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一样。大家亲如兄弟姐妹,班主任则充当了“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班主任,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在尊重、信任、关心、帮助、鼓舞中成熟,长大。
优秀的班集体,能给予班级的所有学生以学习的动力,而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则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遵循“民主、平等、引领、发展”的理念,使班级成为了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进取心的集体。
一、倡导民主,平等发展
要想使班级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一定要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作为保障。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能建立并拥有一支这样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是班主任的助手,更是班级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优劣,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每年开学伊始,作为班主任,我便在第一节班会课上做了宣传发动:“同学们,我们班的班干部由我们同学自己选出,但是你们也许会想同学之间刚认识,怎么能选出好的班干部呢?不用担心,先给想当班干部的同学一段表现的时间,这段时间过了以后,大家互相了解了,我们就可以公平选举了。每一个同学都应好好表现,争取有当选的机会。而当了班干部的同学,也不要以为就可以一直当下去,如果你做的不好照样会被选下去的。”就这样,一开始就为班集体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民主、平等的基调。班上不论大大小小的评选,人人都可以参加。这样既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民主的活力,又提高了学习、生活的信心,感到了班级生活的温暖。
去年,初三最后一次团员选拔时,我惊奇的发现,班里有位女同学,成绩优异,按照常理她应该在第二次选拔时就应选上的,可到现在还未被选上。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是觉得XX不优秀吗?入团选举怎么没有多少人选她呢?如果同学有什么不足,大家应对她提出合理建议,真诚帮一帮她!”这一节班会就为围绕“同学间如何相帮”开了下去。同学们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发自内心的话语,让这个学生泪流满面,也让其他同学从中感到了自立、自强、互助、友爱的珍贵和意义。
二、关注个别,引领发展
初中时代是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成长中最易误入歧途的阶段。针对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现状,班主任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引领,才能使之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健康成长。
班里有一位女生,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境不好,生活不如别人,零用钱自然很少。这个女生后排的男生陶某,生活懒散,学习不主动,作业不认真。一天陶某突发奇想,对这个女生说:“今天的作业你帮我做好,我就给你一元钱。以后每次给我写作业,我都给你钱,这个交易行吗?”女生听了,心想“作业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帮助别人又有收获,这交易划得来。”
我知道这事以后,立即找到这个女孩,告诉她说:“孩子,艰苦的生活并不可耻,度过这段贫苦会好的,但你这样做就错了,知道吗?不用说你收钱,帮同学写作业本身就错了。同学有什么不会你可以教他,帮助他,但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否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女孩诚恳地承认了错误。我又找到陶某,也跟他说明了叫别人代做作业的危害。在班会上我围绕“我的明天同样精彩”的主题,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古今,说贫富,话得失。同学们情绪高涨,激情洋溢。喜欢自夸的同学,自感卑微的同学,学习优秀的同学,生活懒散的同学……大家都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明确了今后学习的方向,做人的准则。那个女孩,不仅变得大方,也变得很乐于帮助别人,只要有同学问他题目,她都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讲解。
要想使班级具有很强凝聚力,班主任必须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优劣而对学生另眼相看。要始终关注学生,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三、调节氛围,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班主任不同于一般教师,班主任要全面负责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
毕业班的学生都希望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府深造,而挡在学生面前的正是那日益临近的升学考试。学生为了做到最好,不得不每日在题海中穿行,在书山中攀爬。在班集体里,学习的氛围是越来越浓,但学生一味的学习,学习,由于压力过重,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畸形发展等状态,学生心理的健康也受到威胁。
面临即将到来的中考,每个同学都提心吊胆,什么样的结果都想过。他们不论上课还是下课都在不停地看书,做题,看书,做题。我看在眼里,伤在心上。午休的时间便督促学生补补睡眠,下课时间出去走走,多参加点劳动,勤打扫些卫生。大课间时召集大家到操场做些游戏,有时和同学们一起丢手绢,老鹰抓小鸡,打篮球,练弹跳……短短的几十分钟,我和同学们疯狂的玩,尽情的放松。由于劳逸结合,生活的趣味有了,学习的劲头大了,学习的效率提高了。那一届中考,我们班录取率达80﹪,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好评。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因此班主任的任何实践和探索都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以便从中找出规律,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以便进一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新时期的班级管理,需要新的理念,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真正的主人。理想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学生们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学习,生活,才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大社会的能力。因此做班主任者,应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不同班级管理和发展的规律,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班级管理。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为师者的期待与要求。
