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1907年间的汉口商业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口向来以东方大埠而闻名于世,而清末又是最为显赫昭彰之时期.其时,汉口的地位,一度仅次于上海而居全国第二位,但盛名之下的曲折与兴衰杂错却少为人知,我们从1906~1907年间汉口的商业情形即可洞悉.
其他文献
1861年汉口开埠后,西餐业被西方殖民者传入。但经营西餐的范围仅限于领事馆、洋行、传教堂等外国人活动频繁的租界,武汉三镇的民间尚没有经营西餐的餐馆,老百姓对西餐更是陌生。
刚开始学写诗就知道邹荻帆老师。1973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文学刊物做编辑时,从单位资料室里翻出一些大32开本的《诗刊》合订本,读上面发表的诗,被其中邹荻帆所写的有关洪湖和江
我国戏曲行当,人们常谓"生、旦、净、末、丑".京剧中的"末"行久已被"生"行所替代.保留"末"行并成为一个主要行当的剧种,仅有汉剧、辰河戏、荆河戏、巴陵戏等,而其中唯汉剧"末
著名的唐代书法家李邕(公元675~747年),曾任北海郡太守,世称李北海,是唐代鄂州江夏县人.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咸宁市咸安区都有其故居遗址.其父李善为<文选>学宗师.然而各种
60年前,日寇在新洲区内三个地方对无辜百姓进行过三次集体大屠杀,这三个地方就是潘塘街的王家寨、仓埠街的林家大湾和邾城街的罗家大树.笔者根据当时幸存者的描述资料和实地
1937年,我在河南省汤阴县中学教书,七七事变后,当年11月日本军侵占河南省汤阴县一带.这时,学校被迫解散,我便回家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谁也无法摆脱所处时代的制约。我的人生,大致可以代表我生存的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
在近现代中国,于右任是大家熟悉的人物.他不仅以国民党元老名闻政界,以创办四种新型进步日报成为新闻界先驱,以诗词典雅清新为文坛称道,更以自成一派的草书赢得"当代草圣"的
<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4期和第7期刊载了李肇基先生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卢作孚归来的前前后后>,一篇是<卢作孚之死>.两文涉及父亲卢作孚的多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存在许多问
1938年农历四月初四,是日寇铁蹄占领安徽巢县县城的第4天.迫于形势,12岁的我和家人一起随着难民队伍开始逃难,3天后到了六安县城.为减轻家中生活负担,我和堂兄、堂弟及一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