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储能紧急有功支援策略对受端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比例区外来电对促进受端电网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削弱了受端电网调峰能力,并在发生直流闭锁故障时对受端电网造成较大冲击。储能具有灵活可控的特点,在发生直流闭锁故障时可为系统注入有功功率,为系统提供虚拟惯性,支撑系统频率稳定性。考虑到规模化储能的接入会对系统的潮流产生影响,同时与系统现有常规机组以及其它调节资源产生耦合,对系统在直流闭锁故障下的紧急支援将产生复杂影响。本文首先对某实际园区电网进行等值,研究其应对直流闭锁故障时的频率稳定性。在系统发生直流闭锁紧急故障时,提出可通过对储能紧急有功支援策
其他文献
我国提出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互联网建设必不可少。合理地配置风光储设施,可以使设备的使用率最大化,同时满足碳中和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碳中和场景下的能源互联网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风能、光伏和储能分别建模,确认出力的计算公式和约束条件。然后进行能源可靠性研究,确定满足负荷需求的风光储配置方程,计算得出所有的可行解,然后利用迭代的思路,对解进行优化。最后,将碳经济性约束条件纳入考虑因素,得出净现值最低的最优解。文中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气象数据为依
配电网是电网和用户之间的枢纽,采用合理的组网方案和接线方式,能提高供电可靠性。从配电网常见的网架结构出发,介绍了典型配网网架的模拟设计,比较了不同网架结构的性能,并分析了智能分布式终端在典型配网网架上的应用案例。
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间歇性、不确定性特点,解决其并网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难题,提出不同配置模式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纳计算方法,通过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纳容量计算模型,以最大光伏电站接入总量为优化目标,以旋转备用容量、常规机组爬坡速率、网络传输等为约束条件,分析电网侧、分布式发电侧两种配置模式下储能参与电网电压调节的能力,展开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纳计算。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气状况可干扰分布式光伏出力情况,日间输出功率差异显著;储能配置在电网侧模式比储能配置在分布式发电侧模式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接纳效果
可再生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1-6月,全国主要流域弃水电量约53.64亿kW·h,水能利用率约98.43%,较上年同期提高0.07个百分点;全国弃风电量约126.4亿kW·h,平均利用率96.4%,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全国弃光电量33.2亿kW·h,平均利用率97.9%,较上年同期提高0.07个百分点。
本文针对国内某工程交接试验中大量10 kV下介损超标的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器,开展了高压介损、局部放电、密封性试验、油色谱分析等试验,发现电容量与试验电压、介损值的减小值和电容量的减小值、金属颗粒含量与10 kV下介损值有一定的关系,对其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表示,未来5年,新型储能市场规模要扩大至目前水平的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5%,储能规模化发展态势已然形成。作为储能的重要应用场景,光储配套在未来的储能装机增量中将占据重要的比例。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2020-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对我国光储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与解读。
针对微电网无功补偿的经济性,提出考虑静止同步补偿器安装和运行成本的无功最优补偿模型,考虑分布式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将线路损耗的计算按季节和日小时,分为多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叠加,同时引入偏差惩罚函数对分布式电源无功出力和整体电压水平进行限制。利用线路损耗灵敏度优化初始种群的两阶段布谷鸟算法确定最佳补偿位置和容量。采用IEEE14节点系统,将多个分布式电源接入微电网系统,应用Matlab平台进行仿真验证,通过绘制曲线分析所提最优补偿策略的经济性,并与多种算法进行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补偿效果的优良性。
每年覆冰季节期间,穿越高海拔地区的10 kV导线会覆冰,供电可靠性受冰害影响明显。近年来,利用已有台区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作为融冰电源,通过三相全控整流实现该电源点大号侧10 kV导线停电直流融冰的方法,因其具有融冰电流连续可调,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已逐步推广使用。但是,融冰时整流装置将在交流侧产生奇次谐波。受台区配变短路阻抗和额定容量影响,不同配变的谐波电流允许值是不一致的。当配变低压侧谐波电流超出允许值时,将影响配电变压器使用寿命和台区用户设备正常工作。本文对常用不同容量的配变低压侧谐波电流谐波允许值进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典型一代FACTS装置,在维持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SVC电压控制中常用PI控制的问题,通过引入非线性函数的方式改善其控制结构,同时与智能算法进行结合,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优化其PI控制参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相应优化后的SVC在电压控制方面的性能得到了一定改善,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相关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家能源局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印发《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综合监管工作方案》,上半年,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