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艺术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den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效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广大教师应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根据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了开展新课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新课标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而学生很少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而且很多教师对课前准备工作的认识还不完善,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教学评价上也是以严厉著称,强调严师出高徒,很少用积极语言来激励学生,这都导致了传统课堂的低效率。为此,广大教师应关注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一、精心的教学准备是课堂教学的有效保证
  在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精心的课前准备是保证高效率课堂的前提,很多教师会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教案准备,也就是备课,但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课前准备不光是教师的准备,也需要学生准备,即课前预习,学生的课前预习不能仅仅是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然后让学生独立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发送课前预习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详细的预习。所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备课和课前预习微视频的准备。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可以先准备教学内容,将课堂的讲解内容逐一梳理一遍,然后根据整理好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和课前预习微视频。在设计课前预习微视频时,教师要注重微视频的整体结构,要兼具趣味性和引导性,既能吸引学生积极观看微视频,也能帮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更多疑问,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在课堂教学方案的准备上,教师不必详细准备每一句话,可以注重整体结构的搭建,建立教学思维导图,然后给每一部分课堂内容设定一个参考的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参照思维导图来调整课堂进度。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模拟教学,测试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需要的时间;也要准备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在课堂上尽量多的使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
  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活动。教师既要注重多开展教学活动,也要注重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要盲目的开展教学活动,而忽视教学活动的效果。在选择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活动。在选择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征集学生的意愿,或者从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之中了解学生的喜好,根据学生的喜好来选择课堂教学活动,然后结合课堂知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多元化,不能每次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都相同,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导致学生能力单一化。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分别从动脑、动口、动耳等多种感官来开展,也可以分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另外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既可以是学生辩论会,也可以是知识竞赛。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传统活动中经常出现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改变组织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型分组形式,让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完成固定任务,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或被动的参与进来,当学生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时自然会增加自信心。所以教师也要注重在学生参与时鼓励学生,也就是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
  三、积极的教学评价促进有效课堂的提升
  积极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获得动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整体效率也会随之显著提升。所以,教师应关注教学评价的改革,以积极的评价语言来激励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自我之后对其进行积极的语言评价,认可其提出观点的独特性,随后也要以客观的语言指出其错误,并给学生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不会受挫,而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自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时通常会认为自己不够完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我认同的言论,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同学之间的评价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消极评价反而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所以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娱乐性互评。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来观看学生的比赛,然后让家长对学生的优秀表現予以鼓励,学生在获得家长认可后也会更加积极的在课堂中表现。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物质奖励来激励学生,比如举办班级知识竞赛,然后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卓越奖,并给学生一些物质奖励,如文具用品、小零食等,这种奖励模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竞争,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知识时也会更加认真。总之,教师应注重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既可以是从多个角度进行的语言激励,也可以适当的给予物质激励,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语
  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尤其是学生的课前预习引导工作;丰富课堂活动形式,改善课堂评价方法,激励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广大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学情来随时调整方案,确保学生能持续保持学习积极性,以此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燕.新课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艺术[J].小作家选刊,2016(23).
  [2]耿玉梅.追求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艺术初探[J].校园英语,2015(20):121-121.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组合作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不断实践探索的必然产物。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归纳了小组合作模式在课堂应用中容易出现的几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供交流学习。  关键词:合作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化,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教育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对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
摘 要:新课标改革,要求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只有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充分的、主动的改善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习惯,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小学;课堂教学  小学生可以通过此阶段的语文学习,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以及语言的掌握、理
摘 要:如今我国发展迅速,教育业也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需求。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理念,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理念上加以革新,在教学方法上加以转变,从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正在不断深化,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构建高效课堂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根据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进行具体改革措
摘 要: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融入汉字学习的具体、生动环境中,构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对汉字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本文重点分析了情境化教学对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情境化识字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识字  一、引言  小学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