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沉默的我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06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来得有些迟,但终究还是来了。身边的同学漫步在校园小径,享受着灿烂的阳光。人群中,有些是手拉手的好朋友,他们一起述说着青春的情怀;而有些,自然是那种特殊的朋友,肩并肩,感受着幸福的微妙。老师路过,也只是微微一笑。毕竟,谁都年轻过。
  而我是怀着偷窥的心理看到这一切的。一如既往地蜷缩在教室里那个只属于我的阴暗角落,冷漠地看着有阳光的世界。那些,仿佛都与我无关。我的世界没有裙摆,没有男生,只有一如既往的寂静与那压抑的校服。学习只是一个借口,我只想要一种瑟缩的安全感。
  哪个女孩不希望自己是女孩见了会羡慕,男孩见了会疼爱的美丽少女呢?可是,我明白,我没那份天生的资本,我矮,我胖,我黑,小眼睛,单眼皮,是个不折不扣的丑女。
  看那些漂亮女孩的照片,我自惭形秽。那些女孩,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琼姿花貌,秋水伊人。她们的日志,即使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会迎来一大批的评论。
  是的,这本是不公平的,但这又是公平的,青春或许是漂亮女孩才有的姿态。而我,只是一只丑小鸭,所以,我只能仰望她们的绚烂年华。
  我甚至都没有勇气自拍,我怕死了我那只有一条缝的单眼皮小眼睛。
  我很丑,即使我很温柔。
  我甚至已经不会嫉妒了,因为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自卑,就像一条长长的蛇,吞噬了少女一切张扬的梦。
  寝室长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一名设计师。于是,她习惯在课堂上躲过老师尖锐的目光,用画笔一笔一画地勾勒出未来的模样。我羡慕她,甚至嫉妒她,她是幸福的。
  而我,曾经关于主持人的期盼,关于作家的梦想,早已被搁浅。
  17岁的我,沉默,并且被动。
  其实,我不是没有努力过。高二的每一节物理化学课,我绝对是我们班听得最认真的。而身边的同学,或是赶主课作业,或是悠闲地玩手机。然而,他们会考成绩单上一个个“A”刺痛了我的眼睛。毫不避讳甚至得意地炫耀考场中的“乐于助人”,那一张张笑脸,让我的那两个原本差强人意的B突然黯淡无光。
  为什么?我迷茫地向天空呐喊。
  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得不到就痛恨自己,挫败感让我窒息。
  我开始拒绝人群,并讨厌这个得过且过,虚伪又恶心的世界。
  爸爸妈妈,你们可曾想到,曾经那么骄傲、那么快乐的女儿有一天成长成这副模样?
  就在这个季节,我感觉身体里许多东西在风里被吹散,然后,被沉沉地抛开。
  默 墨
其他文献
在2017年形形色色的综艺节目和来来往往的娱乐新秀中,有一张“特别”的面孔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明日之子》的选手王竟力。  他的“走红”,多半不是来自他的歌声或才艺,而是来自他的“美颜”,以及随之而来的纷纷议论。  有人说:“王竟力是我见过最美的男生!”  有人说:“美?男生不应该是阳刚帅气的吗,这怎么看都像个女生!”  更多人开始吐槽这些年来不断涌现出的一大批“鲜肉”“美男”,质疑这个时
奶家的桂树又开花了,可今年,却没有奶奶做的桂花糕吃。  自打我记事起,桂树便挺立在那里了。那是一棵老树,粗糙的树皮,像极了奶奶脸上的皱纹。每年秋天桂花盛开,奶奶都会把满枝的金黄收集起来,为我们做桂花糕。  “这棵树啊,是我和你爷爷年轻的时候一块儿栽下的,当初就只是一棵小苗……”只要说到爷爷,奶奶就停不下来,“那几年,地里颗粒无收,你爷爷偏就硬撑着,省给我们吃,谁想到竟饿出病来……走之前他还念叨着,
“为爱找方法”的神秘答主:  见信如晤。  请允许我冒昧地向您提这样的问题:做到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为什么就这么难?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要以貌取人”,可为什么有些同学上中学了却还是没学会?  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疑问,主要是因为初中班上的一个女孩。她因为相貌不佳,而沦为男生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戏谑地叫她“校花”,拿她打赌:“谁要是输了就娶她。”还有好事者把她的照片做成表情包,在网上散播。 
应征者  动物园招募驯兽员,有个人前来应征。园长对他说:“我要考考你,你有没有办法让大象先摇头,再点头,最后跳进游泳池呢?”应征者说:“这不难!”他走到大象面前说:“你认识我吗?”大象摇摇头。他又问:“你脾气大吗?”大象点点头。那人对着大象屁股猛踹一脚,大象疼得跳进了游泳池。  园长说:“你太没同情心了,不能当驯兽员。”应征者说:“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会温柔的。”园长说:“好,还是那三个条件,
进入高三后,我萌生了当一名“美术专业艺考生”的想法。周末晚饭时,趁爸妈心情不错,我郑重地说了这件事。没想到,老爸的脸色瞬间从春风拂面跳转成寒风凛冽:“胡闹!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老妈用指尖点着我的额头说:“发烧说胡话呢?”  我没胡闹。我仔细权衡过的。我的成绩中等偏上,高考发挥正常的话,也就是上一所一般的本科学校。爸妈在升学方面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能考到重点最好,考到个普通的本科读个会计之类的专
长长的一个假期过后,宁波一所中学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又回到了学校,他们要交一份特殊的作业——学校规定每个同学在假期里要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信,这是该校感恩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900多名同学中,竟有400多名交不出这个作业。  人们对此有着种种的感慨,而一位同学私下里说,他们对这种作业“非常反感”。  给父母写信、为父母洗脚、对父母说“我爱你”……学校对“感恩教育”可谓是煞费苦心。你做过这样的作业吗
赵佳蓉是谁?你不一定知道。但你对“落落”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她的《年华是无效信》开创了青春治愈系校园小说的先河,她的散文《后半生的魔法师》让万千中学生感动落泪,她主编的《文艺风象》发掘出日常生活的文艺一面……  然而这位被人赞誉为“善于将生活中落尘般的小细节,化作可以想象的文字符号”,代表着“美好而温暖”的“少女文艺潮流”的著名青春文学作家,却也有过一段决绝而不堪的叛逆青春……  落落,你好
“我是刘飞辉,但我更希望你们叫我沐戎飞洋。我的梦想是努力让世界变得不一样。”  满满的热血和小小的“中二”,让刘飞辉这个瘦小的文艺青年成了义乌市鼎鼎有名的“沐戎导演”。他策划并拍摄的微电影《走了,义亭》,讲述了四个少年在义亭中学三年的生活。  毕业倒计时,刘飞辉心里有点伤感,便随手在纸上写下“走了,义亭”四个字,想了想,又加了个书名号。为自己,为朋友,为母校,留下一段属于青春的美好影像,这念头在刘
“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快乐。”  昏天暗地的补习班,上不去的分数线,难以应付的人际交往,父母过高的期望……一个又一个沉重而巨大的问题,砸在心上喘不过气来。直到我从这段艰涩的青春里狼狈出逃,轉身回望,忽然发现,那时候的自己,远比我所认为的,更加强大而勇敢。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青春的真相从来不只是单纯美好,坚持过来的你,便是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