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利用插图教学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插图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效地使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想象、表达等各种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文插图;语文教学;低年级;有效使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丰富多彩,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并有效地利用插图,能培养小学生的发现能力、想象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价能力,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些老师忽视。
  现行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极易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插图往往被忽略或轻易带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插图的功能一般可分为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所有课文插图都兼具以上三项功能,只是对于某一幅具体的课文插图来讲,功能会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还应研究图文关系,准确地把握插图设置的目的和作用,抓住插图使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并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发挥插图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
  一、有效使用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图片,觉得感兴趣会再去读读文字。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直观形象的喜爱,值得教师珍视。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细致观察,学生观察插图的过程中,脑海中会涌现出很多问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会更加好奇。通过插图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如教学《观潮》时,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并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思考;插图中画出了哪些景物?远景和近景各是什么?看了这幅插图,你对钱塘江大潮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观察插图后一般都能准确的回答上面的问题,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在翻阅课文中也会得到解决。待学完课文后,返回来再让学生对照课文的有关描写欣赏插图,由文入画,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利用游记写景文章中的插图作导读,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1)赏画入文。从画面的整体上看一下文章所描写的景物对象及特点,对全文的景物描写有个概括印象;(2)由文入画。根据课文的具体描写段落,结合插图的部分画面,从局部上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及特点;(3)图文结合,归纳概括。让学生看图叙述文中描写的景物,图文结合,归纳概括出全篇的写景特点。
  二、有效使用插图,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当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不理解时,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它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关注到了“漂”和“飘”的区别,这对学生来讲是难点。我在请学生区别这两个同音字时,同时引入了课文中的两张插图,并请他们仔细想想纸船和风筝是怎么帮小动物找到他们的好朋友的。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说“纸船是顺着水漂来的,要用‘三点水’的漂”,“风筝是靠风飘上天的,所以要用‘风字边’的飘”。这样,一个难点顺利解决了,同时图片加深了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
  三、有效使用插图,理解词语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课文插图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大有作为。《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有些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很抽象,再加上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理解起来非常吃力。因此,教学中需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观察插图不失为一种直观、简便的教学手段。
  1.利用插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要逐步提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不断加以练习,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文本插图加强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观察文本插图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进而背诵文本。看图说话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对日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
  如在教学第七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我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插图中小钱的神态、动作,让学生想象此刻的小钱会怎样想、怎么说,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得好的面对全班说,对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训练。再如教学第三册《狼和小羊》一文,我运用插图,结合课文末尾一句“狼说着向小羊扑去”,引导学生想象,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结果,进行故事续编说话训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有效使用插图,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四、有效使用插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由于语言能力有限,表达时往往会过于简单或杂乱无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的语言表达训练。课文中的插图绘图精美,深受学生喜爱,因此是训练学生表达的优良素材。
  课文《春雨的色彩》写了三只小鸟争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故事,读完了故事,相信很多小朋友的心中,也有屬于自己的春雨的色彩。正好,课文的后面配了一幅田野的图片。我请学生选择几种景物来仿照课文说一说,也可自己想象。于是,学生们出口成章,精彩无限。有的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禾苗上,禾苗绿了。春雨淋到小树上,树叶儿也绿了。”有的说:“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迎春花上,迎春花黄了。春雨滴在郁金香上,郁金香也黄了。”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讲述。低年级的课文中还有很多插图是多幅图,展现了故事发展的过程和情节,就像连环画一样,学生极感兴趣。
其他文献
在明清中国围绕民间房地买卖而生发的契约实践中,至少在江南地区的不少地方,曾存在着一类当时通常被称为"叹契"的独特契约形式。这类契约尽管在具体名称上各地稍有差异,但其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的不断发展,路由协议作为IPv6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因此研究IPv6路由协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IPv6网络中两个典型域内路由协议RI
介绍了48000Nm3/h空分装置在设计中的亮点及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一、引言  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会计人才,是摆在我们中职院校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问题,然后研究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学习兴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中职院校学生多为参加中考后未被普通高中录取而选择了职业教育,普遍年龄偏小,学习兴趣不高,这与十几年前的初中毕业生优先选择中专的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由
<正>本刊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茶树栽培学》(第五版)日前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其主要集中了多媒体实时信息发布、广播节目播放、视频录像以及地铁设备监控等服务方面。那么怎样从技术层面使乘客
社科类学术期刊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社科类编辑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编辑的思想政治觉悟、个人学术水平、业务工作能力及职业道德决定着其能否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而想要准确并且高效的获取所需的数据,第一步就是对数据进行分类。迁移学习可以利用少量的有标签训练样本或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