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菌果:擦亮食用菌“冠军”牌匾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河南省长葛市农林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张军培的亲切带领下,记者一行采访了已经实现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银发菌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发菌果)。该公司严把原料质量关,确保生产种植用料的安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
  走进位于长葛市老城镇大赵庄村的银发菌果,记者立即被产区内的方形花园所吸引,绿树环抱之间,交叉种植的品种多样的花卉,争芳斗艳,芳香馥郁。生产标语“加强生产管理,确保质量安全”,隐映在夏日盈盈绿意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银发菌果董事长刘发奎向记者介绍,公司拥有80多座全电脑控制的自动化恒温出菇库,投资5600多万元,主要生产白色金针菇,日产鲜菇7~8吨,产品供不应求,主要销往郑州、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
  据了解,银发菌果示范区现有标准化温室大棚15000平方米,恒温保鲜库500立方米,采用机械装袋设备和自动化固液体菌种生产线,种植食用菌袋达1000万袋,年出鲜菇3500吨。自项目实施以来,食用菌的产量、产值、品质均比往年有了较大增长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近年来,长葛市农林局按照市政府的规划部署,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培育壮大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推动长葛市蔬菜生产迈上新台阶。而银发菌果,不断探索、革新,已成为长葛市蔬菜种植业的领军企业。
  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银发菌果殊荣不断。先后获得“中国食用菌协会会员单位”“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许昌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荣获“河南科技致富示范基地”“许昌市发展现代农业先进企业”“长葛市科技明星企业”“绿色农产品基地”等荣誉称号。
  变废为宝的神奇产业
  在银发菌果菌业生产车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自动化恒温出菇库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排砖头大小的菌种袋,袋子里装的是麦麸、菜籽、豆粕、玉米芯等农作物下脚料,经过65天左右的孕育,袋子上就可以盛开出一朵朵可爱的雪白菌花。
  “这就是白色金针菇,营养价值特别高,菇体滑嫩、柄脆、味美适口。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研究表明,金针菇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刘发奎自豪地说。
  近年来,随着长葛市农业不断丰收,农村积存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壳皮等下脚料“废物”。该镇大赵村农民刘发奎从中摸出商机,2004年聘请专家分析这些“废物”的成分结构及各种蘑菇的生长习性,发现这些“废物”中的营养成分非常适合种植蘑菇中的“新贵”——金针菇。当年试种,他就获得了成功,产品畅销于酒店,卖了好价钱。
  “利用农作物下脚料来种植金针菇,既做到了废物利用,种出的蘑菇又能卖出好价钱,这真是变废为宝呀。”农民李全复开心地说。
  采收金针菇后的菌袋是生态又环保的有机肥料,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减少了对土地结构的破坏。通过使用这种生态肥料,使长出的金针菇产量更高,口感也更佳。
  此外,刘发奎在建好自身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同时,还发展周边乡镇种植食用菌,并使种植的农户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逐步完善产业链之后,刘发奎将进一步探索金针菇的深加工。“除了现有的技术外,我们还准备引进其他相关设备和技术,进一步延长菌类项目的产业链。”
  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银发菌果食用菌种植基地周边,无工业“三废”污染,空气清新,雨量充沛,交通便利,空气湿度和温差环境成为食用菌生产的理想之地。这里生产的菌类,出菇率高,朵形美观,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信赖。由此,银发菌果凭借着董事长刘发奎开阔的视野、独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发展至今,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标杆。
  对一个企业来说,质量即是生命线。在食用菌种植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对于种植中发现的菇蚊、菇蝇采取灯光电击物理诱杀的方法,对于个别已污染的菌袋及时挑出并进行无害处理;食用菌生产菌袋采取高压灭菌,使食用菌出菇菌袋在接种前彻底杀死菌袋内的任何杂菌;同时,食用菌生产环境采取医用“来苏尔”溶液进行地面及墙壁房间消毒。银发菌果多措并举,加强生产管理,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品牌高度。
  此外,经常对生产种植的职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教育。公司对每天采收的金针菇,进行抽样监测,每月抽样送检到长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进行产品安全监测,合格率为100%,真正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
  “银发菌果以食用菌的科技研发、生产种植、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使食用菌产业在种植规模、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等方面功不可没。”张军培如是说。
  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
  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崇尚绿色、有机渐成一种时尚。现在市场对金针菇的需求量特别大。于是,刘发奎扩建厂房、加大生产力度,让更多的金针菇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种植金针菇,采用空调房工厂化种植,生产周期短,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影响小,种植技术容易掌握。种植食用菌,不仅是农业回归生态,更是推进绿色食品主导产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刘发奎并未满足现状,从农民手里又流转了200多亩地,来建造果树育苗基地,开辟了一条现代高端农业新型之路。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前途无量。
  资源优势只有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之后,才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富一方百姓,促一方发展。长葛市委、市政府、市农林局借力长葛市的交通区位条件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抓质量、促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让“银发菌果”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其他文献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基于这一要求,问题式教学的应用价
摘 要:山区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策略主要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广辟市场拓宽就业渠道。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加强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必须首要考虑与研究的问题。 
中国粮食今年有望实现十连丰收。分析当前粮食等农产品供需情况,总体上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任正晓指出,中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多的人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但也要看到,当前中国耕地、淡水资源和环境问题都处于紧绷状态,粮食安全仍存在不可低估的风险。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给出解答。  粮食是安天下之本。近10年来,中央1号文件内容一直紧扣农业和粮食主题,
为了通过分析视网膜血管实现心血管疾病的预测,针对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分割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一种彩色眼底视网膜的非线性映射分块血管提取方法。算法主要以局部血管特征非线性映射的图像增强为核心,通过局部交错窗口映射扩大血管灰度值范围并保留微小血管的细节信息。然后将增强的图像进行网格分块,对子图像实现自适应阈值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完整的提取主血管,并且对微小血管的细节保留较好。
李老善是东街人,与我家是一个生产队。我初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时.李老善已年近半百。记得李老善有点驼背,穿着全是他老伴用手工制作,连鞋子也是。他常年剃光头,爱用一条土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对话嘉宾:韩 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蒋宏坤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吴栋材 江苏省苏州市永联村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目前我国
目的观察两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 PUF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对高转移性人前列
“十一”期间,北京一村委会副主任在国家会议中心办婚宴,3天摆酒250桌,总花费约160万元。这则消息,让村官腐败问题再次走入聚光灯下。  尽管纪委初步调查显示,暂未发现该村官动用公款办婚宴的证据。但这俨然如一记重磅炸弹,“炸”开了公众对近年频现的村官型“土豪”的种种记忆:  从2009年,在国家级森林公园花费千万元为其家眷修坟墓及建祠堂的山东村官李德海,到2011年全国“村长”论坛上,随处可见的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