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的用语是否准确、贴切,对意思表达和沟通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至关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的语音技巧基础上,还要传授一些遣词造句的基本知识,使他们逐步地养成准确表达的语言习惯,学习掌握地道英语的表达技巧,体会英语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从而不断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是一种词汇丰富的语言。据不完全统计,英语词汇有一百多万个,且使用上灵活多变,不易掌握。英语常用词释义很多,使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以单词do为例,do可作助动词、动词和名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单作动词就有20多条解释,查阅时犹如步入多义的迷宫,不知选哪个好。不过,如果能对do的词类、用法通过深层含义和表层含义来区分使用,并掌握它所构成的基本短语的话,就不会对繁多的释义以及它的基本用法感到茫然了。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时,必须结合社会交际实践和初中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才能使学生掌握好表达技巧。总的来说,应让学生强化以下四方面的练习。
一、区分同义词的原义和含义
在口语交际和作文中,都应培养初中生选词用字贴切精准的能力,只有在炼字锻句上准确有力和流畅精当,才能充分发挥语言交流沟通的社会功能。可以说,遣词造句的焦点是词汇选择,而选择就是为了贴切精准地表达。
选择同义词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疼,因为英语的同义词很丰富,原因是多少世纪以来英语从其他语言如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等借用和吸收了大量的词汇,但要记住一点:很难找到在意思和用法上完全一样的词。它们在文体层次、强调的程度、感情色彩、语句搭配上总是会有点差别的。不同民族的人从小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反映到选词用字活动中,形成了修辞的民族特色。就学生而言,他们常把一个英语单词的中文译法看作它的确切意思,或者通过中文译法来了解英语同义词,因此导致了用词错误。纠正错误的办法就是要掌握同义词的原义与含义的异同,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加以应用。如country, nation, state和land的原义有相同之处,相当于中文的“国家”,可以和定冠词或不定冠词连用,单复数形式均可。但它们的含义却很不相同。country指地区、其人口及政府;nation侧重指人民;state侧重政体及政治组织;land比country的意思广泛些,而且文雅些,并富有感情色彩。例如:
China is a country of vast dimensions.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
The United States is a nation of diverse people.
美国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国家。
Educ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state.
教育由国家提供经费。
This is the land where I was born.
这是我出生的国家。
二、甄别英汉在语义上的对应及差异关系
学生在选词造句上必然会遇到英汉之间的关系问题。用中文来理解单词的词义在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以send为例,send的意思是:Cause sb./sth. to go or be taken without going oneself.(使别人到某处去,或让一物被送到某处,但本人自己并不去。)有些学生只记住send的中文意思是“送、派”,常以中文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例如把“前天我送我弟弟去车站”译成“I sent my younger brother to the railway statio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这是一个典型的用词错误。应译成:“I wen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with my younger brother to see him off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语言是发展的,我们要经常阅读新的语言材料,把握好英汉发展的脉搏。要下大工夫掌握英语的基本词汇,防止英汉对应关系的过分强化,以致铸成一条等义的锁链,一提“介绍”就非用“introduce”不可,把自己束缚住了,语言就僵化了。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英汉的差异上,坚持探索英汉在思维方式上、文化习惯上、语义发展上的不同点,深刻认识这些差异,从而有意识地摆脱本族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词汇,才能有地道的英语表达。
三、使用言简意赅的句式表达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曾说:“Brevity is the soul of idea(言贵简洁).”一方面,句式表达应以言简意赅四字为目标,略去枝蔓,突出主干,以求简洁;另一方面,多余的或拐弯抹角的词不利于表达思想,只会使意思模糊,而不是更明晰。请看下面两个句子的翻译:
1.他10月初回到玉林市。
啰唆:He retuned to Yulin City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month of October.
简洁:He returned to Yulin City in early October.
2.张先生喜欢喝贵州产的酒。
啰唆:Mr.Zhang likes to drink all kinds of wines that are produced in Guizhou.
