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杀手”梅姨再出招英国“脱欧”白皮书剑指移民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英国政府公布“脱欧”计划白皮书,其中,加强对移民的控制这一项内容赫然在列。白皮书申明今后要加强对移民的控制的基调基本已定。结合特雷莎·梅以往的执政立场和施政举措,白皮书剑指移民,此举有何意味?英国各界作何反应?针对这些问题,《留学》将逐一进行解读。
  2017年2月8日晚,英国议会下院投票正式通过该国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根据英国政府于2月2日公布的一份长达77页的“脱欧”计划白皮书,申明了英国政府“脱欧”计划的12项基本原则,其中,加强对移民的控制这一项内容赫然在列。
  根据英国政府公布的“脱欧”计划白皮书,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政府“脱欧”目标,意味着英国向正式开始“脱欧”迈出新的一步。这份白皮书共77页,列出英国政府“脱欧”计划的12项基本原则,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对英国首相特雷莎·梅1月17日演讲中提出的“脱欧”谈判目标和基本原则的细化与补充。尽管并未涉及具体的细节问题,但白皮书申明今后要加强对移民的控制的基调基本已定。
  结合特雷莎·梅以往的执政立场和施政举措,白皮书剑指移民,此举有何意味?英国政府后续还将有哪些动作?英国各界作何反应?针对这些问题,《留学》将逐一进行解 读。
  “移民杀手”梅姨出招
  收紧国际留学生签证势在必行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自2011年起,英国净移民一直保持大幅增长态势,在刚过去的12个月,英国净移民总数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4万人,其中有一半来自非欧盟国家,远高于政府之前设定的10万人的上限。为使移民人口“减至合理水平”,英国政府一直把严控移民作为一项关键议题。
  自英国保守党元老级人物特雷莎·梅(Theresa May)出任英国首相后,英国的签证移民政策一直备受各界关注。严格限制外来移民、削减净移民数量是英国保守党竞选时的口号,也是其上台后的一大政策目标。在设定净移民数目标时,英国政府也将国际学生包括在内。根据以往的经验,被外界称为“移民杀手”的梅姨,在未来,将很可能继续收紧英国签证政策,其中,就包括牵动各国学子神经的留学签证。
  特雷莎·梅,是英国历史上继“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女首相。之前,在担任卡梅伦政府内政大臣期间,特雷莎·梅便曾因其在移民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而广受关注。鉴于特雷莎·梅以往的行事风格,她成为首相之后,签证政策只收不放并非没有可能。
  早在2016年年末,英国《卫报》就曾爆出相关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卫报》在高校的线人称,英国政府正计划在2017年将国际学生签证的数量从30万张缩减至17万张。但从英国官方的态度来看,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英国内政部早在2016年10月,便曾在内部会议上表明了立场,收紧留学生签证现在只是一个数字问题。尽管最终的政策还未有放出,但从日前英国内政部讨论的政策看,英国将继续收紧签证的猜测似乎正在变为现实。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特雷莎·梅政府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新的留学生签证削减计划,她的班底认为进一步收紧国际学生签证或将大大有助减少净移民数量。英国的内政部和教育部,则有可能被要求评估收紧在学生签证管理方面的空间。这些在考虑中的选项预计包括:禁止学校以能为学生提供留英工作机会进行营销、采取进一步措施确保外国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即离开英国等。
  为了缩减移民数量,英国政府此前多次改变留学生签证政策,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要属2012年,以梅姨为主导的内政部取消PSW签证(Post-study Work),即国际毕业生两年工作签证政策。
  在2010年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上台前,英国针对留学生的签证政策十分优厚。早在十年前的2007年,英国曾推出了国际毕业生留英项目,规定任何在英国大学或学院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留学生毕业后都可以无条件获得一年的留英签证,用来找工作或体验生活。次年,这一项目正式“进化”为PSW签证,全称Post Work Study,签证年限也增加为两年。PSW签证可以说是当年赴英留学最有吸引力的条件之一,许多留学生凭借这两年的签证在英国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除此之前,当年的英国还有一种高技术工人Tier1 General签证。这是一套打分制系统,只要分数达标,留学生就可以获得工作签证。
