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之要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搭建坚实的平台。为此,构建这样一个定能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综合提高,学生的个人情操得到有效陶冶的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高效地构建这样的课堂?
  一般而言,认识问题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者总想在一篇课文里解决许许多多问题,只要是教师备课时钻研到的东西,就想一古脑儿教给学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更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好;讲得越细,学生理解得越深。其结果是,有些课文学生自己看倒好懂,老师讲了以后,觉得课文变深,反而不好懂了。究其原因,不就是教者眉毛胡子—把抓,不分轻重,不分主次,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了吗?其次,教师总把自己当做教师,总把自己摆在比学生强的位置上,让学生仰视自己,学生完全在仰视老师,一直在仰视老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感究竟从哪里找到?
  所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我觉得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一要会处理教材,二要会扮演角色。
  一.处理教材巧设计,设计问题小广大
  语文课程文道统一,就钻研教材而言,教哪儿钻研哪儿本身就是狭隘。教一课,就要把这一课置于本单元中、本教材中、所有教材(初中六册以至高中五个模块)中来定位。明确每一篇教材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才能在整体上构建所有教材中这一课所处的点。这种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的娴熟与火候是处理教材的首要条件,但往往被教者忽略了。至于一篇课文的处理,明确了本课在本单元、本教材、所有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所承担的任务,那么,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预定教学策略则水到渠成。至于如何决定讲解内容的取舍与详略,一要看与突破的重点有无关联,二要看学生的反应与兴趣是否明显。凡突出文章主线的词句段落就着重讲解,关系不大的就略讲,有些只一笔带过,那些脱离教材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东西以活跃气氛为目的,点到为止,努力做到剪除枝蔓,突出重点。在具体问题的设置上,设计的要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要诀不仅指问题设计的涵盖性要广但切入要小,也指问题的兴趣度要大,思考度要广。
  二.扮演角色明定位,主导课堂不杂冗
  在了解学生中找位置,通过课堂、作业,了解学生的读写水平,并有意识地参加他们的活动,听他们讲话,看他们写的东西,了解他们看书时遇到的问题,研究他们的学习方法。摸清学生学习语文的具体情况,就能以此为依据,参照学生给自己定位,定教什么的位,定怎样教的位。每上一堂课,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数”就是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注意紧扣目标要求,摒弃一切烦琐的讲解,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机会,绝不能“闭塞眼睛捉麻雀”,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作用。课堂中,教师的目的非常明确,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点拨、启发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放手让学生实践。学生有了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劲头,热爱学习、乐于学习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加上我们教材中所选的都是人文性很强的名作,可以说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中的那些内蕴深厚、感人至深的情怀,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实践证明,语文教师正是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综合性、多样性日益凸现,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及时调整和转换教师的角色,实现高效课堂、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都是一句空话。正如专家所说,高效课堂中的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应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合作者,还应是教学关系的协调者,教学流程的实施者,学生思维的开发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评价者。
  总之,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处理好教材与扮演好角色极为重要。在新课标的大旗下,我们语文教师在全方位处理好教材的同时,绝不能迷失自我。重塑自身的素质,定准自身角色,而要鼓足勇气去探索,充满理性去思考,我们教师的使命将会让学生在更明净、更辽阔的语文蓝天中翱翔,真正去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构建属于学生的、属于教师的、属于教育的、属于时代的高效课堂。
  
  王艳琴,教师,现居甘肃酒泉。
其他文献
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当前教育教学的新方向、新要求、新课题.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重心,阅读教学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过程.文本是阅读教
期刊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英语外刊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外刊也受到了广大师
期刊
当前,虽然技校的规模在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在教育方面的各种改革的实行,各技校也纷纷开始了课堂、课程方面的改革。技校的这一改革,有利于他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准确把握好学习与就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以便更好的实现他们的教学目标。本文试图从语文在各科中“春色关不住”一枝独秀的特点,以及在语文教学中把生活引入课堂和把课堂延伸至社会三个方面去把握对技校语文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当代音乐的多样性与概况rn与世界各国相比,联邦德国当代音乐的基础条件就其多样性而言是独一无二的.仅拿德语中相关的术语来说,与近一百年来的“严肃”音乐及其演出、出版相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阅读占据初中英语的“半壁江山”,它既可以提高语言语用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阅读”这一模块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
期刊
如何才能使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做到高效?简单的说就是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减少无效行为,特别是要减少负效行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预设教学的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下面是我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在演讲厅”这一板块上全市公开课时的课堂实录,当时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真阅读”活动在各个地区都积极开展,“真阅读”的目的就是能够保证学生阅读的真正发生,促进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让学生的阅读进入一个以深度为目标的境界.可是当下的教学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