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紧随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步伐,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就要正确认识当前的教育形势,不断革新教学观念,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为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打下基础。但是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觉得内容枯燥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教学;学习动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如果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那么就会产生认识、研究这件事物的动力。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对某一个学科的兴趣,学生就会持续专注的进行研究,学习效率自然就能够提高。采用恰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动力,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1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对教材的利用不够全面
目前初中农村数学教学中,对教材的利用有两种倾向,第一种是教材上有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教师不对教材进行深入分解,学生听完课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种是教师将教材进行重新组织,但是组织教材前并未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教学偏离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知识的载体。新编教材内容更加有条理,更加贴近生活,但是很多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教材中留有思考和探究余地的内容,教师忽视了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这显然不符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一目标。对于教材的利用,应该建立在对学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的基础行,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恰当的处理教材,既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也不能天马行空,脱离实际。
1.2不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在教授一些难度较大的概念、定理的时候,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如图片展示、动画教学等,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但是一些教师舍本逐末,认为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代替传统教学手段,例如有节课教师用幻灯片为学生讲解黄金分割的知识,幻灯片从展示身材优美的芭蕾舞演员,到展示恢弘大气的建筑,各种新鲜事物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们都深深被吸引,但是直到这节课的最后十分钟,幻灯片的主题才转移到黄金分割上来,教师只能匆匆讲解一下黄金分割的概念和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表面上这节课效率很高,学生们热情高涨,实际上由于教学主题的偏差,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学生们并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
2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持续性学习动力的策略
2.1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建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疑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矛盾,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和探索。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以此来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如果我们有一张非常非常大的纸片,厚度是0.1毫米,把它连续对折30次,它的高度就能够超越珠穆朗玛峰,你们相信吗?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太相信,教师说:实际上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如果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会知道为什么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纷纷兴趣盎然的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
2.2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无法在课堂上研究和展开的,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地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因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地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们提出来的有价值的,就应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进一步进行研究。
2.3教学应该联系生活
伟大的数学家们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和总结了数学知识,而数学知识又被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教学,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亲切感,学生才能够自觉的去思考和探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矩形的判定”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木匠在做门的时候是如何保证门的形状是矩形的并且正好符合门框的形状呢?同学们表示不太了解,教师自己作出回答后,又向学生说明木匠的做法是有理有据的,学生们都很好奇,不知道木匠为什么会用这种方法,教师由此引出教学主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矩形的判定方法。从生活中常见的“门”为引入点,先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自然就会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
2.4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除了提问题、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好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用多种多样的教具开展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等,一节课中可以穿插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沉闷枯燥的问题,让学生始终兴趣高涨,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3结束语
综上,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避免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持续性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2010,(17):32.
[2]黄淑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J].小作家选刊,2014,(03):105.
[3]屠海彬.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85.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教学;学习动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如果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那么就会产生认识、研究这件事物的动力。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对某一个学科的兴趣,学生就会持续专注的进行研究,学习效率自然就能够提高。采用恰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动力,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1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对教材的利用不够全面
目前初中农村数学教学中,对教材的利用有两种倾向,第一种是教材上有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教师不对教材进行深入分解,学生听完课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种是教师将教材进行重新组织,但是组织教材前并未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教学偏离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知识的载体。新编教材内容更加有条理,更加贴近生活,但是很多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教材中留有思考和探究余地的内容,教师忽视了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这显然不符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一目标。对于教材的利用,应该建立在对学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的基础行,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恰当的处理教材,既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也不能天马行空,脱离实际。
1.2不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在教授一些难度较大的概念、定理的时候,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如图片展示、动画教学等,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但是一些教师舍本逐末,认为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代替传统教学手段,例如有节课教师用幻灯片为学生讲解黄金分割的知识,幻灯片从展示身材优美的芭蕾舞演员,到展示恢弘大气的建筑,各种新鲜事物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们都深深被吸引,但是直到这节课的最后十分钟,幻灯片的主题才转移到黄金分割上来,教师只能匆匆讲解一下黄金分割的概念和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表面上这节课效率很高,学生们热情高涨,实际上由于教学主题的偏差,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学生们并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
2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持续性学习动力的策略
2.1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建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疑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矛盾,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和探索。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以此来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如果我们有一张非常非常大的纸片,厚度是0.1毫米,把它连续对折30次,它的高度就能够超越珠穆朗玛峰,你们相信吗?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太相信,教师说:实际上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如果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会知道为什么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纷纷兴趣盎然的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
2.2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无法在课堂上研究和展开的,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地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因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地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们提出来的有价值的,就应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进一步进行研究。
2.3教学应该联系生活
伟大的数学家们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和总结了数学知识,而数学知识又被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教学,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亲切感,学生才能够自觉的去思考和探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矩形的判定”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木匠在做门的时候是如何保证门的形状是矩形的并且正好符合门框的形状呢?同学们表示不太了解,教师自己作出回答后,又向学生说明木匠的做法是有理有据的,学生们都很好奇,不知道木匠为什么会用这种方法,教师由此引出教学主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矩形的判定方法。从生活中常见的“门”为引入点,先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自然就会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
2.4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除了提问题、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好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用多种多样的教具开展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等,一节课中可以穿插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沉闷枯燥的问题,让学生始终兴趣高涨,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3结束语
综上,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避免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持续性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2010,(17):32.
[2]黄淑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J].小作家选刊,2014,(03):105.
[3]屠海彬.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