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常见仪器使用和基本实验的操作方法的掌握,以一道能力层次相对要求较高、以“拉分题”面目出现的实验题。这类题在原理、方法上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或者有新信息,给人以一种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感觉。在高考试题中实验内容分值一般在15%—20%,有时高达30分,所以说搞好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是有效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学化学实验包含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实验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的仪器分类、使用和洗涤,常用试剂的贮存和取用,以及实验安全和意外事故的处理;二是基本的实验操作,包括气体的制取、净化、收集,物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以及有关的定量实验。就这两块内容来说,其本身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而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又是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有了综合运用和发挥的场所。因此只有注重实验复习中的"双基"训练,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规范性,才能提高实验设计,综合分析应用等各种能力,否则,实验能力和思维培养也就成了无本之源。
从近4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有些试题所涉及的实验直接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试题内容出自课本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并不是课本实验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等方面的内涵作深度挖掘,以方法、仪器、装置的改进;变换仪器、药品、原理、方法和问题角度;原理、方法和新信息的迁移等的形式来命题,从而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深层次的掌握情况。虽然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从答题内容看,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大都源于中学化学教材,很好地体现基础性。
高考实验并不是对书本现有知识的照搬照抄,更不是机械的记忆重复,而是综合实验能力的考察。由于目前的高考无法直接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近几年高考均出现了通过对只有亲手做过实验才会引起注意的操作细节考察的试题,以达到间接考察动手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在善于观察的基础上并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若只注重操作的要点、关键和要求,而不注重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尤其是一些最基本最平常操作中的细节,易成为实验中的盲点,在高考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对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实验经验的积累过程,只有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丰富实验经验,才能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这样既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也符合素质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高三化学总复习要重视化学实验,注重优化实验复习模式、优化实验复习过程,立足于教材上已有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特别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内容,以基础实验为基点,从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方法、现象的观察入手,训练文字表达能力,并拓宽课本实验,紧紧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培养其发散思维,简单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仪器的活用、多用与巧用,要在清楚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设计,注重对实验知识进行重点的系统类比归纳,以求同存异、灵活把握。在实验复习的后期尤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摆脱封闭式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开放式,多种形式,多种媒体的学习,充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倡自我学习,自我研讨、探索,在自我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责任编校 李平安
中学化学实验包含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实验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的仪器分类、使用和洗涤,常用试剂的贮存和取用,以及实验安全和意外事故的处理;二是基本的实验操作,包括气体的制取、净化、收集,物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以及有关的定量实验。就这两块内容来说,其本身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而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又是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有了综合运用和发挥的场所。因此只有注重实验复习中的"双基"训练,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规范性,才能提高实验设计,综合分析应用等各种能力,否则,实验能力和思维培养也就成了无本之源。
从近4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有些试题所涉及的实验直接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试题内容出自课本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并不是课本实验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等方面的内涵作深度挖掘,以方法、仪器、装置的改进;变换仪器、药品、原理、方法和问题角度;原理、方法和新信息的迁移等的形式来命题,从而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深层次的掌握情况。虽然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从答题内容看,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大都源于中学化学教材,很好地体现基础性。
高考实验并不是对书本现有知识的照搬照抄,更不是机械的记忆重复,而是综合实验能力的考察。由于目前的高考无法直接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近几年高考均出现了通过对只有亲手做过实验才会引起注意的操作细节考察的试题,以达到间接考察动手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在善于观察的基础上并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若只注重操作的要点、关键和要求,而不注重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尤其是一些最基本最平常操作中的细节,易成为实验中的盲点,在高考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对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实验经验的积累过程,只有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丰富实验经验,才能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这样既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也符合素质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高三化学总复习要重视化学实验,注重优化实验复习模式、优化实验复习过程,立足于教材上已有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特别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内容,以基础实验为基点,从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方法、现象的观察入手,训练文字表达能力,并拓宽课本实验,紧紧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培养其发散思维,简单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仪器的活用、多用与巧用,要在清楚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设计,注重对实验知识进行重点的系统类比归纳,以求同存异、灵活把握。在实验复习的后期尤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摆脱封闭式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开放式,多种形式,多种媒体的学习,充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倡自我学习,自我研讨、探索,在自我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责任编校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