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风瘦水出汀洲,空碧云轻天际流。 渚上未聞斜雁落,鹭声且占一湖秋。 听雨 枕上无眠思绪萦,窗前老树竞秋声。 隔帘共听从前语,滴破心扉终见情。 秋登文游台 时光一去近千愁,仰望高台谒少游。 陈迹唯能识碑上,遗文早已入心头。 沉浮宦海飘无定,思忆家山梦久留。 日暮候虫吟碧草,风吹落叶不登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风瘦水出汀洲,空碧云轻天际流。
渚上未聞斜雁落,鹭声且占一湖秋。
听雨
枕上无眠思绪萦,窗前老树竞秋声。
隔帘共听从前语,滴破心扉终见情。
秋登文游台
时光一去近千愁,仰望高台谒少游。
陈迹唯能识碑上,遗文早已入心头。
沉浮宦海飘无定,思忆家山梦久留。
日暮候虫吟碧草,风吹落叶不登楼。
其他文献
半月前和妻商定后,提前10天去火车站买了两张去上海的票,看一下孙女。哪知那天街头偶遇叶涛,就临时改变了主意,让妻子乘火车先行过去,我随后坐上叶涛的大货车。 得先介绍一下叶涛,他是我幼年的伙伴,同乡、同年、同学、同喜同乐,形影不离,一直到高中毕业。后来我当教师,他当工人,挥手言别,各奔东西。改革年代,叶涛和他的弟弟叶军,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跑起了大货车运输,给家庭生活帶来了显著变化。 蕲
第一次见娥,是在东街文化馆那条巷子,我正跟一个文友说《酸枣花》筹备的情况。娥从巷口走出来,我不经意多看了几眼,娥也看见了我,羞羞答答,低头顺眼,抿嘴一笑。她妩媚的样子有一种傲气,嘴唇本质的鲜艳让人产生意念,一脸的清秀,乌黑的头发整理得光泽四射,穿着简朴素雅。我当时想,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这么让人心动。 从那天起,算认识了她。 娥隔三岔五地来文化馆找我,有一次很晚了,她还待在我办公室不走
踏莎行·醉美弋阳 雾锁龟峰,雨飘江路。桂花香里寻仙处。丹霞地貌说春秋,佛陀山伴青烟暮。 意寄宏图,情牵厚土。双岩寺内梵音舞。弋阳腔唱破长空,惹来天下游人妒。 雨霖铃·秋花 山峦叠嶂,醉眸迷惘,对饮花酿。庭边芳菲成景,横笛一曲,神怡心荡。若问秋花何处,桂仙附弦唱。却道是,新燕衔香,画卷诗文故人赏。 欣闻妙手丹青畅,倚门扉,静待仙人降。流年梦醒休语,踏月影,鬓如霜降。欲语还休
这是一个普通的卧室,是徐曼同她亡夫王敬华曾经的卧室。 卧室的顶上有木质的假两层。假两层的庞大体积为房间增加了重量感,一眼看去,它缩减了房间的纵向空间,却不使人感到逼仄。屋顶的正中间有盏巴洛克风格的水晶灯,房间的中心有一张宽大的双人床。说是双人床,睡三四个成人也不成问题。床下有一张做工精良的印度风地毯,花纹以独特的规则做出有序的组合排列,图案看上去繁复却不显杂乱。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有一套品质上好的紫
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 晴 烈日当空,妈妈开车载着我去花店买花,然而到了以后我们才发现,花店附近,剩余的车位寥寥无几。 妈妈别无选择,只能将车停在两车中间的一个空位。旁边就是花坛,倒车的时候稍不注意车子就会碰上花坛。妈妈双手紧握方向盘,小心翼翼地左转右转,可尝试了好久还是没有成功。 突然,后面传来了“嘀”的一声,接踵而至的是“突突突”的发动机声。“完了,这下后面的车主肯定要不停地按喇叭催
与白茶姑娘蒋春盈对望一眼,我就预感到福鼎方家山白茶园的遇见,定然美好! 蒋春盈脚下沾着泥土,脸上化着淡妆,眼神清澈如水,透着一股子灵气,微扬的嘴角带着甜甜的笑。 夏风夹带着泥土的气息拂过,蒋春盈迎风盘坐在蒲团之上,倾身于茶案之间。 烧水烹茶!她砂铫掏水,泥炉起火。泥炉里面的火苗越烧越旺,舔红了锅底,映红了“天水坡”。 待到砂铫水纯熟时,便挽起袖子,将砂铫挑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于炉上,候
在作了拆除老屋两间危房的决定后,母亲匆忙吃了早饭,进了老院子。我提了铁锹,紧跟其后。 推开老旧的院子门,在门口的过道里,两样家族的宝贝静静地躺着。一架摇耧,一辆手扶。摇耧靠南墙而立,三齿耧腿已经锈迹模糊,勉强地支撑着耧槽。两根桐木的耧把子经年久月,风稍微使点儿力,朽屑便纷纷抖落。母亲试图将其靠墙角挪动一番,刚一触手过去,木耧好似沙建的楼宇,四下松散。母亲急忙缩了缩手,把耧槽四面合拢,对齐,从墙角
碾坊位于老家院子东南角,直线距离不足二百米,三间茅草房,门朝南,开于房子正中,左右各一个窗户,墙壁只粗粗地抹了一层黄泥巴,未经抛光处理,泥巴里掺的麦秸草大大咧咧地浮在上面,像愣头青小子睡起后未及梳理的头发。所谓的窗户和门,也都只是门和窗的雏形,只是在土墙上留下的框框而已,那时候物资匮乏,并没有多余的窗子和门安放在上面,但这门窗除了不能遮风挡寒外,并不影响它们各自发挥功用,人、拉磨的驴子门里门外进进
“我今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饭,然后骑了半个小时的自行车到了学校,之后就上课了……” “我今天上了三节语文课、两节数学课,还有一节体育课……” “妈妈今天带我去买菜,买了芹菜、菠菜、西红柿……” 别笑!是不是有很多同学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日记作业,写过这种流水账一样的日记?我不否认,我确实这么写过。那是在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为了让我们巩固刚学过的拼音和汉字,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刚开始的
故乡迟到的春天里,最惹眼的当属艾叶了。无论是大地的沟沟坎坎里,还是庄园周遭的旮旯犄角上,一株株艾叶把漫长冬天里积蓄的力量释放出来,突破了寒冬的道道防线,将毛茸茸的嫩芽突突地冒了出来,有了些许软绵绵的感觉。 艾叶,庄户人也叫它艾蒿,是从《诗经》里走来并拥有两千多岁高齡的香草美人。如若不然,《诗经》里怎么会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样饱含缠缠绵绵情思的绝妙诗句呢?细细品味,在相思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