  然而,卡梅伦政府2010年执政以后,特雷莎·梅出任内政大臣,当年便提高了Tier1 General签证的门槛,次年全部取消高技术工人类签证。2012年,在经过多方质询和公示之后,特雷莎·梅一刀“砍”掉了当年几乎成为留学生“标配”的PSW签证。
  2015年7月,英国移民局时隔3年后再次颁布重大规定:就读于College(学院)、持有T4学生签证的非欧盟留学生,无论其就读于私立还是公立学院,在签证期内均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工作。此外,就读于学院的学生将不被允许直接在英国境内续签学生签证或者转成工作签证。同时,新规压缩了海外学生就读预科课程的时间,规定其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英国广播公司表示,该政策在2015年8月生效后,直接影响了当年秋季入学的非欧盟留学生的数量,而且大大降低了国际学生特别是学院学生在英国的就业率,虽然内政部强调“仍然欢迎真正以学习为目的的留学生进入英国”,但进一步控制移民人数已经势在必行。
  分析人士:
  英國严格限制留学生签证弊大于利
  在担任英国内政大臣时,特雷莎·梅的口号之一便是“实现留英学生零滞留”。日趋严格的签证要求让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绝大多数国际学生觉得留英无望,面临着“毕业即离英”的现实压力。
  正在申请季的国际生们可能已经在面试时遭遇困难。《卫报》称,学生们在“可信性”面试时,会被考官问到莫名其妙的问题。有人因为不知道目标院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而被质疑;还有人因为不知道校长的名字而被拒;一名申请人因为银行账户金额在过去90天内低于要求,也被拒绝,即便该学生提交了父母的账户也无济于事。根据《卫报》这些高校线人的预测,2017年,英国高校的招生标准普遍会更加严格。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严格限制留学生签证弊大于利。限制有才华的学生留英会导致具有重要技能人才的流失,损害英国发展进程,降低竞争力。这部分人持有的观点,普遍认为:国际学生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对英国有着重要的贡献,如果英国想要拓展经济的潜力,就需要为有才干的国际学生创造一种欢迎的氛围。
  同时,还有一些分析人士也认为,留学生不应成为遏制移民人数政策的替罪羊,他们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在他们眼里,内政部针对留学生日益严格的行动让人担心这更多是为了达到净移民量指标,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在英国际留学生的权益不断遭到侵蚀,他们将这些行动,看作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漠视。在他们看来,如果英国政府继续为达成移民指标而把海外学生当作替罪羊,无疑只会进一步损害英国声誉。
  英国部分高校持反对意见
  因国际学生是重要财源
  推动特雷莎·梅收紧留学签证政策的阻力不是没有。前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以及商业、创新和技术部一些官员就曾试图阻止她推出相关的强硬政策,因为他们认为国际学生有利于英国经济及英国大学收入。财政部和商业、创新和技术部也曾试图通过将留学生人数从政府移民统计中剔除,以帮助放宽学生签证。
  但是,特雷莎·梅上台后没有留用奥斯本,并将商业、创新和技术部撤销,其所辖大学管理职能并入教育部,而新任教育大臣贾丝廷·格里宁是特雷莎·梅的坚定支持者。而对她最有影响力的政策顾问尼克·蒂莫西此前也呼吁采取进一步措施收紧英国学生签证管理。
  在特雷莎·梅政府看来,他们推行收紧留学签证政策的初衷,是要為英国教育的未来着想。但是,英国的一些高校却并不这么认为。一方面,毋庸置疑,国际学生对英国高校来说是重要的财政来源,根据Universities UK的数据,国际学生为英国创造了107亿英镑的收入。而对另一些院校来说,国际生多样化的背景是赖以生存的条件。比如,“世界四大时装设计学院”中的伦敦中央圣马丁(Central Saint Martins),有48%的学生来自海外。他们的学生多来自美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不少人毕业之后被国际时装品牌聘用。该学院的口碑和名气就是靠国际化人才传播和积累起来。
  在反对者看来,梅姨和保守党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减少国际生数量可能会带来怎样的损失。卡迪夫大学副校长Colin Riordan曾对特雷莎·梅政府收紧国际留学生签证的政策发表过公开意见:“这样做的确可以减少移民数量,但它并没有解决人们对移民的担忧。因为制造矛盾源头的并不是留学生或外籍员工,削减国际学生人数不应该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
  教育界呼吁:
  英国政府应调整现行移民签证政策
  长久以来,对收紧留学生签证影响英国经济的质疑声音在社会上不绝于耳,尤以教育界最为激烈。据报道,如果英国内政部减少签证数量,那么在英国“脱欧”之后通过收取高额学费得到的潜在收入将会消失。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的预测,英国内政部针对在英国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的强硬立场,可能将会导致英国每年损失高达20亿英 镑。