简洁:Mr.Zhang prefers wines produced in Guizhou.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简洁的句子所用的单词比啰唆的句子少一半,但原义没有改变。
另外,可用常用词代替复杂而少见的词。如:I saw a ghost,and I was frightened to death.此句中的词汇都是常用词,简单、易懂,但如果把该句变换为:I saw an apparition,and it reduced me to a condition of mortal terror.虽然意思一样,但不易理解。因此,表示帮某人做某事时,应用do something for somebody,不用perform something for somebody;同样,用get a birthday present,不用procure a birthday present;用ask a friend to dinner,不用tender him a banquet等。
四、养成生动形象的表达习惯
我们应尽量选用含义准确、具体的词语。因为我们描述的生动形象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所以在描述某事物、某地或某人时,用具体词汇和生动的句群就比用概括性的词汇好多了。例如:
A.It is a beautiful park.
B.With streams and ponds shaded by willows and bamboos,and small,elegantlyfurnished cottages behind piles of rock,the park,is quiet when there are many visitors in it,and cool when it is hot summer outside.
上面A、B都是描述美丽的公园。相比之下A不及B生动。因为beautiful是一个概括性的词,笼统地说a beautiful park(漂亮的公园),而不讲公园如何漂亮。而B选用了具体的词语,如streams,ponds,willows,bamboos,cottages,rock等,同时还运用了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生动地描述了公园的美丽,这都给读者以明确具体的印象。
此外,采用适当的修辞格可增加生动感、形象化。例如:She looked at me,her face the same colour as her hair almost,her spectacles shining against her hair above her forehead.(她看着我,脸色几乎变成了她头发的颜色,她的眼镜在前额的头发下闪闪发光。)as her hair是一种明喻修辞格,表示当她(奶奶)听到Bayard说他们向联军开枪杀死一匹马后,脸色像她的白发一样苍白。此处生动逼真,形象地描述了奶奶的脸色。又如:
as white as snow雪一般的白
as busy as a bee忙个不停
as strong as a horse体壮如牛
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的基础教学,在基础阶段学生养成了贴切精准的表达习惯,才能在下一阶段形成地道的英语表达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初始阶段就放任自流,无规无矩,后面阶段的语言学习便会难以为继,也就无法为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提供一个支撑平台,也就无法完成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2]曾庆茂.英语修辞鉴赏与写作[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蒋 童,钟厚涛.英语修辞与翻译[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英语是一种词汇丰富的语言。据不完全统计,英语词汇有一百多万个,且使用上灵活多变,不易掌握。英语常用词释义很多,使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以单词do为例,do可作助动词、动词和名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单作动词就有20多条解释,查阅时犹如步入多义的迷宫,不知选哪个好。不过,如果能对do的词类、用法通过深层含义和表层含义来区分使用,并掌握它所构成的基本短语的话,就不会对繁多的释义以及它的基本用法感到茫然了。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时,必须结合社会交际实践和初中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才能使学生掌握好表达技巧。总的来说,应让学生强化以下四方面的练习。
一、区分同义词的原义和含义
在口语交际和作文中,都应培养初中生选词用字贴切精准的能力,只有在炼字锻句上准确有力和流畅精当,才能充分发挥语言交流沟通的社会功能。可以说,遣词造句的焦点是词汇选择,而选择就是为了贴切精准地表达。
选择同义词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疼,因为英语的同义词很丰富,原因是多少世纪以来英语从其他语言如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等借用和吸收了大量的词汇,但要记住一点:很难找到在意思和用法上完全一样的词。它们在文体层次、强调的程度、感情色彩、语句搭配上总是会有点差别的。不同民族的人从小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反映到选词用字活动中,形成了修辞的民族特色。就学生而言,他们常把一个英语单词的中文译法看作它的确切意思,或者通过中文译法来了解英语同义词,因此导致了用词错误。纠正错误的办法就是要掌握同义词的原义与含义的异同,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加以应用。如country, nation, state和land的原义有相同之处,相当于中文的“国家”,可以和定冠词或不定冠词连用,单复数形式均可。但它们的含义却很不相同。country指地区、其人口及政府;nation侧重指人民;state侧重政体及政治组织;land比country的意思广泛些,而且文雅些,并富有感情色彩。例如:
China is a country of vast dimensions.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
The United States is a nation of diverse people.
美国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国家。
Educ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state.
