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论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压抑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被外界或者是不想被外界所知,就形成了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的独酌,而不是与众人的推杯。孤独有时是享受,有时是自我的折磨。有什么法子能让你迅速成熟起来,孤独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孤独和孤僻显然不是同一种心理体验,孤独显得自信,而孤僻离自卑很近。
  人是社会性的,但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会走完孤独的一生。孤立是人为性的,而孤独似乎跟这种主观性无关。如果酒精可以解决孤独的问题,我相信全世界看起来一定是一副醉态。无聊跟孤独是两码事,无聊给人以肤浅的感觉,而孤独看起来似乎很有深度。
  男人与女人对孤独的体验应该是不同的,孤独的女人的药方或许是找个男人。同样孤独的男人或许愿望也是邂逅一个女人。但是,一个孤独的人想远离异性,这种孤独的深度可能无人能一探究竟。
  对自己高估而离群,就会产生孤傲。孤傲的人总觉得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就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一直有寻找知音的原动力,似乎知音是解决孤独的妙方,用知音来解决孤独,远不如用自己去解决孤独彻底。
  孩子的孤独是对复杂的世界了无所知。老人的孤独是面对年轻的世界与己无关。
  孤独它就像只要有光的存在就有影子一样。你可以摆脱幽灵,但你不可摆脱孤独。
  没有两个人可以牵着手一同从母体产道降生,这就是孤独。没有两个人可以相约一起停止呼吸,在人生来去的路上总有你前我后,这就是孤独。说不出口的话,解不开的结,一个人背负着不能分享的秘密,这就是孤独。
  寂寞与孤独很多时候界限模糊,但寂寞似乎有一种两性之间的暧昧依存,而孤独纯粹是个体的体验。
  大众的悲欢如果你能产生共鸣,你也许就会被热闹的场景所包围,无法融入就会产生深深的孤独。肤浅的人一般喜欢热闹,而深刻的人喜欢与孤独为伴。很多人以为与别人相处可以消除孤独,殊不知,热闹中的孤独才无药可治。
  没有人可以远离文明社会,也即没有人可以長久忍受孤独,孤独对人精神的破坏是致命性的。如果说有人需要孤独,那么说明他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氛围,而不是彻底讨厌交流。
  从狮群、狼群等动物的群居性来看,有情的众生没有一个喜欢孤独。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同程度地解决了部分孤独,包括阅读,工作,消遣,恋爱,友谊,等等。空虚产生孤独,充实驱散孤独。
  孤独无药可治。但有人却相信酒精乃至烟草的安抚作用,这些被人类赖以依存的嗜好的确可以缓解因孤独而产生的焦虑。如果意识消亡或是产生迷幻 ,孤独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被削弱了。
  孤独的侧影很美,孤傲的不可一世极其难看。由孤独进化而为孤傲,其实是自闭或是自卑。
  人终其一生难免与孤独为伴,视孤独为敌。你会为摆脱不了孤独的影子而烦恼,与孤独为友,孤独产生的安静力量会令你意外地升华。有时很想摆脱的孤独,一旦在喧嚣与热闹的人群中你感觉无所适从时。
  有一种不叫孤独的孤独,只有你一人懂。
  在这苍茫的宇宙里,个体的孤独似乎有解决之道,而群体的孤独才是渺茫的。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普通的卧室,是徐曼同她亡夫王敬华曾经的卧室。  卧室的顶上有木质的假两层。假两层的庞大体积为房间增加了重量感,一眼看去,它缩减了房间的纵向空间,却不使人感到逼仄。屋顶的正中间有盏巴洛克风格的水晶灯,房间的中心有一张宽大的双人床。说是双人床,睡三四个成人也不成问题。床下有一张做工精良的印度风地毯,花纹以独特的规则做出有序的组合排列,图案看上去繁复却不显杂乱。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有一套品质上好的紫
