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课程认识与混合式教学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梳理国内外对于ESP课程的认识、定位、分类方法,探索ESP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具体的教学实践,以期解决ESP课程师资专业知识的困境,学生水平层次不齐的现状,实现差异性教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ESP;课程认识;混合式教学
  【作者简介】李宁(1982-),女,延安大学,讲师,硕士,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基于需求分析的地方高校学术英语EAP课程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GH17H061。 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90;延安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D2017131。
  在国外,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專门用途英语)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64年Halliday.、Mcinfash 和 Strevens三人合编的著作《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中。目前普遍认可的ESP分类方法为: ESP 分为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两个大分支,而学术英语又再分为专门学术英语(ESAP)和一般类学术英语(EGAP),这是Jordan所构建的分类法,也是国内借鉴与认可的分类法。从地域分布来看,秦秀白指出欧洲大陆的 ESP 多侧重于对专门用途语言的描写,英国的 ESP 研究更偏重于 ESP 大纲和 ESP 课程设计,而在美国和加拿大,人们更重视 ESP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国内距ESP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有40年了,然而学界在这一认识中并未达成共识,部分学者反对开设ESP课程,殷和素、严启刚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方向应该是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而不能盲目地朝专门用途英语发展。”但40年间不乏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坚定支持者,如杨惠中,蔡基刚,王嘉铭、刘润清、秦秀白、章振邦、刘法公等。蔡基刚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变得更为清晰、明朗而准确,2004年蔡基刚撰文提出ESP 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 2010年认为我国大学ESP教学具体应定位在学术英语,2015年更明确地指出应把重点放在通用学术英语上,2018从社会、理论、教学、教育、语言等方面阐述了ESP的信仰和理念,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是解决英语专业危机和扭转大学英语走向式微的唯一出路。
  在当前 “双一流”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下,ESP课程建设不仅关乎着大学英语的学科建设问题,更是适应新时期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016年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首次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自此ESP的争论由“是否开设”转向为“如何开设”、“怎么开设”。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充分利用网络慕课优质资源,如Coursera、Udacity、edX、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可以有效地解决ESP课程师资专业知识的困境,学生水平层次不齐的现状,实现差异性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1.ESP与混合式教学结合的理论依据。 ESP 形成的心理学因素为“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分析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这一心理因素与混合式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相一致,即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所起的作用是脚手架,为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而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所以二者的理论根基一致,彼此契合。 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一魔法区实施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最终学生在与教师、同伴的讨论中,自我完成了对于知识的建构,真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基于混合式的ESP教学模式可以扭转传统课堂过分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忽略学习者“学”的主动性,充分体现“需求分析”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学原则。
  2.ESP慕课资源的整合。以笔者所承担的ESP课程,教育心理学英语为例,依据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整理Coursera、Udacity、edX、爱课程、学堂在线、耶鲁公开课等慕课平台上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巧妙利用多种资源,灵活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多元渠道,从而实现网络教学资源与实体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
  3.ESP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研究。通过向同学们发放问卷调查,与师生实地访谈等方式了解ESP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环境、认知模式、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等方面的影响,并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中的提升度。
  本文对ESP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信息化的今天,努力促成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有助于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新型人才质量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惠中.国外科技英语教学和研究动态[J].外国语,1978(3):48-51.
  [2]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1(1):9-14.
  [3]蔡基刚.专门用途英语的信仰与理念的再认识——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2018(2):42-4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高考全国II卷语法填空题中无提示词的几种情况做了详细的剖析和解题技巧的介绍并配有典型的例句。从介词、代词、冠词和并列连詞和从属连词四大方面讲解。  【关键词】语法填空 无提示词 解题技巧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型设置分为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两种题型,其中无提示词占4.5左右。经过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无提示词部分在冠词、代词、介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设题,其中尤其注重对三大从句的考查。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Major findings: (1) students displayed a moderately low lev
【摘要】本文以主位-述位、主题-述题为基础,采用对比语言学以及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以华盛顿.欧文的The Author’s Account of Himself和高健的译文为语料,对比分析英汉语篇的形合、意合的差异特点。  【关键词】主位 主题 英汉语篇对比 形合 意合  英语是一种主语显著的语言,在组句成篇时,注重各句子内部及句子间主位和述位关系。汉语是一种主题显著的语言,在谋篇布局时,句子的结
【摘要】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生应当具備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译能力。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有了一定提升,但学生英语写、译、听、说、读语言能力却仍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短板。这与大学英语课程少,翻译教学过于粗略,加之课堂教学与实践练习的不足等因素都有影响。对此,如何突破翻译教学难点,提升翻译教学质量,就成为了广大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汉语作为我们的第一语言,对于学
【摘要】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事先严格设计的统一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外语教学科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文章以一篇外语教学科研论文为例,试图分析问卷调查法在具体论文中的实际应用,以便于为本人今后的教学科研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问卷调查 外语教学 科研论文 应用  一、问卷调查法概述  问卷一词源于法文,意为“一种为了统计或调查用
【摘要】用巴赫金学派的对话理论分析玛丽·雪莱的科学幻想小说弗兰肯斯坦所反映的现实主义意义,我们发现这部小说体现了人物之间在责任、人际关系方面对话的失衡,也表现了多种声音的对话,包括小说中提及的人物、社会成员和不同时代的读者。《弗兰肯斯坦》表现了玛丽·雪莱的反叛精神,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解读其中的对话艺术,以期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对话
【摘要】基于移动教学的社交群落式教学变成了热词。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用利用社交平台教学。本文主要以微信群为例,讨论社交群落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移动学习 社交群落式教学 微信群 大学英语  近年来,社交群落式教学变得越来越流行流行起来。社交群落式教学(social netlearing)是指基于网络社交平台,如twitter, facebook, google, y
【Abstract】Animal words not only have conceptual meaning but also have rich associative mea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nceptual meaning and associative meaning of animal
【摘要】作为长期在一线教学的英语教师,我深知英语学习入门的重要性,因此,帮学生把好英语学习入门关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本文就如何帮助学生做好英语学习入门进行简要阐述。对于初中英语学习入门,我认为首先要具有“三皮精神”。其次,要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关键词】英语入门 三皮精神 良好习惯  随着英语在国际上的广泛使用,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我国,英语学习也趋向了低龄化。无论
【摘要】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历史,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表达方式。比较两种语言的修辞格,特别是比较中英矛盾修辞法的异同及其在翻译与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真正做到语言上的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这种语言的辞格还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比较;矛盾修辞法;翻译;教学  【作者简介】杨薇,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