  除了国际学生的学费外,更深一步的影响也会如期而至。例如,失去如房屋租金和餐饮之类的其他收入,其中,“削减开支对大学供应链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损失最大,超过了9亿英镑。相关专家将这种乘数效应描述为“此种出口收入来源对英国整体经济有间接诱导作用”。
  根据早前的报道,英国大学联盟副总裁Alistair Jarvis曾经代表高等教育部门表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的预测,为限制欧洲或国际学生人数的政策所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敲响了警钟。大学只有在政府的正确支持下才能继续促进经济发展并使社会受益。” 对此,指责英国政府通过“煽动民粹主义”破坏大学建设的声音此起彼伏。
  为此,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委员会议员也表示,早前他曾收到了来自英国大学校长们的警告,称鉴于其他欧盟国家已经在积极挖掘各种人才,英国“脱欧”将使英国大学后退十几年。“我们需要领先,在过去10年,20年里我们一直是大学的龙头。而30或40年前刚加入欧盟时,我们并不是。这绝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不能这样做。”现在看来,这些校长们当时的担忧不无道 理。
  在英国的教育界,有一种观点由来已久。这种观点认为,英国“脱欧”部门和教育部没有办法与大学沟通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在“脱欧”部门,尚未有成熟的基础和系统结构,更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研究或教育的人。同样,在教育部,没有人真正负责“脱欧”事务。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英国政府不断收紧的移民政策,包括严格控制国际学生工作时间等,使得英国与世界其他留学目的地国家相比逐渐失去竞争力。英国国家统计署的数据表明,2014年在英国参加长期学习的人数约为19.1万人,而2015年底的统计数据则为164124人,跌至英国自2007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来自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数量在构成上也产生了显著变化,11.2万名非欧盟学生中有近71%的学生为亚洲学生。
  目前,教育界人士表示,出现自2007年以来英国国际学生获准学习类长期签证创新低的现象,应引起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看来,教育作为英国最有价值的输出产品以及英国第二大财政净收入来源,不应该成为在日趋国际化的当下被加以诸多限制。因此,呼吁政府对日益收紧的移民签证政策进行反思并作出相应调整。
  拎客
  “脱欧”计划白皮书12项基本原则:
  “脱欧”最终协议将由议会投票通过,保持确定性和透明度掌控英国自己的法律加强英国的统一,加强内部联盟维持与爱尔兰之间出入境现状,保护英国同爱尔兰之间历史性的紧密联系加强对移民的控制欧盟国民在英国的权利及英国国民在欧盟的权利保护劳工利益与欧洲市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与全球其他国家达成新的贸易协定让英国成为科技和创新的最佳场所合作打击犯罪和恐怖主义“顺畅、有序”地“脱欧”
  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
  ( Central Saint Martins)
  英国一所著名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属于伦敦艺术大学的一部分,是世界四大时装设计学院之一。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于1989年,由两个学校合并而成:中央艺术与设计学校(始建于1896年,英国皇家女子艺术学院1908年并入)和圣马丁艺术学校(始建于1854年)。伦敦戏剧中心(1963年从英国中央演说和戏剧学院脱离)和柏亚姆肖艺术学校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加入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中央圣马丁学院是英国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它作为盛产时装设计名师的名校而闻名国际时装界,它的时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被Dior,Gucci等诸多国际时装品牌聘用,每年伦敦时装周上的毕业生时装作品发布会都成了诸多国际时装品牌和国际时装传媒关注和挖掘设计新秀的焦点。
其他文献
日本对留学生的签证持开放态度,在“30万留学生计划”的支持下,留学日本所需的担保手续、日语水平、文化程度等诸多要求都有所降低。  2018年10月20日~21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此次参展院校来自英、美、加、澳等主要留学国,其中,日本展团阵容庞大,将有19所日本大学和语言学校参展,学校来自日本的多个地区,范围横跨北方的北海道和南方的冲绳,其中
