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拉德·拉斯里:后图像时代的摄影家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拉德·拉斯里(Elad Lassry)生于以色列,美国当代艺术家,现居洛杉矶。他的作品横跨摄影、电影、绘画、雕塑、装置等多个领域,用不同的形式来思考图像交流的可能性,将观者带入空间、图像、实体、色彩、结构的复杂世界中,从而模糊了艺术的界限、摄影的界限、感知的界限,因此可称之为后图像时代的摄影家。
  埃拉德·拉斯里的作品现场,打破了陈腐老旧的摄影展览表现形式,图像总是和实物交互起到交流或延宕的作用:捆扎在墙上的照片,阻隔人近观的床一样的装置,半遮半掩的摄影,弧线形墙体露出图像一角,似真非真像图片又像雕塑的黄瓜……在功能和意义上都开拓出新的形式架构,进而达到深度交流的可能。
  埃拉德·拉斯里摄影的标志性创新主要表现在:照片和背景相框同一种颜色,带来一种“溢出”的真实的视觉体验;图像和实物的混搭,模糊了二維和三维的界限;泛图像手段的运用,将摄影和电影、绘画、雕塑、装置进行并置,交互作用,贡献了后图像时代框架式的创作方法。
  埃拉德·拉斯里长于把时尚和诡异混合在一起。作品中,那些录像、相片和拼贴著作让人联想到宣扬头像、低成本商业片或七十年代杂志广告,画面通常颜色艳丽,颜色品种少而精。七根黄瓜被小心地搭在一起,富丽的照明,鲜绿色的布景,鲜绿色的相框;或是三只高度反光的通明水瓶不见在一片黑色的布景里,熠熠生辉中透着凶恶。
  拉斯里善于使用数码和模拟技术对本来的现成物进行处理,将图画的目的和布景从其来历剥离,促进观众延伸对相片的观看。拉斯里近期在圣路易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大型专题展,在惠特尼美术馆、芝加哥美术馆、苏黎世美术馆还举办过若干较小规划的展览。
  在扭曲现实的摄影和电影中,埃拉德·拉斯里游走在抽象的边缘。拉斯里承认他对多重的东西有一种恐惧。他曾提到当初看到橘子里的瓣状结构时感到惊恐万分,这种惊惧似乎被转化为某种不可避免的恐怖。
  即便以一个工作室摄影师的标准,拉斯里的工作空间也是比较小的,没有什么摄影器材。纸片、一本保罗·奥特布里奇(Paul Outerbridge)的摄影集,用于建造房间中间那个拼贴折叠桌的试拍片,仅此而已。除了几张钉在墙上的照片,他手头的文献主要就是发黄的《生命》杂志剪报和各种各样的广告媒体了,满满当当装了几摞纸箱。经过对广告视觉修辞——利用技巧构建欲望——进行的深层次研究,他积累了娴熟的影像制造技艺。
其他文献
在大数据教育背景下,中国进入高学历竞争时代.高职学生作为专业技能型知识人才,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竞争,无形中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进而影响他们
许多犬类影视作品我们十分熟悉,《导盲犬小Q》、《忠犬八公》等感人至深的人与狗的故事,令我们动容。《神犬奇兵》、《神犬小七》、《警花与警犬》等国产电视剧的播出也收获了大批粉丝。忠诚、聪明、有感情的动物在荧屏上一出现,总会让人感到治愈、放松、温馨有爱。  谈到训犬师和警犬,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训犬师神奇的眼神、口令、动作,一只只凶悍勇猛的警犬在他们的指挥下变得守纪听规,他们组合在一起的身影常常活
期刊
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词汇量不足成为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常导致他们停滞不前,甚至因此而放弃学习英语。这中
《野有死麕》为召南人美吉士求玉女之作,《草虫》为召南大夫妻子思念行役丈夫之作,此二诗当作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迁之后;《鹊巢》为召南地区大夫美共姬嫁于齐桓公之作,
<正>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都全身心投入于教育事业,并且勇于批判、敢于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尤其是他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身作则的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信息化时代下企事业单位对建筑人才人才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构建政校行企联动办学共
我国网络技术不断进行快速发展,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网络教育模式,其中,翻转课堂模式是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深受学生的喜爱.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对医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