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安精神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b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41年,为摆脱困境、战胜敌人的封锁,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奉命开赴南泥湾屯田垦荒,指战员披荆斩棘,艰苦奋战,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 “陕北的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也同时创造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宣传推广,极大地激发了抗日军民的生产热情,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延安精神 南泥湾精神 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艰难探索中得出的理论结晶。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它曾经指引着党领导人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最高目标。毛泽东多次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延安时期,无处不体现着我党密切联系边区群众和边区人民坚定的站在一起的决心,千方百计造福边区人民的毅力,毛泽东同志这番话得到了最好的验证。所以后来,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成为了我党日后最大的政治优势。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八路军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什么说“偏爱”南泥湾,只因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只因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下面,我就个人说说南泥湾。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南泥湾》,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陕北民歌,让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土地家喻户晓,也让人们永远铭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的疯狂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双重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边区各方面,尤其是经济上的困难非常严重。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1939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全国各个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英雄的三五九旅在王震旅长的带领下高唱“一把撅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披荆斩棘,浩浩荡荡的开进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初到南泥湾,迎接战士们的是一个个困难和考验。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搭草棚、挖窑洞、盖房子;粮食不够吃,到百里之外背粮,挖野菜摘野果充饥;没有鞋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最困难的是没有劳动工具,战士们就自己寻找废铁打造工具。困难吓不倒英雄汉,战士们硬是用歌声唤醒了沉睡的土地,用汗水浇出了千顷良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荒芜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到处呈现出“粮食大丰收,瓜果堆如山”的景象。更是创作了中国历史上军队向政府缴纳公粮的奇迹。南泥湾由此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后来人们常把这一大生产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称之为“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群众的人本意识;敢于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三五九旅正是发扬了这种优良传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自力更生,是大生产运动的思想基础,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在当时,强调自力更生,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不要依靠国民党政府给我方抗日经费和物资供应;二是不要把单位的财政供给责任全交上级领导机关;三是不要军队的给养任务全压在老百姓肩上。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军队自己供给。这一创造,对于我们民族解放事业,该有多么重大意义啊!南泥湾乃至整个延安的大生产运动,都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发动起来并广泛开展的。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突出表现为:一是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在艰苦中抗争,以奋斗求生存。二是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一面战斗,一面生产,顶着双重压力,完成双重任务,真正是“一把锄头一枝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三是立足当时,着眼未来,把克服当时的经济困难与发展边区经济统一起来,提出“为了抗日和建国的需要”而艰苦创业的思想,并积极发展公营经济,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给边区经济打基础,给建设新中国打基础,其创业思想和创业精神,是明确而显见的。
  三五九旅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抗日必胜的信念,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自己动手挖野菜;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开荒种植,养猪烧炭,兴办商业和各类工厂,开展劳动竞赛,形成了军民一家、党群一家的和谐局面。
  发展生产,厉行节约,是边区克服严重物质缺乏和财政困难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当时,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节约被提到了与生产并重的位置。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节约经费、紧缩开支的措施。此外,政府机关及军队,处处精打细算,点滴节约经费,反对贪污浪费。王震旅长还向全旅发出了“生产要多,消费要省”的号召,提出“富日子也要当穷日子过”。这样不但直接给财政以好的影响,而且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这种节约为民,自讨苦吃的思想行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奉献精神。
  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传家宝。它的影响和作用,在空间上,已经远远超出南泥湾和三五九旅的范围,而扩大到全军、全党和全国;在时间上,也跨越了抗日战争时期,而不断延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现在,并将继续延展到遥远的将来。这种精神是几代农垦人用青春、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培育锤炼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南泥湾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建设,特别加强了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建设。现在南泥湾已建成以革命纪念地为主,集参观、旅游、经济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经济、文化重镇。其旖旎的田园风光,迷离多彩的森林景观,纯朴深厚的文化习俗,激励人心的革命遗址,互相映衬,观之令人心旷神怡,激情满怀。