In the early 1200s century, a nomadic empire meteorically rose in the nowadays eastern steppe based on its undefeated cavalry based army, and built the most huge and influential regime across Eurasia—
参加新加坡全媒体企业实训项目的学员,可以对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等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深入学习,同时也可以感受全球知名媒体的工作方式与氛围。  继上期推出新加坡海外小记者交流项目之后,睿拓环球联合《留学》杂志再度推出以传媒为主题的项目—全媒体企业实训项目。与前者不同的是,这次的项目受众瞄准了本科以上学历层次的在校大学生和在职的新闻从业人员。  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其以《留学》杂志、新加坡
10月23日,以“智慧生活·连接世界”为主题的2019成都新经济新产品首场发布会在成都菁蓉汇举行,智慧教育领域包括西瓜创客、VIPKID在内的企业均选择落地成都。  本次發布会上,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谢瑞武出席活动并致辞。发布会为智慧教育等三个场景提供了40余个创新解决方案,涵盖了5G 、供应链 、大数据 、人工智能 等高新科技。西瓜创客在发布会现场展出了针对6—12岁孩子的Mciro:
2019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届时将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超过3800家企业参加企业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同时,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作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世界各国产品、技术百花齐放  中国馆汇聚世界目光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是
據意大利教育中心消息,高考结束后,各领区已迎来2019/2020学年国际生及2020/2021学年计划生预注册的高峰时期。最新的国际生和计划生预注册实施细则及预约方式已经公布,有意者可查看意大利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留意风向标”获取信息。
“从选择这个专业开始,我就从来没想过离开。”心理学为什么这么有魅力?毕业于杜伦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学姐告诉你答案。   编辑_李丹供图_徐全设计_毕雁飞  在徐全入读之前,杜伦大学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五年未招收过一个中国学生。通过在杜伦大学的两年学习,徐全对于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规划。  如今的她已毕业回国,如愿进入北京的一所中学,成为一名心理咨询老师。谈到自己学习的专业和从
导语:作为美国最大的驻校语言中心,ELS总是尽量避免政治。但无论从创立的背景、全球化的发展轨迹,还是遭遇史上最大危机,以至进军中国,ELS总是绕不过政治。更多的时候,她既要在政治丛林里大胆地左冲右突,又得小心翼翼地与之合作。在ELS谋求深耕中国时,这种纠结的关系更为明显。  上海徐汇区安福路201号,曾经的法租界中心一座静谧破败的西式花园洋房里,Mark Harris 从怀里掏出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
飞机落地以后,一段新的征程开始了。  全新的环境中,不只有全新的语言和全新的面孔,还包括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与国内相同或完全截然不同的,但全部都是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方式,需要你去做好准备,并逐渐适 应。  九月,对于新入学的广大留学生群体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月份。与国内的学生不同,他们的校园生活始于海外、始于独立、始于一场全新环境中的“生存探险”。他们将要遇到的很多事情,对于已经有所准备的他们,仍旧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倡导“文明开化”,在开始全面西化的背景下迅速向工业化迈进,同时,政府用公历取代了农历,原来的农历新年也随着革新改为公历1月1日。从此,日本的新年与其他东亚地区的农历春节区分开来,成为了日本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虽然日本用新历新年取代了春节,但原来庆祝春节的风俗却保留了下来,且日本庆祝新年的部分习俗和节日氛围与中国传统新年十分相似,到了新年,留学日本的留学生们,也常常会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