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实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生物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本文介绍一种有效手段,就是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中生物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终端组织性的思维工具,是由中心到周围有层次的发散的图形,通常情况下包括词汇、图形、线条和编号等几部分,通过颜色各异的笔标出各级分支。通过思维导图的巧妙运用,能够将零散的知识依据一定的逻辑、类别和结构联系起来,组建知识网络。因此,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思维工具,还是一种将书由厚读薄的学习方法[1]。初中生的思维方法大多停留在一般水平,不能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下面做具体介绍。
  1.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关注的焦点一般设置在图形的正中央,进而可以清晰地读取;第二,中心问题和分支问题从中央向四周放射;第三,一般某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组成分支,一些相对分量较轻的话题也可以通过分支表示,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第四,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所以,思维导图呈现的形式是树状结构的。
  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2.1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对各章节的知识点间的相关性没有十分清晰的了解,不明白作者的编排思路,感觉学得的知识点十分零散,难以系统记忆和理解。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将各章节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系统记忆和理解,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主要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生物理论知识[2]。
  2.2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力
  通常情况下,思维导图是通过一个中心无线向四周延伸的知识网络,这就能使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无限遐想,将思维不断发散,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力。
  2.3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和开发智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形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思维导图通过各种颜色区别不同的曲线等操作,能激活学生的右脑,开发学生的智力。
  3.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1安排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做课堂笔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和行之有效的做课堂笔记的手段,可以通过文字把学生的想法描绘出来,能够将了然无趣的信息转换成有彩色的、便于记忆的、具备较强组织性的图,符合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出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教学工作者需要实现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自我介绍,进而让学生了解和初步明白思维导图的用途和画法。然后安排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自我介绍。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大体了解和明白思维导图的基本画法。在开始进行学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做本节课的课堂笔记:当教师将本节课的课题导入之后,引导学生描绘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然后根据教材中安排的几个大标题,从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开始画出各个分支。并通过颜色不同的曲线加以区分,还要在曲线上注释上可以表达主题的词语,按照教学的内容,在一级分支下面还要画出几个分支,也要注释出可以表达主题的词语,当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完全表达出来时,思维导图也就完成了。这样的训练必须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学生才能够独立自主地运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堂笔记的记录。
  当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画法熟练掌握后,教师需要将每章或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看成一个思维导图的主题。通常情况下,每一单元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教学,学生若是采用传统的记录笔记的手段,就会觉得知识点很散乱,缺乏系统性和网络性。假如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则能够高效地抓住教师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并且围绕此中心层层展开,还能在翻看笔记的过程中温习已学内容,进而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点。
  3.2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在开展思维导图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前针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采用的手段就可以是先让学生熟悉上节课所作的思维导图,然后回答问题,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通过思维导图复习是方便快捷且容易抓住重点的。因为学生的笔记会因学生个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都符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在课后学生很乐意也很容易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复习。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养成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会使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为后续新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再次梳理和理解知识点,迅速发现各章节知识点间存在的相关性,画出更具代表性且一目了然的思维导图。这种手段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进而激发学生互动和交流的积极性。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对头脑中形成的知识网络加以完善,进而提高复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思维导图的特点、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应用的主要意义等,教师在今后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更注重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使其为提高生物教学实效服务,切实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郭丽霞.“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复习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62-63.
  [2]刘建军.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J].新课程学习:上,2012,(3):8-9.
其他文献
互动式教学即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起来,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要适应新型的角色,充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推出以及具体的施行,也让我国的中小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进行了全新转变.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更深入的改革需求.现阶段我国初中
摘 要: 新课程对教学模式及其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地设计探究活动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课的探究活动为例,阐述如何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探究活动 目标引领 活动方案 合作交流  探究式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学生终身发展并具有教师个性特色的教学新模式。巧妙地设计探究活动、积极地促成学生体验交流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
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网络的备份与恢复系统的设计,首先对打包文件结构进行设计;然后对加密模块功能和程序设计进行讨论;最后是连接/传输模块的设计.
档案业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目的和内容所决定的.档案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档案人员的素质高低.《档案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应当
本文应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详细说明了数据库创建思想以及各个数据袁之间的具体关系,为后续进行系统功能实现,绘制系统功能框架图,以及对整个程序设计的规划起到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当前素质教育形势下一大教学目标,与新课标的改革方向与课程任务不谋而合.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新课改为教学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兴趣 和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