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 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十个核心概念之一。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描述: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 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040-03 这是人教版小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过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较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加之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抽象,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并不浓厚,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数学课堂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发挥想象力,同时转变对数学知识的认识,逐渐热爱数学学科。 【关
【摘要】 数学文化在整个初中数学课程中都有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课堂中如何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品味数学文化的作用,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更大的升华。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对书面表达的写作要求是:书面表达题目旨在考察考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评价其能否运用相关常识和语言知识进行有效的文字表达,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我们可以看出,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注重基础,突出写作能力。本文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为例,从写作策略、写作技巧和写作步骤等方面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关于邀请信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 书面表达
【摘要】 借着新时代的春风,让时政能更有效地促进高三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文章在分析时事政治在高三政治教学中融入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具体融入对策,以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三政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了解得更深入,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三政治 时事政治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摘要】 在高中阶段,实行学分制下的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既对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创新个性有利,又让体育课变为学生健康发展身心的一个良性平台,从而调动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与终身锻炼意识。但在选项教学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就此展开了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高中 问题 选项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
【摘要】 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已是教育战线的共识。在提倡新课改的今天,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更要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切忌简单粗暴,践踏学生的自尊。在工作实际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老师时时警醒,处处留心。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教育教学 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在教师教学和育人工作中,教师既要把握一定的技巧性,更要善于将情感融入到对学生的塑造中,要学会以情感塑造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体验,用情感感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端正认识,建立积极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用情感的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对此,本文就高中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情感渗透展开了论述,提出了情感助力成长的几点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情感
【摘要】 小学体育教育有助于确保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认识。本文对体育迁移价值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体育教育在小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身心教育 迁移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087-01 0 一、体育迁移价值的观点阐
【摘要】 本文以2019年高考题全国I卷的22题为例,探究其解法,凸显价值引领,说明高考备考复习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理,才能避免只顾刷题,拼命做题却收效甚微的情况。高考备考复习回归基础,讲到位,练到位,才是根本之道。 【关键词】 参数方程 极坐标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
【摘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笔者学校进行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了“136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046-02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