教育由国家提供经费。
This is the land where I was born.
这是我出生的国家。
二、甄别英汉在语义上的对应及差异关系
学生在选词造句上必然会遇到英汉之间的关系问题。用中文来理解单词的词义在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以send为例,send的意思是:Cause sb./sth. to go or be taken without going oneself.(使别人到某处去,或让一物被送到某处,但本人自己并不去。)有些学生只记住send的中文意思是“送、派”,常以中文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例如把“前天我送我弟弟去车站”译成“I sent my younger brother to the railway statio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这是一个典型的用词错误。应译成:“I wen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with my younger brother to see him off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语言是发展的,我们要经常阅读新的语言材料,把握好英汉发展的脉搏。要下大工夫掌握英语的基本词汇,防止英汉对应关系的过分强化,以致铸成一条等义的锁链,一提“介绍”就非用“introduce”不可,把自己束缚住了,语言就僵化了。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英汉的差异上,坚持探索英汉在思维方式上、文化习惯上、语义发展上的不同点,深刻认识这些差异,从而有意识地摆脱本族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词汇,才能有地道的英语表达。
三、使用言简意赅的句式表达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曾说:“Brevity is the soul of idea(言贵简洁).”一方面,句式表达应以言简意赅四字为目标,略去枝蔓,突出主干,以求简洁;另一方面,多余的或拐弯抹角的词不利于表达思想,只会使意思模糊,而不是更明晰。请看下面两个句子的翻译:
1.他10月初回到玉林市。
啰唆:He retuned to Yulin City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month of October.
简洁:He returned to Yulin City in early October.
2.张先生喜欢喝贵州产的酒。
啰唆:Mr.Zhang likes to drink all kinds of wines that are produced in Guizhou.
简洁:Mr.Zhang prefers wines produced in Guizhou.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简洁的句子所用的单词比啰唆的句子少一半,但原义没有改变。
另外,可用常用词代替复杂而少见的词。如:I saw a ghost,and I was frightened to death.此句中的词汇都是常用词,简单、易懂,但如果把该句变换为:I saw an apparition,and it reduced me to a condition of mortal terror.虽然意思一样,但不易理解。因此,表示帮某人做某事时,应用do something for somebody,不用perform something for somebody;同样,用get a birthday present,不用procure a birthday present;用ask a friend to dinner,不用tender him a banquet等。
四、养成生动形象的表达习惯
我们应尽量选用含义准确、具体的词语。因为我们描述的生动形象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所以在描述某事物、某地或某人时,用具体词汇和生动的句群就比用概括性的词汇好多了。例如:
A.It is a beautiful park.
B.With streams and ponds shaded by willows and bamboos,and small,elegantlyfurnished cottages behind piles of rock,the park,is quiet when there are many visitors in it,and cool when it is hot summer outside.
上面A、B都是描述美丽的公园。相比之下A不及B生动。因为beautiful是一个概括性的词,笼统地说a beautiful park(漂亮的公园),而不讲公园如何漂亮。而B选用了具体的词语,如streams,ponds,willows,bamboos,cottages,rock等,同时还运用了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生动地描述了公园的美丽,这都给读者以明确具体的印象。
此外,采用适当的修辞格可增加生动感、形象化。例如:She looked at me,her face the same colour as her hair almost,her spectacles shining against her hair above her forehead.(她看着我,脸色几乎变成了她头发的颜色,她的眼镜在前额的头发下闪闪发光。)as her hair是一种明喻修辞格,表示当她(奶奶)听到Bayard说他们向联军开枪杀死一匹马后,脸色像她的白发一样苍白。此处生动逼真,形象地描述了奶奶的脸色。又如:
as white as snow雪一般的白
as busy as a bee忙个不停
as strong as a horse体壮如牛
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的基础教学,在基础阶段学生养成了贴切精准的表达习惯,才能在下一阶段形成地道的英语表达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初始阶段就放任自流,无规无矩,后面阶段的语言学习便会难以为继,也就无法为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提供一个支撑平台,也就无法完成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2]曾庆茂.英语修辞鉴赏与写作[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蒋 童,钟厚涛.英语修辞与翻译[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