  物质是暂时的,最终消费殆尽;精神是永恒的,长久影响后人。南泥湾精神从最初生产自救的一种简单劳动,升华为一种闪耀着普遍真理光泽的不朽精神,貌似偶然,其实必然。每一个正义的、顺应人类历史潮流的行为,就是一次使真理更正确更饱满更完善的过程,并结晶成为一种能裂变无穷力量的精神,成为旗帜,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动力。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如火炬一般一代又一代相传,照亮我们每一位农垦人的征途和未来。
  作者简介:王雯雯(1984—),女,陕西延安人,大学学历,延安革命纪念馆一级讲解员。
其他文献
构造法作为一种数学方法,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方法,一步一步的去寻求需要的条件,直至推导出结论,它属于非常规的思维,其本质特征是“构造”。用构造法解题,没有一定的常规。构造法就是用已知条件为载体,以所求结论为方向来构造一种新的形式,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学好构造法解题对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下面结合一些实际应用题,谈谈构造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构造函数  思维升华:构造法的实质就是高中数学思想
期刊
【摘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高中化学课堂必须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实现创新教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的设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获得知识和智慧,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针对高中化学课的设问教学,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相关理论学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希望能促进高中化学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 化学课堂 设问 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当下优质课堂已成为每位教师的教学追求,也成为每位学生渴望的课堂。为此笔者在构建《历史与社会》优质课堂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究,认为优质课堂是师生共同塑造的艺术成果,优质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构建《历史与社会》优质课堂,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即根据课程内容目标,从准确把握课标,依照课程标准进行有效教学;深刻理解教材,优化教学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
期刊
表象让数学更直观 比较让本质更突出  ——“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现状的透析  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龚哲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但小学生的思维却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学生思维与数学本质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下面就“
期刊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好良性实用的沟通技能,并应用到客户服务和管理当中,意义重大,关系到他们能否很好地胜任未来的民航服务工作。开设《沟通与客户管理》这门课程意在增强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在未来就业岗位当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沟通问题。本文将以长沙民政学院空乘专业的实际情况入手,就课程开设的意义、困难、指导思想、设计思路、考评标准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沟通与
期刊
在语言学习中词汇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对汉语的初学者来说,在词汇学习方面首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汉语字的认知。汉字难认、难写、难记、成为很多学习者词汇积累的第一道难关。一般来说,汉字的认知和词汇的扩展几乎是同步的,在并不牢固的汉字认知的基础上扩展词汇就更难。汉字是汉语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半个世纪以来,汉字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此,造成了学生听说能力的阅读能力不平衡。考入高校之前不少会说一口
期刊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千百条,要想做一个出色、成功的班主任,我认为必须要有爱心、耐心。  一、拥有爱心,懂得宽容。  (1)真诚关爱  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对自己班的学生充满着爱。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班主任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要把真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老
期刊
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所以坚持教学原则,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心田,努力使教学过程审美化,是我们教师的追求。而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其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板书的概念  板书是教师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板书的具体作用  1、突出重
期刊
笔者毕业前在站前小学实习。在这期间,区里组织的小学英语疑难问题研讨在站前小学举办,站前小学Mr.Bear参与了其中一节语音课的教学。笔者有幸学习和经历了Mr.Bear这节语音课的产生到逐步完善的整个过程,收获颇多,让我明白了,其实简单是另外一种美。  【第一次修改】:简化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老师能否成功上好一节英语课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过低,课堂会显得单薄,孩子学习没
期刊
【摘要】在支部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中,笔者在北京市延庆县康庄中学见到“格物致知”的牌匾,参加过几次主题党日活动后,对“格物致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文已三次活动为例,论述活动如何在“格物”里,做到“致知”的。  【关键词】格物致知 党日活动 纪实  第一次理解“格物致知”这四个字是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康庄中学的校门口的牌匾上,通过几次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格物致知”很好滴诠释了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格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