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作品中包含了诸多音乐要素,如节拍节奏旋律、节奏、织体、和声、力、速度、曲式等,从
中提取相应的音乐要素并运用与课堂教学,对于丰富教学手段,扩充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有着积极
的意义,通过认真分析音乐作品,对其各项细节进行研究,是了解音乐要素和提取要素的前提条件,本文
试图以599之20条为例,将最基础的音乐理论常识-----音乐要素的学习运用到钢琴集体课课堂教学中,以
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要素音乐语言音乐情感教学现状实践与思考
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 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由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
色、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和声、音乐曲式结构等基本要素构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 , 使人感知
到美,并产生了 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 。 音乐是 "感情的语言 ", 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 她作为情感
的载体,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们内 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 , 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
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 , 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
一、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
学前教育的音乐专业学科教学现状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唱奏舞的能力,在其专业的性质和小组
上课的实际情况中导致教师和学生更多的重视能力技巧的提升。比如钢琴学科领域中,学生的实际弹奏中
经常存在着一些问题:演奏钢琴时追求速度,缺少情感的表达;即使具有"爆发力"而又缺少音乐表现力,
更多的学生只是把乐谱弹出,双手配合好能匆匆地应付作业回课就完事,来不及又或者根本没有想过如何
让音乐动听,让感情更细腻,如何表现,即使有所表现更多时候也显得表面肤浅,不是发自内心的体验,
完全是模仿而来,难以激起共鸣。
作为日后从事幼教工作的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感觉、专业技能与创造表现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必备的
基本音乐素养。那么作为幼教学科的领导和专业科任教师首先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在重视专业技能训
练的同时,开设综合的音乐集体课堂,在教学与实践中把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养,正确感知音乐,提高他
们理解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放在首位,在集体课的课堂实践中上以优带劣、以点带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
音乐感受能力,审美与表现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的感悟与创造,大胆的舞台表现与实践能力。
二、音乐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
为了不落入传统的弹奏教学形式中,一改"回琴、讲解、视奏"的常规课流程,不再一味强调技能、技巧而
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以至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在一个作品的弹奏能熟练完成之后,我安排了以分析
鉴赏音乐作品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本文以车尔尼的599之20条分析为例,以音乐要素为突破口,以"听"这
一感知音乐的最基本的方法,使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相结合,在感知体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
学生对音乐的灵敏反应,并通过亲身地实践创作活动来体验音乐、表现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
力。课堂构建分以下几步骤:
1、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设音乐的情境,学生一旦进入音乐的情境中,很快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情
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我在讲音乐要素、音乐语言这个最基础的音乐理论常识时,在导入新课
前请大家分别欣赏谭晶和黄龄演唱的同一首歌曲《夜来香》,让学生感受其带来的不一样的音乐感受。一
个是细腻抒情、流动典雅,一个是华丽妩媚、动感现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帮助学生从音色、速
度,伴奏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所带来的艺术魅力,从而引出音乐要素
的课题。
2、改变音乐织体,感知音乐情绪
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内在的韵律,在同一主题音乐下,通过对织体伴奏的改变,来对比体验、感知情绪的