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 晴  烈日当空,妈妈开车载着我去花店买花,然而到了以后我们才发现,花店附近,剩余的车位寥寥无几。  妈妈别无选择,只能将车停在两车中间的一个空位。旁边就是花坛,倒车的时候稍不注意车子就会碰上花坛。妈妈双手紧握方向盘,小心翼翼地左转右转,可尝试了好久还是没有成功。  突然,后面传来了“嘀”的一声,接踵而至的是“突突突”的发动机声。“完了,这下后面的车主肯定要不停地按喇叭催
与白茶姑娘蒋春盈对望一眼,我就预感到福鼎方家山白茶园的遇见,定然美好!  蒋春盈脚下沾着泥土,脸上化着淡妆,眼神清澈如水,透着一股子灵气,微扬的嘴角带着甜甜的笑。  夏风夹带着泥土的气息拂过,蒋春盈迎风盘坐在蒲团之上,倾身于茶案之间。  烧水烹茶!她砂铫掏水,泥炉起火。泥炉里面的火苗越烧越旺,舔红了锅底,映红了“天水坡”。  待到砂铫水纯熟时,便挽起袖子,将砂铫挑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于炉上,候
在作了拆除老屋两间危房的决定后,母亲匆忙吃了早饭,进了老院子。我提了铁锹,紧跟其后。  推开老旧的院子门,在门口的过道里,两样家族的宝贝静静地躺着。一架摇耧,一辆手扶。摇耧靠南墙而立,三齿耧腿已经锈迹模糊,勉强地支撑着耧槽。两根桐木的耧把子经年久月,风稍微使点儿力,朽屑便纷纷抖落。母亲试图将其靠墙角挪动一番,刚一触手过去,木耧好似沙建的楼宇,四下松散。母亲急忙缩了缩手,把耧槽四面合拢,对齐,从墙角
碾坊位于老家院子东南角,直线距离不足二百米,三间茅草房,门朝南,开于房子正中,左右各一个窗户,墙壁只粗粗地抹了一层黄泥巴,未经抛光处理,泥巴里掺的麦秸草大大咧咧地浮在上面,像愣头青小子睡起后未及梳理的头发。所谓的窗户和门,也都只是门和窗的雏形,只是在土墙上留下的框框而已,那时候物资匮乏,并没有多余的窗子和门安放在上面,但这门窗除了不能遮风挡寒外,并不影响它们各自发挥功用,人、拉磨的驴子门里门外进进
“我今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饭,然后骑了半个小时的自行车到了学校,之后就上课了……”  “我今天上了三节语文课、两节数学课,还有一节体育课……”  “妈妈今天带我去买菜,买了芹菜、菠菜、西红柿……”  别笑!是不是有很多同学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日记作业,写过这种流水账一样的日记?我不否认,我确实这么写过。那是在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为了让我们巩固刚学过的拼音和汉字,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刚开始的
故乡迟到的春天里,最惹眼的当属艾叶了。无论是大地的沟沟坎坎里,还是庄园周遭的旮旯犄角上,一株株艾叶把漫长冬天里积蓄的力量释放出来,突破了寒冬的道道防线,将毛茸茸的嫩芽突突地冒了出来,有了些许软绵绵的感觉。   艾叶,庄户人也叫它艾蒿,是从《诗经》里走来并拥有两千多岁高齡的香草美人。如若不然,《诗经》里怎么会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样饱含缠缠绵绵情思的绝妙诗句呢?细细品味,在相思人的
西风瘦水出汀洲,空碧云轻天际流。  渚上未聞斜雁落,鹭声且占一湖秋。  听雨  枕上无眠思绪萦,窗前老树竞秋声。  隔帘共听从前语,滴破心扉终见情。  秋登文游台  时光一去近千愁,仰望高台谒少游。  陈迹唯能识碑上,遗文早已入心头。  沉浮宦海飘无定,思忆家山梦久留。  日暮候虫吟碧草,风吹落叶不登楼。
一  六姑到了该出嫁的年龄还没有出嫁。俗话说:“该嫁不嫁,亲闺女变成对头冤家。”不是吗?  六月六,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这一天,已经出嫁的七姑回来了。日头落山的时候,七姑要走,六姑扯着我到大门口送客。大门外停着一辆胶轮大车。七姑父像李莲英服侍老佛爷似的,小心翼翼搀扶七姑上了车。“六姐,春花,回去吧。”小两口齐声说。六姑的脸红布似的,嘴唇动了一下,一句话没说。我给七姑和七姑父摇了摇手。七姑父一扬鞭,
鹊踏枝  忧草横生思结种。除却愁魔,直似无新宠。知诉与人难尽懂,暗将心事封情冢。  衣薄不禁霜露重。瑟瑟芦花,恍若轻相送。若是长依能减痛,折枝案上留清供。  鷓鸪天  甲午立春后二日,应邀与瘦丁先生及众诗友至颍歧口踏雪联句,填词饮酒共乐,乃作之。  风散梅香雪覆茅,苍茫渚上翼轻摇。何方野岸无归地,随处烟波是爱巢。  芦瑟瑟,水迢迢,自来自去自逍遥。几番起落知何在,已近城西第一桥。  摊破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