,步履轻快地去补习班上课。  那年春天,有三件事情让锦葵耿耿于怀。第一件事情,是身边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都像庄稼拔节似的疯长,蹭蹭往上蹿,男孩子变得英俊挺拔,女孩子变得修长美丽。只有她还在原地踏步,未曾开始发育,身体又小又平,像一张白纸,这让她有些自卑
我在芬兰留学期间结识了好友雷默,他在首都赫尔辛基政府供职。一周前,他约我到他在乡下的老家,去喝他父亲酿制的葡萄酒。到了约定的这天,他抱歉地对我说:“今天是公务员考试的日子,能否在考场外等我两个小时?”我爽快地答应了,坐在花园里的长椅上翻杂志,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在去乡下的路上,我问雷默考试的情况。雷默眉飞色舞地告诉我,试卷背面附有答案,答完题,考生就能大概估算出自己的成绩,他这次发挥得不错。
经常听到我的学生在抱怨,“我父母怎么就是个工人呢!”“我家里怎么没有有权有势的亲戚呢!”“某某明星嫁入豪门了,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听着他们的话,我心里很无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孩子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有一次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些关于徐志摩个人的东西。  “康有为是他的老师,梁启超是他的忘年交;狄更生、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是他的好朋友;印度诗人
楼主:用“想、恨、忍、真、我、爱、情、你、没、世、今、一、在、活、生、为、乐、有、好、快、过、不”这22个字组成一句完整的话。  回复一:报告楼主,我已经把“想、恨、忍、真、我、爱、情、你、没、世、今、一、在、活、生、为、乐、有、好、快、过、不”组成一句话了。  回复二:老王今天练习毛笔字,写了22个大字:“想、恨、忍、真、我、爱、情、你、没、世、今、一、在、活、生、为、乐、有、好、快、过、不”。
演艺这条路,黄渤一直走得不顺。  他是有天赋的!初中毕业不久,黄渤就签约了太平洋唱片公司。跟他一同签约的还有毛宁与杨玉莹。这两位后来都红了,只有黄渤,一直默默无闻。  1994年,黄渤离开太平洋公司,来到北京,在酒吧里当驻唱歌手。住在郊区的农民房子里,大冬天的,他每天要蹬两个钟头自行车去酒吧唱歌。这期间,黄渤认识了许多同他一样在酒吧里卖唱的朋友,例如周迅、满江、零点乐队、沙宝亮等。这些人相继大红大
一群年轻人,在野生动物园内参观。  干枯的草地上,跑过来两匹马。解说员说,这两匹马,是一对母子。你们能分辨出,哪匹马是妈妈,哪匹马是孩子吗?  年轻人盯着两匹马看,大小差不多,斑纹差不多,胖瘦差不多,年龄似乎也差不多,就连神情看起来都差不多,怎么辨别?  解说员拿起一把青草,向两匹马扔了过去。两匹马看见青草,飞跑过来。它们几乎同时跑到了青草边。一匹马迫不及待地低下头,伸出舌头,卷起青草,美美地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