改变。例如同样奏法的音乐主题,在a)原谱的全分解伴奏型,b)教师改变的半分解伴奏型及c)和弦的立柱
式这三种不一样的伴奏织体分别弹奏599之20条时,就会带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体验。如
果用通俗的人物或事物來代表他们的话a可以是轻松快乐的妈妈,又仿佛是随风摇曳的枝条;b可以是活泼
好动的孩子,又可似破土而出的小嫩芽儿;c是威武沉稳的爸爸,让同学们分明感受到了伟岸挺拔的大树
。。。。通过学生和教师演奏结合、学生深刻理解了伴奏织体这种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艺术形象和情感体
验中的作用。
3、改变音乐奏法和速度,感知音乐情绪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作家,我们也可以把他的主题素材改编为我们自己的作品。请同学用全连奏的
方法弹奏旋律,让同学们感受到没有了跳音弹奏的599之20条,音乐就变得优美、流畅、显得委婉,抒情
。老师也为大家弹奏改变了速度的599之20条,非常缓慢抒情,学生各抒己见,在这段音乐中她们想象到
了幽静的树林里,一位美丽少女静静地漫步林中,何等浪漫,恬静,又或者在安静浪漫的茶座,咖啡厅,
朋友们优雅,轻声交谈时,这声音也似那静静流淌的轻柔地背景音乐,想象的空间无比广大,似天马行空
,无拘无束。
4、了解音乐作品结构,感知深层次的情感变化
讲究音乐自身的旋律发展变化及和声行进,就像讲文学作品中故事会发生发展变化递进一样,让学生形象
的感知音乐段落中"起、承、转、合"的旋律创作技法。例如在深入分析作品599之20条结构时,教师通过
哼唱旋律,学生唱谱等学习方法,为这个作品划分乐句:唱第一段,可以划分2个乐句,主题,结束在re 上,似陈述,似提问、,接下去承接句,同样的开头发展变化后结束在do上,好像得到认可的回答,下面
的段落从re开始,一开始就用了suo、si、le的属和弦,si、le的不稳定感,使音乐明显的产生一种转折
,那么我们可以在弹奏力度,音乐情绪和肢体表现上与前两句作出对比,最后一句在转的基础上,乐句发
展行进,在肯定的语气中稳定地终止,可辉煌,也可安静。为了让学生更加明了音乐的"起、承、转、合"
的结构,通过创编歌词,让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主题的演唱、对无词音乐作品结构变化、弹奏中音乐力度
情绪的对比等方面更准确地去把握音乐,更形象的去理解表现音乐。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在配乐声中根据
节奏朗读歌词,指导学生结合歌词对每个乐句的旋律走向细细品味、比较,感受体验音乐的强弱起伏,音
乐情绪的发展变化,然后更成熟的弹奏表现音乐就变得驾轻就熟了
5、营造音乐和声美,创作动感配器
在音乐要素中,和声和节奏也是很重要的音乐语言,在课堂中营造创作体验氛围,通过分组体验合作,把
这个作品运用音乐语言来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具体分组为:主奏主唱组、伴唱组 、节奏伴奏组
等。在体验活动中,分组练习,展示可以两组或以上或全部小组共同配合,在和声合唱中,不断强化学生
和谐丰满的和声感,节奏练习中再添加动感的稳定的音乐节奏配器。整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积极调动每一
位学生的律动细胞,激发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6、运用音乐语言探索实践,丰富体验创作延伸
课内课外结合,采用幼儿歌曲的主题旋律,集合课堂学习的音乐要素,准确运用音乐语言来塑造和表现家
族人物形象。小组或全体参与,运用集体的力量,可以融合幼教专业技能中弹,唱,说,伴,演等综合表
演形式,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展示所长,形象的表现出来,增强我们的音乐体验和创作历练。老师可提
供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
三、音乐综合课的教学思考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我深知良好的音乐感觉和表现力的重要性。所以,多年来,在钢琴音乐的
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从一点一滴中——从生动形象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到感知想象
体验音乐语言,最后能放开手脚大胆表现音乐,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
新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笔者觉得在音乐综合课的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树立起教师
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课堂,进而爱上专业课学习,教师的良好专业修养、语言的
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及饱满的热情努力钻研课堂创新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而音乐综合课集体课堂
正是通过营造良好的音乐情境氛围、学生主体氛围和师生互动氛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集体课堂的
综合体验中,使同学们能够通俗易懂的理解音乐基础知识,随着音乐展开联想与自由想象探索,探索对音
乐的不同表现形式。个人素质提高了,放开了手脚,自信的表现,伴随的各项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相
应提高,许多毕业生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自身良好的素质和优秀大方的课堂教学表现吸引了幼儿园领导
的欣赏和重用,成为同事学习的榜样,无形的又影响着其他的教师不断进步,优者更优地良性循环着。这
种音乐课堂教学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現能力;既丰富了学
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起
着积极的作用。同学们最终能真正意义上的融学科技能(唱、弹、舞、演等)与一体,做到在音乐中表现
