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脱世俗意义的成功并非坠落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天才少年付云皓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记者的专访以“奥运天才坠落之后”为名,引发了付云皓的自白书《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不少人批评记者已经先入为主,将在二本院校任教的付云皓视为“坠落者”,无论他如何表现都会写出一个类似“伤仲永”的故事。在自白书中,付云皓用提出孪生素数的张益唐先生的例子来提醒记者,过平淡的生活未必意味着学术能力差,更不能将之等同于人生失败。而记者却在报道中暗示付云皓提起张益唐只是一种自我安慰,是“对18岁的自己的一个交代,也像是为了抚慰心里那座喷薄的火山”。
  读罢《人物》报道,总觉得记者希望看一个悔恨的付云皓,巴不得他展现出“坠落者”该有的样子。结果,先入为主的记者失望了,却也并未因此放下执念,坚决要写出自己腦中的“付云皓”。曾几何时,有记者问亚洲首次获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一生中就只有一部伟大的作品,你也觉得没有遗憾吗?”这种问法实打实地将被访者逼向一个“遗憾者”,仿佛不成为 “遗憾者”,就称不上志向远大。这类提问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反而凸显出了当今社会结构性的焦躁和不安。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日益富起来、强起来,社会结构也处于急剧转型之中。人人求进取,唯恐落后于这个时代。伴随着阶层固化的加剧之势,焦虑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的社会病症,每个人都被时代大潮裹挟着前行,绝无退出这场游戏的可能。如今,在一些网络论坛上,买房叫“上车”,很有上不去车就会被落在后面的画面感;翻几番的房价让许多年轻人欲成房奴而不得,感叹“无心工作”;网上热传的帖子《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也让年轻人焦虑不已,似乎不套现15亿,分分钟就会被时代抛弃,坠落无底深渊。在教育领域,“天价学区房”“疯狂课外补习”“家委会乱象”表面上看是家长们在担忧孩子坠落,实际上也是在害怕自己的社会位置摇摇欲坠、难以为继。这里,不得不问一句,我们为什么就要那么害怕坠落呢?不管前面是悬崖还是“流着奶和蜜”之地,在恐慌和焦虑中奔跑,真的能触碰到美好未来吗?成功很多时候意味着成为人上人,而这必然带来无尽的焦虑与烦忧。甚至,在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之后,不少人却感觉到人生的虚妄和幻灭,天才少年出家,甚至选择结束生命的例子并不少见。极端的苦修和焦躁带来的是对自我的束缚、对天性的压抑,即便成功也并不幸福,结果就像古希腊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落入永恒的轮回之中。
  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看似非常努力,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谈心时,他们表示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拿他和周围的孩子比较,自己心理压力很大却又不得不努力,唯恐离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越来越远。也经常有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爸妈就在乎我的分数”。一些家长也有苦难言,明知孩子学习压力大,却总担心孩子上不了重点高中和大学会耽误未来,所以即便家境并不宽裕也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为孩子好”成了最大的正当。可是,如果孩子无法感知知识的魅力与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无法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无法体会师生、同学情谊,那么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更糟糕的是,被压抑的自我不会一直沉没在冰山之下,一旦上浮就会表征为强烈的抵抗,最终伤及自身,甚至整个家庭。结果,越是害怕坠落,越是真的容易坠落。
  父母总习惯于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孩子身上,埋怨孩子不听话、叛逆,可是,为父母者真的有去倾听孩子的想法、支持过孩子张扬自己的生命意志了吗?孩子对于他们来说究竟是附属品,还是独立的、有自己独特感受和看法的人呢?我们究竟是害怕孩子无法触及一个美好未来,还是根本无法接受一个平凡但快乐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如果父母影响不了孩子,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真切的关爱,很难说只是孩子单方面出了问题。时至今日,许多教育界人士依旧把判断是非对错作为唯一准则,大学里有无心教学只顾发论文的学者,中小学里亦有只管分数不管成长的教师。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恐怕很难指责一些学生蜕变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许多为师者、为父母者本身就近乎这一类人,或许只是“粗糙”一些罢了。
  早在18世纪,卢梭就在《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中深刻反思了科学与技术进步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关联,他所提倡的是爱弥儿式的自然主义教育,影响了无数对教育抱有热忱的人。那些曾经能够登上某一个领域高峰的人,取得过成功的人,并不是在无限度的焦虑、不安和恐慌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是追随自己的内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取得成功。在电影《头号玩家》中,主角帕西法尔从第一个关卡屡次向前冲的时候,苦苦挣扎于与其他赛车手的比拼,却始终到达不了终点。最终,他反其道而行,从起点处向后开,却意外直接到达了终点。作家梭罗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他抛开繁华的都市生活,走向瓦尔登湖,开始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农夫交往,与野兽为邻,看起来不思进取,内心却获得难以寻觅的宁静。
  《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养树的秘诀就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就是顺应树木成长的本性。如果移植到今天高度竞争性的学校教育上,联想到家长拼娃的心酸、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紧张、铺天盖地的课外辅导,这话就显得有些奢侈了,“人不如树”也许会成为一些老师和同学的真切感叹。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学生、家长、教师保有一颗真诚、淡然的内心,秉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就成了当下最宝贵的心性品质。如果人人都在害怕坠落,忘记了珍视当下、珍视天性,那就不是个人的坠落,而是整个时代的坠落。当然,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将所有过错推给社会或教育体制,每个人都应负担一定的责任。作为一线教师,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还是希望能向学生传递出教育原本的善意与温润,而不是急躁与焦虑。毕竟,我们都站在坚实的大地之上,慢慢走也许才会走得比较快。
  【程兵,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贺疃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谷 月
其他文献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的教育旗帜,更是新时代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教育呼声。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无法回避劳动教育缺失所带来的新旧弊病。新时代,学校在劳动教育上要有新作为。  关于劳动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与教育被割裂开来,具体表现为两个
加拿大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基础教育的校园环境安全,2004年11月13日,安大略省教育部委托安全校园行动小组制订《构建安全校园:欺凌预防行动计划》,经过十多年不间断的探索形成了一
近日,2030年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辦事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旨在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并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中文版。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杜占元指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议程,
2月23日,2017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在北京召开。会前,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对会议的召开作出批示。  会议强调,教育科研战线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研究全过程。二要围绕教育现代化,聚焦重大教育命题,切实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三要不断改进科研方式,努力提高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2月24日正式开始运作。该中心旨在加强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推动中国历史文化在葡萄牙语系国家中的传播与影响,并提高澳门居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以知识为载体进行学科德育,必须通过学生的道德体认来进行教学,其基本过程是德育的体验-辨析-内化-引领。道德体认总是从体验开始的,体验是基础,是以身体之、以心悟之的过程
日前,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包括6个方面共计35项内容,涵盖了今年教育部将开展的重点工作。在“持续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意见》提出多项内容,包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研究制订并适时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深化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中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处于同等地位的劳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如何才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呢?笔者结合近几年学校教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大家讨论一下现代学校德育问题。学校德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长期以来各级学校以及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今天将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德育”。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一方面是缘于近二十年来本人所进行的教学与研究;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我认为中国现代的学校德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今后如何应对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或者说是问题的根源,
2月5日至7日,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率团出席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九个人口大国2030年教育部长级会议。李晓红在会上作了发言,重点介绍推进2030年教育中国战略与行动。他指出,中国目前正在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今后将从三个方面采取行动落实2030年教育目标:一是夯实基础,扩大普及面,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二是先补短板,确保底线,促进教育公平包容。三是能力为重,提高质量,增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