优秀的班集体,能给予班级的所有学生以学习的动力,而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则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遵循“民主、平等、引领、发展”的理念,使班级成为了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进取心的集体。
一、倡导民主,平等发展
要想使班级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一定要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作为保障。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能建立并拥有一支这样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是班主任的助手,更是班级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优劣,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每年开学伊始,作为班主任,我便在第一节班会课上做了宣传发动:“同学们,我们班的班干部由我们同学自己选出,但是你们也许会想同学之间刚认识,怎么能选出好的班干部呢?不用担心,先给想当班干部的同学一段表现的时间,这段时间过了以后,大家互相了解了,我们就可以公平选举了。每一个同学都应好好表现,争取有当选的机会。而当了班干部的同学,也不要以为就可以一直当下去,如果你做的不好照样会被选下去的。”就这样,一开始就为班集体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民主、平等的基调。班上不论大大小小的评选,人人都可以参加。这样既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民主的活力,又提高了学习、生活的信心,感到了班级生活的温暖。
去年,初三最后一次团员选拔时,我惊奇的发现,班里有位女同学,成绩优异,按照常理她应该在第二次选拔时就应选上的,可到现在还未被选上。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是觉得XX不优秀吗?入团选举怎么没有多少人选她呢?如果同学有什么不足,大家应对她提出合理建议,真诚帮一帮她!”这一节班会就为围绕“同学间如何相帮”开了下去。同学们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发自内心的话语,让这个学生泪流满面,也让其他同学从中感到了自立、自强、互助、友爱的珍贵和意义。
二、关注个别,引领发展
初中时代是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成长中最易误入歧途的阶段。针对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现状,班主任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引领,才能使之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健康成长。
班里有一位女生,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境不好,生活不如别人,零用钱自然很少。这个女生后排的男生陶某,生活懒散,学习不主动,作业不认真。一天陶某突发奇想,对这个女生说:“今天的作业你帮我做好,我就给你一元钱。以后每次给我写作业,我都给你钱,这个交易行吗?”女生听了,心想“作业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帮助别人又有收获,这交易划得来。”
我知道这事以后,立即找到这个女孩,告诉她说:“孩子,艰苦的生活并不可耻,度过这段贫苦会好的,但你这样做就错了,知道吗?不用说你收钱,帮同学写作业本身就错了。同学有什么不会你可以教他,帮助他,但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否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女孩诚恳地承认了错误。我又找到陶某,也跟他说明了叫别人代做作业的危害。在班会上我围绕“我的明天同样精彩”的主题,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古今,说贫富,话得失。同学们情绪高涨,激情洋溢。喜欢自夸的同学,自感卑微的同学,学习优秀的同学,生活懒散的同学……大家都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明确了今后学习的方向,做人的准则。那个女孩,不仅变得大方,也变得很乐于帮助别人,只要有同学问他题目,她都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讲解。
要想使班级具有很强凝聚力,班主任必须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优劣而对学生另眼相看。要始终关注学生,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三、调节氛围,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班主任不同于一般教师,班主任要全面负责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
毕业班的学生都希望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府深造,而挡在学生面前的正是那日益临近的升学考试。学生为了做到最好,不得不每日在题海中穿行,在书山中攀爬。在班集体里,学习的氛围是越来越浓,但学生一味的学习,学习,由于压力过重,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畸形发展等状态,学生心理的健康也受到威胁。
面临即将到来的中考,每个同学都提心吊胆,什么样的结果都想过。他们不论上课还是下课都在不停地看书,做题,看书,做题。我看在眼里,伤在心上。午休的时间便督促学生补补睡眠,下课时间出去走走,多参加点劳动,勤打扫些卫生。大课间时召集大家到操场做些游戏,有时和同学们一起丢手绢,老鹰抓小鸡,打篮球,练弹跳……短短的几十分钟,我和同学们疯狂的玩,尽情的放松。由于劳逸结合,生活的趣味有了,学习的劲头大了,学习的效率提高了。那一届中考,我们班录取率达80﹪,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好评。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因此班主任的任何实践和探索都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以便从中找出规律,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以便进一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新时期的班级管理,需要新的理念,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真正的主人。理想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学生们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学习,生活,才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大社会的能力。因此做班主任者,应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不同班级管理和发展的规律,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班级管理。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为师者的期待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