情感,融入快乐音乐,提升了自己并潜移默化的陶冶熏陶祖国的下一代。
中提取相应的音乐要素并运用与课堂教学,对于丰富教学手段,扩充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有着积极
的意义,通过认真分析音乐作品,对其各项细节进行研究,是了解音乐要素和提取要素的前提条件,本文
试图以599之20条为例,将最基础的音乐理论常识-----音乐要素的学习运用到钢琴集体课课堂教学中,以
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要素音乐语言音乐情感教学现状实践与思考
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 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由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
色、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和声、音乐曲式结构等基本要素构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 , 使人感知
到美,并产生了 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 。 音乐是 "感情的语言 ", 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 她作为情感
的载体,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们内 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 , 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
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 , 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
一、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
学前教育的音乐专业学科教学现状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唱奏舞的能力,在其专业的性质和小组
上课的实际情况中导致教师和学生更多的重视能力技巧的提升。比如钢琴学科领域中,学生的实际弹奏中
经常存在着一些问题:演奏钢琴时追求速度,缺少情感的表达;即使具有"爆发力"而又缺少音乐表现力,
更多的学生只是把乐谱弹出,双手配合好能匆匆地应付作业回课就完事,来不及又或者根本没有想过如何
让音乐动听,让感情更细腻,如何表现,即使有所表现更多时候也显得表面肤浅,不是发自内心的体验,
完全是模仿而来,难以激起共鸣。
作为日后从事幼教工作的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感觉、专业技能与创造表现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必备的
基本音乐素养。那么作为幼教学科的领导和专业科任教师首先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在重视专业技能训
练的同时,开设综合的音乐集体课堂,在教学与实践中把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养,正确感知音乐,提高他
们理解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放在首位,在集体课的课堂实践中上以优带劣、以点带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
音乐感受能力,审美与表现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的感悟与创造,大胆的舞台表现与实践能力。
二、音乐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
为了不落入传统的弹奏教学形式中,一改"回琴、讲解、视奏"的常规课流程,不再一味强调技能、技巧而
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以至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在一个作品的弹奏能熟练完成之后,我安排了以分析
鉴赏音乐作品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本文以车尔尼的599之20条分析为例,以音乐要素为突破口,以"听"这
一感知音乐的最基本的方法,使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相结合,在感知体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
学生对音乐的灵敏反应,并通过亲身地实践创作活动来体验音乐、表现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
力。课堂构建分以下几步骤:
1、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设音乐的情境,学生一旦进入音乐的情境中,很快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情
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我在讲音乐要素、音乐语言这个最基础的音乐理论常识时,在导入新课
前请大家分别欣赏谭晶和黄龄演唱的同一首歌曲《夜来香》,让学生感受其带来的不一样的音乐感受。一
个是细腻抒情、流动典雅,一个是华丽妩媚、动感现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帮助学生从音色、速
度,伴奏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所带来的艺术魅力,从而引出音乐要素
的课题。
2、改变音乐织体,感知音乐情绪
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内在的韵律,在同一主题音乐下,通过对织体伴奏的改变,来对比体验、感知情绪的
改变。例如同样奏法的音乐主题,在a)原谱的全分解伴奏型,b)教师改变的半分解伴奏型及c)和弦的立柱
