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内涵 融合创新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akk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以“幸福的,不一样的未来学校”作为愿景。自2009年建校以来,持续探索满足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的未来学习样态,制定了2009年至2035年阶段性建设目标。2009年至2015年:明确定位,发展特色;2015年至2021年:完善建制,科研强校;2021年至2035年:依托新动能,谋取新发展。其中,学校发展特色即以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引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学校实践。这是西山学校作为“未来学校”的立足之本。
  学校充分挖掘、链接内外部优质资源,支持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项目的持续深化发展。硬件方面,完成北京市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建设,成果在全区范围推广;软件方面,在校长亲自指挥下,发展规划处、教师发展处等部门联合研究包括课程体系、师资培训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撑系统,确保项目高品质推进。
  合力共赢
  为凝聚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力量,学校从团队建设、方案制定、环境建设、师生培训、家长体验式工作坊等多个维度有力推动。家长群体在学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变革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策划实施“家长体验式工作坊”获得家长对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在理念上的理解认同、实际操作中的配合支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家长就可以亲身体验常规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和社团活动。随后每学年,学校都会开展2~3次家长体验式工作坊,侧重不同学科和主题,邀请家长参与并实时提供反馈。这也体现出学校对家长力量的重视和对教学改革的自信,也让家长同步感受自己孩子的成长变化,对项目开展提出观察意见和建议,对项目给予好评和坚定支持。
  依托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成立课程研究中心,积极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实现西山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闭环、培养目标与学生培养方案的闭环、课程目标与授课目标的闭环,从而实现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的持续、深度推进。
  学生的学习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在教育探索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无论在课堂学习环节,还是班级常规管理,均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入校伊始,学校从“学生学习配套”的落实开始,通过定期的小组长培训、教师经验共享、学长学姐计划,在全年级同步推进班级小组建设。班级内4~6人形成一个小组,组长在学校有一个专有称呼——Captain。Captain统筹小组整体任务,组织小组讨论,組织评价,“大副”是Captain的助手,在Captain缺席时,承担起Captain的职责。小组其他人员各有分工,分别承担作业收发、学习任务检验互查、每日常规反馈等任务,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又互相督促。通过各学科协同细化小组建设,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成为高效的自主学习者。
  例如,生物实验课上,学生正在以小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与探索,如图1。这是一节鲫鱼解剖课,学生在课前要全面了解鲫鱼的身体结构,了解解剖基本知识,仔细观看教师的操作示范,然后在课上进行实操。
  图1
其他文献
记 者:改革开放40年,从农远工程,到三通两平台,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王珠珠:国家改革开放的40年正是中央电化教育馆应运而生和服务大局、不断发展的40年。在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央电化教育馆于1978年成立。  在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体的发展时期,中央电化教育馆积极推动了电教设备的引进、电教教材的开发和视听技术在各
【本刊讯】智慧教育路在何方?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加强顶层设计、让智慧教育真正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2017年9月18日,“国家标准框架下的智慧教育应用生态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教育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构建良性发展的智慧教育生态圈。  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认为,目前的智慧教育发展缺乏系统的模式和标准,存在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她指出,“智慧教育首先服务学校应用,以切实解决教育教学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Plickers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并说明其对传统教学带来的影响与改变。同时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说明基于Plickers平台开展学科教学的特色与优势,分享使用Plickers平台开展学科教学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Plickers;课堂反馈;师生互动;评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084-03  新课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校园建设进入2.0时代,对于建设的内容和目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校集团校的发展也進入了关键阶段。结合北京景山学校教育集团的实际发展需求,北京景山学校崇礼分校进行了具有特色的数字校园2.0建设实践探索,希望为研究者提供可供借鉴的案例。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
【摘 要】本文分析了滨唐研学之旅的主题确定、地点的选择及课程目标设置,特别是分析介绍了课程设计、实施及评价,有助于提高研学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5-090-03  研学旅行的背景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从 2015 年 9 月开始,北京市推进综合实践课程改革,研学旅行作为综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  企业口述档案管理    刘在2006年第4期《山西档案》上撰文指出,首先,企业口述档案管理有利于具有知识含量的信息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个人口述或对话方式对那些以往档案收集过程中不被重视的或是无法收集的有价值的细节性过程性部分进行系统搜集,保证了企业享有全面完整集成的知识系统其次,可以促进企业知识收集传递内化的转化过程更加及时准确,企业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信息技术课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科学意识和技术能力,怎么和金融创业扯上关系了?萌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开展一场“融资”活动的想法时,我的内心也在不停打鼓。然而,我并不是要将学生带向金融领域,而是想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形成项目合作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往往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活动。学生会自主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与合作。通过课堂巡视和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
约十年前,青浦新课堂实验项目启动,为了更真实地了解课堂,项目组曾经进行了大范围的课堂观察研究。从这些课堂观察研究中发现:(1)虽然新课程强调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也有让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囿于时间和进度,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科核心概念没有真正理解,深度学习并没有发生。(2)班级教学中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已知”“能知”“迷思”“潜能”区不同,教师应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
【摘 要】智慧校园建设首要的实质,是构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环境。新型学习环境的构建主要体现在时空环境、介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三个方面。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课程教学的重构,需要从碎片化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资源建设、从实体空间教学走向混合空间教学、从课程教学的分离走向课程教学的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的动力是教师能力的重构,新型的课程开发能力、新型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实现课程教学一体化变革的动力源。  【
从以前的学校计算机房,到现在越来越多智慧校园的建设,技术设备在学校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如何管理和规范学生的技术使用,使技术、设备和资源应用聚焦在学习上,是旧问题,也是新挑战。本文从荷兰海牙美国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学段信息化设备使用条例的分析中,思考规范对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意义;并通过与国内中小学计算机房使用规则的比较,透视管理、规范与技术素养培育的价值关系,期待更多学校在信息化设备使用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