式这三种不一样的伴奏织体分别弹奏599之20条时,就会带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体验。如
果用通俗的人物或事物來代表他们的话a可以是轻松快乐的妈妈,又仿佛是随风摇曳的枝条;b可以是活泼
好动的孩子,又可似破土而出的小嫩芽儿;c是威武沉稳的爸爸,让同学们分明感受到了伟岸挺拔的大树
。。。。通过学生和教师演奏结合、学生深刻理解了伴奏织体这种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艺术形象和情感体
验中的作用。
3、改变音乐奏法和速度,感知音乐情绪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作家,我们也可以把他的主题素材改编为我们自己的作品。请同学用全连奏的
方法弹奏旋律,让同学们感受到没有了跳音弹奏的599之20条,音乐就变得优美、流畅、显得委婉,抒情
。老师也为大家弹奏改变了速度的599之20条,非常缓慢抒情,学生各抒己见,在这段音乐中她们想象到
了幽静的树林里,一位美丽少女静静地漫步林中,何等浪漫,恬静,又或者在安静浪漫的茶座,咖啡厅,
朋友们优雅,轻声交谈时,这声音也似那静静流淌的轻柔地背景音乐,想象的空间无比广大,似天马行空
,无拘无束。
4、了解音乐作品结构,感知深层次的情感变化
讲究音乐自身的旋律发展变化及和声行进,就像讲文学作品中故事会发生发展变化递进一样,让学生形象
的感知音乐段落中"起、承、转、合"的旋律创作技法。例如在深入分析作品599之20条结构时,教师通过
哼唱旋律,学生唱谱等学习方法,为这个作品划分乐句:唱第一段,可以划分2个乐句,主题,结束在re 上,似陈述,似提问、,接下去承接句,同样的开头发展变化后结束在do上,好像得到认可的回答,下面
的段落从re开始,一开始就用了suo、si、le的属和弦,si、le的不稳定感,使音乐明显的产生一种转折
,那么我们可以在弹奏力度,音乐情绪和肢体表现上与前两句作出对比,最后一句在转的基础上,乐句发
展行进,在肯定的语气中稳定地终止,可辉煌,也可安静。为了让学生更加明了音乐的"起、承、转、合"
的结构,通过创编歌词,让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主题的演唱、对无词音乐作品结构变化、弹奏中音乐力度
情绪的对比等方面更准确地去把握音乐,更形象的去理解表现音乐。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在配乐声中根据
节奏朗读歌词,指导学生结合歌词对每个乐句的旋律走向细细品味、比较,感受体验音乐的强弱起伏,音
乐情绪的发展变化,然后更成熟的弹奏表现音乐就变得驾轻就熟了
5、营造音乐和声美,创作动感配器
在音乐要素中,和声和节奏也是很重要的音乐语言,在课堂中营造创作体验氛围,通过分组体验合作,把
这个作品运用音乐语言来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具体分组为:主奏主唱组、伴唱组 、节奏伴奏组
等。在体验活动中,分组练习,展示可以两组或以上或全部小组共同配合,在和声合唱中,不断强化学生
和谐丰满的和声感,节奏练习中再添加动感的稳定的音乐节奏配器。整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积极调动每一
位学生的律动细胞,激发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6、运用音乐语言探索实践,丰富体验创作延伸
课内课外结合,采用幼儿歌曲的主题旋律,集合课堂学习的音乐要素,准确运用音乐语言来塑造和表现家
族人物形象。小组或全体参与,运用集体的力量,可以融合幼教专业技能中弹,唱,说,伴,演等综合表
演形式,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展示所长,形象的表现出来,增强我们的音乐体验和创作历练。老师可提
供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
三、音乐综合课的教学思考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我深知良好的音乐感觉和表现力的重要性。所以,多年来,在钢琴音乐的
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从一点一滴中——从生动形象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到感知想象
体验音乐语言,最后能放开手脚大胆表现音乐,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
新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笔者觉得在音乐综合课的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树立起教师
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课堂,进而爱上专业课学习,教师的良好专业修养、语言的
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及饱满的热情努力钻研课堂创新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而音乐综合课集体课堂
正是通过营造良好的音乐情境氛围、学生主体氛围和师生互动氛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集体课堂的
综合体验中,使同学们能够通俗易懂的理解音乐基础知识,随着音乐展开联想与自由想象探索,探索对音
乐的不同表现形式。个人素质提高了,放开了手脚,自信的表现,伴随的各项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相
应提高,许多毕业生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自身良好的素质和优秀大方的课堂教学表现吸引了幼儿园领导
的欣赏和重用,成为同事学习的榜样,无形的又影响着其他的教师不断进步,优者更优地良性循环着。这
种音乐课堂教学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現能力;既丰富了学
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起
着积极的作用。同学们最终能真正意义上的融学科技能(唱、弹、舞、演等)与一体,做到在音乐中表现
情感,融入快乐音乐,提升了自己并潜移默化的陶冶熏陶祖国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